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昵称7B78c 2020-01-14

第1章 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1.1 复习笔记

一、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问题

图1-1 自然地理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二、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

1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区域特征与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调控。

(2)研究意义

通过对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达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与环境协调共处的目的,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图1-2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目的及其实现手段

3研究内容

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出发,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及其区域分布规律。

(2)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成因与变化规律。

(3)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输)。

(4)人类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

图1-3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系统性和环境性。

1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自然地理学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特性。

(1)多学科交叉

自然地理学是地质科学、生物科学、大气科学、水文科学、土壤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

(2)多要素融合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涉及许多方面、许多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表环境。

2区域性

(1)概念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以及人地相互作用的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2)体现

不同区域环境性质不同,不同区域资源特征不同,不同区域人类活动的影响与作用方式不同。

区域之间的联系,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区域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差异。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的差异。

3环境性

人类生存环境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内容,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

4系统性

(1)概念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多要素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因此必须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内在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