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昵称56648399 2020-01-15

新的一周,我们将一起共读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长篇代表作《审判》。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审判》,2019

文学是迷人而富有魅力的,它能给予我们超越现实生活的希望、美好和温柔,但文学更是具有力量的。

它像一匹骏马,带着我们向人类灵魂的更深处驰骋,它又像一把火炬,照亮灵魂王国里的黑暗地带。

而擎起这火炬的,正是那些在心灵的无人之地勇敢探索的文学家们,这些孤独的先行者中,卡夫卡是最为卓越而独特的一个。

即使一百年过去,我们也仍然会记得他的《变形记》的开头——“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这是卡夫卡最有名的短篇小说,也是他成为荒诞派文学家的代表之作。

一个人变成了臭虫,这本已是极其荒诞的设定,更为荒诞的是,没有一个人关心他为何会变成臭虫,也不关心他怎么再变回来。

而在《审判》这部长篇小说中,卡夫卡将人世的荒诞做了更加淋漓尽致的展现。

故事中的主人公K被判了刑,却不知道自己的罪名是什么,也不知道是谁在执行判决。而审判他的法院则藏在贫民区里的一座阁楼里。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卡夫卡通过这种荒诞的形式和内容,深刻地表现了20世纪西方人在现实压迫下的焦虑、无助和绝望。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让我们先来思考以下这些问题:

1、当周围的人都选择妥协时,你是否能有勇气坚持反抗到底?

2、在这个世界里,是否真的存在某个无法触及的权威,在对我们的行为进行着审判?

3、审判与被审判是完全对立的吗?还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审判者与被审判者?

4、如果命运抛给你一道选择题,要么屈辱地活着,要么带着尊严死去,你会如何作答?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希望通过这一周的共读,你能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卡夫卡全名弗兰兹·卡夫卡,1883年出生于捷克的首都布拉格。

当时的捷克,和奥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一起构成了庞大的奥匈帝国。

帝国的王室腐朽落后,反对革命与现代潮流,依靠着官僚集团和强横的军队勉强维持着封建专制统治。

卡夫卡便是生活在这个帝国最混乱、最落败的时代。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他的父亲是个白手起家的犹太商人,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手打拼下殷实的家底,同时也希望卡夫卡能同样成为一个商业强人。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卡夫卡二十三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一家奥地利工伤事故保险公司担任律师。

但和精明世故、追求功名利禄的父亲不同,卡夫卡天性敏感忧郁,不擅长谋生,终其一生没有换过职业,也没有得到过晋升。

唯有在文学的世界里,卡夫卡才能找到活着的价值和意义。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他将文学视为救赎,称写作是一种“祈祷”。

卡夫卡将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到了写作中。他曾这样坦陈文学对于自己的意义:“我的一切都是文学,我不能也不愿是任何别的东西。”

为了生存,也迫于父亲的威严,他不得不去上班。

但只要一回到家,他的生活里便只有写作这一件事。

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下午三点从办公室回来,然后吃饭睡觉,睡到晚上七八点钟,再随便吃点东西。

散步一小时,随后便是写作,一直写到凌晨两点。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如此规律而单调的作息,贯穿了他短暂的一生。

有一次,他被派去父亲的工厂工作两个星期,写作不得不因此中断。

在那段日子里,他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因不能写作而产生的痛苦,和身不由己的无奈。

因为没有时间坐下来写作,他甚至恨不得了结自己的性命。

卡夫卡不顾一切地想要成为作家,愿意为此牺牲一切。

他曾三次订婚,又三次解除婚约,终生没有建立家庭。他不愿被家庭生活拖累,也清楚没有哪个妻子能忍受一个心里只有写作的丈夫。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任何不是文学的东西都令我厌倦。”

“任何与文学不相干的事情,我都讨厌。”

“倘若我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自己的才能和潜力,那只能在文学范畴。”

这就是卡夫卡。为文学而生,也不惧为文学而死。

文学是他理解生活、探索人生的手段,也是他心灵栖息的自由国度,只有在那里,他才能畅快地呼吸,才觉得自己是活着的。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他说:“这是唯一一条能带我向前的道路。”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勤奋写作的卡夫卡,生前却只公开发表了四十多篇短篇小说。

这不禁让人疑惑:这样一个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的作家,就只写出了这几十个小故事吗?

事实上,真正的原因是卡夫卡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十分严格,除非自己满意否则绝不轻易发表。

直到去世前夕,他才将所有文稿交给好友麦克斯·勃洛德,目的也并非为了发表,而是让他把这些稿子全部烧掉,不要让别人看到。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卡夫卡为何如此拒绝自己辛苦创作的作品,以至于想要毁掉它们呢?

因为他对这些作品感到不满意,实际上,他认为自己的写作基本上是失败的。

好在勃洛德并没有遵照遗愿,而是在他死后将文稿全部整理出版,并积极地推动这些作品的宣传和翻译。

多亏了勃洛德,这个生前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的文学天才,终于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在许多国家掀起“卡夫卡热”。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如今,卡夫卡已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也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德语作家。

他的作品,受到了像托马斯·曼、纪德、萨特、加缪等著名作家的高度评价。

而他的这部长篇小说《审判》,更是一度成为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最时髦的圣诞礼物。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生前无人知晓,死后盛名在外。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或许每一个时代的先行者,都很难被自己所处的时代认同和接纳。

因为他们太清醒,也太直白,他们直接地说出那皇帝的新衣的假象,然而大多数的人宁愿生活在麻木与谎言中。

甘于沉睡的人,看不见黎明前的第一道光,自然也不会听到唤醒他们的声音。

直到数十年之后,人们才终于听到这呐喊的回声。

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的西方人,在卡夫卡的小说里看到了自己的命运。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他们发现卡夫卡简直是个预言家,他的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命运,俨然就是当时整个西方世界的共同命运。

《审判》这部小说,就是这样一部先于时代的伟大作品。它讲述了银行高级职员约瑟夫·K从被捕到被判决的一段经历。

刚刚陷入困境的K,对于自身的处境还没有清晰认识。

他确定自己是清白无辜的,所以一定是哪里弄错了,只要搞清楚错误的缘由,一切就能得到澄清。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当他目睹了司法体系的混乱和低效,还有激情鼓励人们去思考,去大胆推行改革。

然而随着案件的推进,他渐渐认识到现实的残酷,法律机构的庞大和腐朽,根本不是个人之力能与之抗衡的。

既然改变绝无可能,那个人的出路在哪里?答案是没有出路。

要么毫无尊严的苟活,要么以死来结束这出人间闹剧。

骄傲如K,选择了后者。只是直到最后一刻,他也没有弄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什么罪。

高分9.2,他的一生短暂而单调,却用一支笔写尽人生的荒诞和无奈

《审判》里的故事,是卡夫卡所处时代的一个缩影,是当时濒临崩溃的奥匈帝国的一个写照,同时也是人类命运的一个预言。

本应是为人服务的法律机构,最终成了压迫人的庞然大物,连所处其中的法官和执法人员,也只是这部巨型机器上盲目运转的一颗螺丝。

作为人的产物的司法体系,却最终成了束缚人压迫人的武器。这就是人的异化,是卡夫卡的许多作品里不变的主题。

一百年过去了,卡夫卡所看到的问题,现在仍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