分享

脾虚的我,给自己开的:深度“健脾”的好听曲子

 为什么73 2020-01-14
原创认真脸 72物候元气生活 今天

又到年末,朋友们你们燥吗?

年末搞事情格外多。

一位读者的总结:

这是社会上动欲最盛的时段。

各种人心浮动、年终清算、

胡吃海喝,撩拨焦虑……

“别说藏阳,狂泄不止的节奏”……

年末的大氛围,总体就是燥。

人人虚火上浮,既伤阴,又耗阳气。

虚火上浮的日常对策

可以含一颗乌梅,收敛浮火。

天不是要说:中医怎么引火下行。而是要说:

使自己气血和平的一些日常情趣。


近来我就找到了一个使自个儿心静的好方法,那就是:听传统古典音乐。

看到这的朋友扑哧一笑。

是的听几首古曲解决不了你的大焦虑,但是有一种很方便的小闲暇,让人躲进去喘口气也挺好的不是?

现代人七情六欲病最多

脏腑气机不畅,则气血瘀滞、身体上下不平衡。

按摩、推拿等中医方法,是为了疏通气血。属于某种“反向疗法”。

如何从“七情”源头治病?

那就是一些非物质疗法”了。听音乐、心理咨询、催眠等,都属于这一类。

通过溯源情绪、打开心结的方法:让人的气先通,血也跟着通

古人云:“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从前,我对于市面各种“疗愈法”总嗤之以鼻。

现在的想法更趋于缓和了,如果它确实有一些行为或细节能安慰到你,便不失小善。

就跟一本鸡汤书中有几句话使你有了关键性的心灵触发,是同样的道理(不过还是要慎重选择消费)

古中医认为,

音乐最能共鸣的脏腑是:

脾与心

1、音乐理脾气

脾不光:主运化、统血,它还:主思、藏意,在声为歌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情结、潜意识等,都跟脾胃深度相关。

所以听音乐的调心、流通精神、清理思维作用,其实都是在深度“理脾”。

“脾藏闻乐则磨”,音乐还能帮助脾消化和吸收。

比如古代丹道家有一套密授的细乐响奏,用柔和清越的音乐,来配合进食消化。

2、音乐应于心

听到的音乐,不管最后与具体哪个脏腑共振,它都首先“应于心”,才有效果。

也就是说,并不是单纯地“听” 就有用,而是需要大脑或心有所响应

当人安静下来了,听进去了,音乐带动了你内在情感和记忆的流动,和感动。

身体内郁结的气血才会随之流动、疏通。越来越平和。

蓝忘机为什么叫忘机?

古琴是最养生的古乐器啦。

因为我是蓝忘机的粉丝,所以小研究(看不懂)了一下古代琴学论述,发现它好厉害。

古人说”琴者,禁也”,古琴,就是古人专门用来治心、调气的乐器。

它有7根弦,靠手指之肉、甲拨弄发声,是一种非常需要身心凝聚力的演奏(有点像写毛笔字,工具的限制小反而难度更大)

只有人心无杂念、气血和平的时候,才能指法好、取音好,从曲谱中奏出一番心胸品格和气象。(请学古琴的同学纠错)

为什么蓝忘机以“雅正”立身?

因为蓝忘机如果不“雅正”,那么他是弹不好古琴的……

鸥鹭忘机 管平湖 - 空

《鸥鹭忘机》是自古最经典的一首古琴曲。

忘机——泯除机心。所以蓝忘机天生是要弹古琴的……

■ 这里应该推荐古琴曲,但是“琴具天地之元音”,它的声音特别斋,有些同学可能不习惯,那么先推荐一张我喜欢的花乐合奏吧。

1、《雪梅》

月下仙姝 朱砂梅 纯音乐 - 梅兰竹菊2

小寒之后,朋友圈里就开启了各路访梅的旅途,其实不能亲自去的人也能从音乐中感受梅花之美。

这张花乐专辑非常别致,分为:《世外佳人—江梅》(即野梅)、《月下仙姝—朱砂梅》、《百花魁—绿萼梅》、《国色—蜡梅》、《瞿仙—古梅》、《花底同心—鸳鸯梅》六段。

是有着清澈古意的多种乐器合奏,箫音是暗香浮动,长笛是大雪纷飞,古琴是疏影横斜,配合着水声。

我这么迟钝的人,都从中感受到雪中梅花盛开之象,心胸为之一清凉。

国色 F.Be.I - 十二花神系列

▲ 公众号只能贴不是重点的两首,在虾米音乐可以听到全张。

2、古琴曲的推荐。

《黄帝内经》里有“五音疗疾”的概念,古中医认为,五音(宫商角徵羽)分别与五脏(脾肺肝心肾)相通,那么听调式音乐就可以调节相对的脏腑。

例如,人浮躁的时候,就不要再听属火的徵调了,应该听属水的“羽调”,抑制心火。

▲ 一个中医馆给个人开的五音养生曲目

网上有很多调式音乐推荐。但是大多数我都听不进去,我的方式是找古琴大家的来听:管平湖成公亮李祥霆龚一……(一种分不清调式的懒方法)

同一首《平沙落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找到自己的喜欢就可以了。自个身体什么情况,曲子知道。😚

渔樵问答 龚一 - 古琴演奏法

脾虚的我,听龚一《醉渔唱晚》、《渔樵问答》的时候,真的会有脾气闻乐而动、丝丝入扣的感觉,那是一种特别的身体感受。

当人能够感知到身体上的感觉,其实就是浮散的“神”重新回来了,人也就安静下来了。

3、听一些自然声、白噪音。

《小窗幽记》说的:“松声,涧声,山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

古人也说,好听的自然声是"声声入肺肠”,好听的松风是“浣尽十年尘胃”

有各种睡眠、白噪音APP,不具体推荐啦。

其实听音乐只是一种方式。

最希望的是,年末纷扰之时,

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

可以安放自己的一份小闲暇。

外界喧嚣虽多,但也要保全自己的气血哦。

(也欢迎比我有古典音乐素养的同学,

分享自己的曲目和感受😅😅


文章已于2020-01-14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