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文化 | 清朝中医

 扶学 2020-01-15

正文

清朝

由于长期内忧外患,明朝终于1644年被满清贵族推翻。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传十一帝 ,享国276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较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清朝统治者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并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但是封建专制也推向了最高峰。

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 、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

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改革。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清朝后期,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迫末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结束。

清朝灭亡后复辟势力一直存在,例如张勋复辟和伪满洲国,二战末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伪满洲国彻底灭亡。

温病学的继续发展

明朝吴有性的《温疫论》是温病学的重要里程,之后其他医家对温病学体系继续进行临床实践及理论探讨。

(《温疫论》,温病著作。二卷。明·吴有性撰于1642年。1641年山东、浙江等省疫病流行,医者以伤寒治法无效,枉死颇多。)

清朝温病学说有更进一步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立专题。

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及著作有,叶桂与《温热论》、薜雪与《湿热条辨》、吴瑭与《温病条辨》。

(《温热论》,为温病学的奠基之作。叶天士不仅于温热创见非凡,对湿热证治亦有精辟立论。他认为内外湿相合在湿热类温病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分析其说,实将湿热类温病的外因及证候细分为温热挟湿证和湿热证两种,指出湿热证的主要病位在脾胃三焦,发展变化有伤阴伤阳两种机转,重视辨舌察,并据此确立治法。治疗上,强调要分解湿热,而突出"以湿为本治"的原则,倡导祛湿当治从三焦,分消上下,尤其重视淡渗利小便以除湿;同时告戒治湿还须重佐理气,气畅湿易散。此外,要兼参体质,顾护阳气。

《湿热条辨》重点辨析湿热受病的原委,各种临床表现及治疗,指出湿热多由阳明、太阴两经表里相传。以其分析透彻辨证精微,故其立论明确治法得体,每为后世所宗。嗣后章虚谷曾加注释。王孟英根据本书内容曾予补订,并另加按语,辑入《温热经纬》卷四,名为《湿热病篇》。现存石印本等。

《温病条辨》吴瑭多年温病学术研究和临床总结的力作。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前后贯穿,释解温病全过程辨治,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吴又可温疫论》等诸说,析理至微,病机甚明,而治之有方。例如书中归纳温病清络、清营、育阴等治法,实是叶天士散存于医案中之清热养阴诸法的总结提高。而分银翘散作辛凉平剂、桑菊钦作辛凉轻剂白虎汤为辛凉重剂,使气分病变遣方用药层次清晰、条理井然。叶天士之验方,在吴瑭手中一经化裁,便成桑菊饮清宫汤连梅汤等诸名方。足知吴瑭此书,不是仅仅为纂集而撰,实是经心用意,为学术理论升华之作。)

晚清时期,虽然中医面对西方医学严峻的考验,医家们继续拥护《伤寒论》"寒凉派"《神农本草经》以及其他传统中医理论,中医学仍旧受到普遍支持。

(刘完素(公元1120-1200)认为伤寒的各处症状多与"火热"有关,十分强调"火热"之邪致病的重大危害,因此治疗上多用寒凉药物,后世称为" 寒凉派" ,与张从正的"攻邪派"、李东垣的"补土派"、朱震亨的"养阴派"并称金元四大家。)

王士雄(1808-66),终其一生研究温病,撰写《温热经纬》一书。

柳宝诒(1842-1901)的《温热逢源》及雷丰之《时病论》(1882)仍然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温热经纬》,温病著作。五卷。清·王孟英撰于1852年。卷一-二选辑《内经》、《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温热病的论述,并引录前人的注文以阐明一些温热病病原、证候辨证及治法;卷三-四采辑叶天士、陈平伯、薛生白、余师愚等研究温热病、湿热病、疫病的心得,将温热病的辨证按叶天士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用以具体说明热性病的发展规律,末卷为温热病分论共选113方。

人体解剖学

中医有关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在《黄帝内经》中已有不少记载。

但一直发展缓慢,部分原因归咎于中医外科手术没有受到重视。

1830年《医林改错》的刊行,纠正了前人关于人体脏 腑记载的某些错误。

其作者王清任(1768-1831)深感医家掌握正确人体脏器知识的重要性。他细心观察放置在义冢的尸体,发现很多以前中医学不了解的器官,如主动脉、胰脏及横膈膜等,也纠正了"肺中有24孔"、"尿从粪中渗出"等错误论断。

他再一次肯定脑子主宰思维记忆的功能。

人痘接种术 - 天花预防

先前描述明朝天花为患,人们已开始懂得预防方法。

比较确实的历史资料是1727年俞茂鲲于《痘科金镜赋集解》一书中所提及,有效的天花预防方法,人痘接种法在1567-72年经已施行。

其中一种接种方法,是以天花患者痊愈期的疹皮痂,磨成细粉作为痘苗,从未出过天花疹的健康人士,利用银筒帮助吸入鼻腔,就可产生抵抗力。

虽然这种方法仍不完善,但有重要历史意义,它不仅是牛痘发明前预防天花的有效方法,更是人工免疫法的先驱。

在中国各地广泛应用,并很快流传到欧洲多国。

《本草纲目》补充及草药治疗

赵学敏 (约1719-1805),字恕轩,杭州人。编辑了一本《本草纲目》补充,对中医药作出重大贡献。

《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重要的药物学专着,共载药物921种,其中716种是《本草纲目》所未收载或记录不详者。书中将药物共分类为水、火、土、金、石、草、树、蔓藤植物、花、种子、蔬菜、器物、鸟、兽、甲壳动物及昆虫。总结了中医19世纪的药物学成就。

赵学敏另一本重要著作为《串雅》,是与"铃医"即民间走方郎中合作,广泛收集整理民间医药经验与知识,于1759年问世,分为内、外篇。

赵学敏认为民间走方郎中的医术很神奇,而且疗效显著。

这些郎中们用药具有平贱、显验、方便的特点,因此对他们非常推崇。

1949年后在新中国出现的"赤脚医生",可以认为是他们的后继者。

赵学敏在书中阐明治疗用药不一定要贵重,他极力批评庸医们的高昂收费,认为他们只会处方一些昂贵的补药,但其实不懂辨别药性。

书中记载了许多疗效卓著的走方医经验。

典型中药房

在19世纪,植物药治疗是中医学的基本,早期有关文献不继被再次刊行,很多医家如吴其浚(1789-1846)于1848年出版之《植物名实图考》,费伯雄于1863年撰写《医醇剩议》等,都希望为这个以植物为本的医学作出贡献。

当时最闻名的中药堂是同仁堂,位于首都北京,专门为皇宫供应药物。

大量医学书籍的编著及整理

为拢络知识分子,清初的皇帝鼓励学术生活,并时常资助大型文献的编纂,因此当时有大量全书、类书及丛书刊行。

18世纪百科全书非常流行,当时出版的其中一本重要类书是《古今图书集成》(1723),由蒋廷锡等受命编纂,520卷,内容辑录有古典医籍的注释、临证各科诊治、医家传略、医学艺文与记事等。

另一本清政府命令纂修之医学丛书《医宗金鉴》(1742),由吴谦等人把18世纪初以前,历代重要医学著述加以校订、删补,并进行节录编辑。

全书共90卷分15门,包括医学理论、各科诊治、方剂、针炙与运气等内容。

(《医宗金鉴》这个名字也是由乾隆皇帝钦定的。《医宗金鉴》被《四库全书》收入,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医宗金鉴》有很高的评价。自成书以来,这部御制钦定的太医院教科书就被一再的翻刻重印。《医宗金鉴》全书共分90卷,是中国综合性中医医书中比较完善而又简要的一种。全书采集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时期历代医书的精华。图、说、方、论俱备,并附有歌诀,便于记诵,尤其切合临床实用。流传极为广泛。

《医宗金鉴》经过三年时间完成,共90卷,15个分册。即伤寒17卷、金匮8卷,名医方论8卷,四诊1卷,运气1卷,伤寒心法3卷,杂病心法5卷,妇科心法6卷,幼科心法6卷,痘疹心法 4卷,种痘心法1卷,外科心法16卷,眼科心法2卷,针灸心法8卷,正骨心法4卷。该书特点 :图、说、方、论俱备,歌诀助诵。细读之有着十分明显的时代性,适应18世纪中国疾病谱 。例如:公元17-18世纪,康熙、乾隆由于天花危害甚大,对太医院压力更大,因此,太医院在分科设置上也有明显的反映,如将痘疹作为一科从幼科中分立出来,在《医宗金鉴》中也单独成册,特别还将《种痘心法》作为一卷与幼科心法并列,可见对天花一病的专 门研 究与防治得到了高度重视,促成幼科被分解为三科。由于接种人痘的推广与普及,天花之危害明显降低,太医院又将痘疹一科合并回幼科。另外,还有对正骨一科整理提高也十分明显 ,通过《医宗金鉴》的编纂,使中国历代相传的正骨理论与技术更加系统,更将宫廷上驷院绰班 (正骨) 处的丰富经验融为一体,使太医院正骨科与上驷院绰班处合并一处,理论与技术均得到提高 。)

1749年起,清"太医院"规定为医学生教科书。

至今仍是重要的参考文艺。

当时医家们撰写个人专着亦是时尚,用以陈述自己的医学见解。

张璐(1617-1700)的《张氏医通》(1695),主要是推祟"温补学说"

同时有关医学基础书籍相继面世,程国彭的《医学心悟》(1732)一书,以简明文字扼要清楚地论述中医四诊、八纲、八法以及临证各科的诊治,对初学者很有启发。李用样的《证治汇补》(1687)也是一部内科诊治专着。

    由于清朝考据风气盛行,不少医家对重要的古典医籍进行了大量的考证与注释工作。

举例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都有大量注释刊行。

其他临症各科各自有发展特点与突出成就,表现在不少医家对疾病诊治的总结与医着的空前增多。

西方医学的传入

19世纪末,清政府日益衰落,逐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对象。在宗教组织的支持下,教士及西方医士们在中国的洋化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当时出现很多由中国人或与西方人士共同开办的西医学校,一批有关西方医学的释本也相继面世。

西方医学在中国开始日益广泛深入地传播,由沿海到内陆,由设立诊所到建医院,由办学校到吸收留学生,由翻译医书到成立学术团体,近百年间,形成了中医与西医并存的局面。

近代最早去西方学医者为黄宽(1829-1878),广东香山县人,1850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专攻医科,1857年回国后,以其高明医术及医德,深受广东一带人民的爱戴。

中西方医学结合

在清朝末期,洋务运动引起了传统中医界的重视。

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当时医学界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态度和主张;一些人对传统中医一概加以鄙视,认为不科学,极力主张取缔;一些人拒绝接受新事物,认为西方医学全部不适合中国人;有一些受过西方思想的人,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迫切探索发展中国医学之路,试图把西医学术加以汇通。

当然根据当时历史背景和医家们本身条件限制,其汇通中西医的活动,未能取得明显的成就。

    在汇通中西医活动方面,其中最早的一位先驱者为朱沛文,字少廉,广东南海县人,出身医学世家。

他于1892年编撰了《中西脏腑图像合纂》,将人体结构、脏腑图像与西方生理解剖图谱相互参照,加以论述。

内容较系统、丰富及集中地反映了他的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思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