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中产母亲的思考: 如何突破教育不平等选拔的藩篱?

 振王府图书馆 2020-01-15

我们谁也没有做过父母,都是经验的打磨和自我的内省。在育儿的路上允许自己犯错误,接受自己的不足和阶层的巨大差异,并努力精进。

本文作者:喜舍,领导力顾问和企业独立董事,生活过很多个城市,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一直在寻找人生更高的境界。本文来源:留学全知道(ID: EduKnow)。如果您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2004年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了十几年,并辗转于各个城市的我, 再次回到北京总部的人力资源部工作,因为工作的关系和中国区CEO有了很多近距离的接触。

作为亚洲第二代移民到美国的中产阶级,他是我们奋斗的长期目标,有社会地位,有经济基础,还有大量组织内外的崇拜者,更重要的是有区别于我们的特定圈子,从朋友圈到婚姻到子女的教育,总之进入了我们梦想进入的阶层。

有一次,我们聊到目前的社会问题, 他说道, 作为一个在中国工作了近十年的外派高管,他看到全民都在突破阶层,破茧而出地向金字塔的顶端爬行,他感到不安甚至有点恐惧。一个没有阶层的社会会意味着秩序的极大改版。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这是一个既得利益者对后来者的本能排斥, 有点“长江后浪拍前浪,前浪死在海滩上”的惶惶不可终日 。当然,后来在公司中国区管理层的我们,因为种种因素,没有一个本地人做到他的位置或者走到他的阶层。而我, 想起那一次对话,常常问自己,我们这么努力地突破阶层和改变命运,到底出于怎样的心理动机和目的?

最近一段时间,我努力读完了两本书,一本是薛涌先生的《一岁就上长青藤》, 另一本是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的劳伦教授著名的《出身》,在上海阴冷潮湿的冬夜里写了这篇不成熟的思考。

游戏规则的制定是否合理?

成为独立顾问之前,我做了23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服务过各种类型的企业。我的第一家公司告诉我,梦想是要有的,努力是要自己争取的,这是典型的美国梦想。它,在很多程度上,吻合了我从小所受的教育。

我的母亲,一个小学语文老师,从五岁起为了提升我的内驱力,每天都用励志的鸡汤名言鞭策我, 比如把铅笔削得很尖,然后告诉我,铅笔尖只有一点点, 要想成为人让人,只有吃得苦中苦。还有,笨鸟先飞,天道酬勤种种老祖宗留下的精华名言。

被她和第一家公司洗脑洗得很彻底的我,一直相信这就是游戏规则,人人平等且公平。命运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但是今天的我,回顾来时的路,发现这个规则在五百强外企,通常只存在于中层之下。


当你真正做到五百强,尤其是传统行业中国区管理层的职位后,你会发现很多游戏的潜规则,是在一个组织的文化和员工手册之外的,它是一个圈子固守的做事方式,在专业领域里我们称为“舒适区”,其实就是一个符号边界。它的内涵极其隐性且层次丰富,包括了对价值观,审美趣味,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种种的本能偏好,判断和行为惯性。
 
比如我最近给一个客户招聘一个亚太区的销售老大,我反复问他,如果抛弃一切考虑,你最重要的职位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对方毫不迟疑地告诉我,打开新市场的能力,因为这个职位需要在缅甸这些新兴市场创造从零到一的突破。

但是结果真的是既在意料又不在意料之中,最后拿到录用的是第二位的候选人,其他都有,恰恰就是没有从零到一的突破经历,而客户告诉我,选择他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和他的二级经理有化学反应。

偶然间,我从对方招聘总监了解到,二级经理和他毕业于同一个美国常青藤大学,喜欢同一个校队,难怪有惺惺相惜的化学反应和本能的认同感。

成为独立顾问后,我又有机会和很多咨询公司合伙人,以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欧美董事会成员一起工作。他们告诉我,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就是意识形态的差别。我一直觉得这个比较主观,甚至有点玄乎,一句话就是我们彼此都不认同你我属于一类人。你不是我的人,我也不是你的菜。

那么这到底是啥?读完这两本书,我豁然开朗了,这就是精英阶层对于他们认同的人的优点或者差异化优势的定义不一样。再加上在精英阶层里普遍认同的候选人信用和推荐人背书的游戏规则。

我的一个客户告诉我,为何很多公司偏好名校的孩子?因为大家已经认同, 这些人被筛选过一轮,可以减少再次筛选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决策者也是从好学校出来的,本能地认同这种所谓的信用机制。


现在,我在商学院授课,商学院录取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推荐人的背景调查信,我也为我的很多客户和学生做过举荐。某些国家优秀人才的移民条件之一也是业界著名人士的背景调查信,所以这是一个普遍认同的常识性的游戏规则,如果你被那些优秀人士认可,那么陌生的官方机构和商学院可以建立对你基本的信任和门槛通过机制。

如何建立和一个精英阶层的物理和心理连接,才是这个游戏规则的真正核心。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万事皆有例外。和当年因为改革开放打破了传统阶层的垂直边界不同,新兴的科技和互联网行业颠覆了这个游戏规则。在这个依靠“知识马力”驱动的,而且产品生命周期变换非常快的行业,结果导向替代了需要时间和代际积累的物理和心理连接。

所以我在互联网,电商,数字媒体看到了真正的阶层逆袭,我想这也是为何亚裔一直在理科领域努力破茧而出的原因吧,毕竟智商是可以有阶层的突破的,即便是在今天寒门出贵子已经越来越少的时代背景里。

东西方社会是否固守同一种游戏规则?

 
从某种程度上, 我认为中国的公立教育更公平,它承袭了科举制度对于读书的敬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且不说学习的方式是否合适,至少很多激励的名言,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热血沸腾地鼓舞了世世代代的书生,当然也生产了不少一夜金榜题名后的陈世美。

当然,中国公立教育也沿袭了绩效管理的制度,就是掐尖,从选拔的角度挑选会学习能学习能死扛的孩子,给与差异化的资源和激励,以最大程度地突破分数的壁垒。这毕竟有一个唯一的标准,比美国人民那些花里胡哨的活动啊领导力啊特长之类的,通俗易懂也容易实施和坚持。

经常有父母问我公立和体制外教育的不同,我只能说公立里孩子痛苦父母也痛苦,不过似乎还有个标准体系跟着走,比如麦当劳肯德基之类,体制外真的是定制产品, 孩子很快乐父母很茫然, 至少对于我们家庭是这样。

我们既没有发现她的特长和潜力,也没能驱动她的自我能动性。不过她确实很快乐,我也曾经很快乐,因为无知无畏吧。


夜深人静的时刻,我也思考:我们这一代被给与的阶层突破的机会,也基于中国本身没有那么多历史的包袱和所谓的阶层不平等。

在我受教育的年代,我们的父母:

1、没有很多知识层面和基因的差异,知识分子家里唯一好的是书多点。

2、由于孩子比较多,父母的精力有限,更没有意识参与孩子的学习,所以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竞争基本是看孩子的自我驱动力和努力程度。

3、教育的资源和师资差异也不大,没有补习班,老师们也就是根据课本预习复习,反复固化知识。我从初中开始一直在三线城市最差的学校读书,似乎我和父母也没有焦虑过。曾经和母后分析过,这第二点和第三点总结来说就是外援的差异程度不大。

4、现代科技带来的资源和学习方式的改变,让现在的父母与全民参与鸡娃,所以过度竞争无法避免,正如我好朋友说的,全世界任何地方,有亚裔,犹太裔,印巴人民等热爱教育的民族,就有硝烟四起的战场。

难怪我商学院的学生说培训行业才是真正的暴利行业, 被我严肃纠正了,是青少年培训行业。
 

教育真正的不平等在哪里?

 
我很喜欢这句话。对于一些人来说,学霸是用很大代价换来的成功,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这也许就是一种继承。我要补充的是,学霸对很多孩子来说,基本就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

1、智商与生俱来的不平等

原来在企业工作时,我们讨论过智商测评在人才招聘中的筛选作用。我对这一点是极力反对的,也许是因为自知之明,深知自己智商数据的惨淡。在德国董事会工作时,我特别请教过名字里带着贵族姓氏VAN(凡)的某董事会成员,他用一个英文词语解释了他的理解,就是intellectual housepower(智力马达)。他认为这个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等同于在智商上的蓝色血液,有传承也有命运的恩赐。

最近在一个群里看到很多父母讨论,现在的矿二代也在努力考上博士,争取孩子智商基因的突袭。我想起90年代,在广东南沙和温州遇到几个先致富的土豪,他们的一大目标是希望孩子娶女大学生。我原本以为这是物质文明战胜精神世界的虚荣心作怪, 其实深聊下来,目的是想靠母亲的智商改变后来的基因。

虽然大家一直在讨论孩子的基因影响到底是父亲多一些还是母亲多一些,但是无论如何,基因已经成为一个变量,因为它除了对智商有影响,还有家庭对于学习兴趣的启蒙和无意识的渗透。而后者才是真正起点的差异,比如一个家里都是知识分子的晚餐对话可能就是深度的哲学和知识谈话,而我们普通人只能围绕着衣食住行随意吐槽。

2、父母对孩子学习认知能力的判断差异

在专业的高潜人才测评理论里,我们认为除了驱动结果,人际导向,适应性等,自我认知是潜力识别里的关键变量。而在这个维度,我的诠释是父母对于孩子的认知行为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化了解,并在后天的学习中不断调试从而最大化诠释优势。

都说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而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我们很茫然,作为普通父母的我们,在补习班和各种鸡血群的鸡汤里,更加焦虑和不知所措,只能跟着走,至少良心里觉得没有愧对可怜的孩子,至于效果真的不好说。毕竟把孩子的学习结果外包给商业补习班的老师,本身也是不太靠谱的。

3、父母本身的资源差异

资源有很多定义,比如我认识的很多海淀父母,本身清华北大中科大毕业,智商和学习资源很多,基本是自己学习了,内化了转移给孩子,完成了现代私塾的完美衔接。

有一次一个客户和我说八少八素,我居然听成了八荤八素,被这些客户整整鄙视了一个晚上。

我身边那些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多属于早期出国的常青藤父母们,因为有了经验和人脉的积累,知道如何从小引导孩子的非学术规划,比如去印度做个啥项目,各种创新的可以打动招生官的印证人生故事的活动,并从小带着孩子见各种世面,至少外在气质上已经近距离接近圈子的审美趣味。

我教授的很多CEO,从商并实现财务自由的父母可以让孩子进入商业环境,从高中开始实习,并学习资本的积累和团队的管理,也有钱购买昂贵的外援。

但是作为普通中产阶级的我们,除了有强烈的推娃的意愿,我们既没有矿也没有人脉资源,还能做什么改变这种困境呢?


中产父母可以做什么?


这两本书,和以及我和很多优秀父母的沟通,对于我们都很有启发。在努力和那些比我优秀的父母结交的过程里,我更深层次认知到自己无论在意愿还是能力上的局限性。

从二年级开始陪女儿去学而思,因为听不懂课程被娃鄙视后,我彻底退出了数学和科学这些逻辑性很强的科目,最近一次又因为把HOMOPHONE(同音异形词)看场了HOMEPHONE(家里固定电话),连看家本领的英文也被孩子彻底清零了。

从专业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说, 我们管理资源的策略无外乎三种。一种买,用金钱购买好的资源和外援,在教育上这还意味着父母的辨别能力和本身的社交圈子。一种建,自己上。这个是最有杀伤力且不可复制的。还有一种是借,通过借鉴前辈们的经验,在时间管理和人生规划上减少犯错的概率。

我们谁也没有做过父母,都是经验的打磨和自我的内省,允许自己犯错误,大不了还可以生二胎三胎,再努力实现育儿复盘的人生实践。

态度至上,无论如何,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哪怕是为了自我的心理安慰。总结来说既是这几点:

1、在游戏规则之内的长期学习

选择了公立体制的父母一定要对高考政策的变化,小升初,初中升高中各个节点的重要选拔规则等了然在心,并比较如何根据标准帮助孩子在数学,语文等学科上实现大飞跃。

其实公立体制还是有大量优异且亲民的资源,所以现在走国际体制的孩子也积极进入奥数物理化学的鸡血旅程,以实现碾压西方人民薄弱理科的伟大梦想。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也是理工科刷题拉分的效果比较卓然,讲求实际功效的我们都愿意在这个曲线大幅度提升的策略上努力精进。

对于选择了国外体制的父母,这就是一条定制化的路线了,选择多,眼花缭乱,各种信息,英美澳加,综合考虑父母能否移民,以身份的改变突破招生的国际池子的“不公平”瓶颈,或者提前走,早点融入当地教育体系和避开越往后竞争越激烈的现实,当然这也是有代价的,比如和父母的分离,比如中文的缺失和文化的认同。亦或是发现孩子的特长,走差异化路线,并且精进到可以打动常青藤招生官,你的孩子为了梦想如何卓越实现激情和韧性的高度突破。

2、消息灵通且能整合好的资源

自律且善于整理思路的父母非常有优势。他们懂得如何了解结合游戏规则和对自己孩子的真实认知后,选择利益最大化的规划路线。

通过好的人脉和总结反思,聚焦于孩子的优势领域,并给与经济和其他资源的最大组合支持,比如音乐,艺术,体育等等。特别是走国际体制的孩子,体育更重要,至少可以磨炼孩子的好胜心和挫折的忍耐力。而且走到高年级,体力也是学习结果的重要变量。

3、正确指引,最大程度优化孩子的时间资源

对于所有的孩子,唯一公平的资源是时间,其他都是在不公平的起跑线上的较量。所以父母在取资源之后,还得学会舍,除非你的孩子时间管理和智商都超群,可以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

对于大部分孩子,聚焦于某两个优势,放弃兴趣和能力都无法长期突破的花头,踏踏实实地把学术和一个特长搞好,可能是比较现实的。多和有经验又愿意分享的父母取经,听听他们的经验教育,并自我反省,摸索一条适合孩子的路。如果能找到孩子的热情和兴趣,那就是在方向上已经取胜了。

4、沟通,沟通,再沟通

毕竟你实践的是一个孩子,虽然和你有血缘和亲情,但是综合了两个人的基因以及周围伙伴的各种变量影响。对大多数父母,我们的育儿心路历程都是逐渐迷失,逐渐放低期望值,并幻想惊喜的过程。

你也改变不了孩子, 只能改变你和TA的互动模式,那就是放低自己,沟通,沟通,再沟通,至少保持一个亲密的依赖关系,可以在影响力上加大成功的概率。
 
坦率来说,我的孩子绝对不是一个学霸和传统意义上可以作为成功典范的孩子,正因为这样,我时时从书本和前辈们给予我的反馈里思考,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实际落地的改变,既不为难自己也不为难孩子。多少有一点进步吧,也算是一种破茧而出,虽然我们的茧可能也有阶层巨大的差异,但是我们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精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