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航海时代--几粒胡椒引发的世界大变局

 光辉rlbr1vjwmb 2020-01-15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香料,胡椒随处可见。不管是白胡椒,还是黑胡椒,都是我们食谱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品。

走进西餐厅,端上的一份份娇嫩多汁的牛排上,总免不了淋上一层美味可口的黑胡椒酱;在夜深人静时热闹非凡的烧烤摊上,大杯的鲜啤伴着金灿灿香喷喷的黑胡椒鸡肉串,让人胃口大开;就算在家里,普普通通下碗面,煮锅馄饨,也少不了在出锅前撒上几层胡椒……

胡椒作为一种调味品,价廉物美,特别受咱们普通百姓的欢迎。

但是谁又会想到,在历史上的某段时期,胡椒是比黄金还贵重的东西,为了夺取胡椒,发生过几次惨烈的战争,无数人因此失去生命,无数人成为奴隶,堪称胡椒战争。

这场胡椒战争,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航海时代,又称地理大发现

大航海时代--几粒胡椒引发的世界大变局

美国作者玛乔丽.谢弗最近出版的《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对此有充分的论述,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看看当年的胡椒是怎样挑动世界大变局,又是怎样深刻地影响后面的历史。

大航海时代--几粒胡椒引发的世界大变局

胡椒独特的价值和稀缺性,引发大航海时代

胡椒在中世纪好比特洛伊战争的美女海伦,全世界为他疯狂。

在特洛伊战争中,美丽的斯巴达国的王后海伦,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劫持到特洛伊。为了夺回海伦,希腊联军与特洛伊人之间展开持续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战争最后,希腊人用木马计拿下了特洛伊城。将士们冲进王宫,都被海伦的美貌所倾倒,他们惊呼道:天啊!她实在是太美了!为如此美丽的女人历经十年艰苦卓绝的战争,我们无怨无悔,心甘情愿!

大航海时代--几粒胡椒引发的世界大变局

而胡椒在植物界就好比引起特洛伊战争的美女海伦,有众多的船只因它而启航。

胡椒因何成为大航海时代的海伦呢?

胡椒原产于印度,千百年来,胡椒几乎已成为所有文化中的烹调原料。

西方最早在餐食里少不了胡椒的是古罗马人。胡椒之所以享有盛名,调味只是部分原因,它对健康的功用同样重要。在罗马帝国时代,胡椒有如现代的阿司匹林,人们认为它是治疗各种疼痛及众多其他症状的万灵丹。公元1世纪时希腊名医狄奥斯科里季斯曾著有一本药草指南,上面记载:“各种胡椒都有的效用……是驱寒、利尿、促进消化、排气、缓解、明目。”

在中世纪,黑胡椒就已声名远播,是达官显贵的最爱,有钱人趋之若鹜。当时皇亲国戚宅第中珍藏的胡椒有专人看守,富人则是私藏在隐秘的橱柜里。用胡椒入菜是少数人的特权,美味的菜肴必得放大量胡椒方显尊贵。除了用来佐餐、用药,胡椒还能用来买地、付税,甚至当嫁妆。

大航海时代--几粒胡椒引发的世界大变局

在大航海时代,由亚洲运往欧洲的胡椒比丁香和肉豆蔻多6~8倍,胡椒是香料中的王者

英国BBC曾经拍过一部《香料之路》的纪录片。片中,主持人手握着一把胡椒说:“在中世纪,偷这么一把胡椒,等同于现在成功地抢劫一次银行。”

在胡椒贸易的全盛时期,胡椒比黄金白银还要珍贵。远航亚洲而能活着归来的水手,有时会收到几英担的胡椒作为酬劳。1英担约相当于56公斤。水手们靠着这些香料可以一生衣食无忧。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用尽所有白银仍无力偿还部分欠款。他于1589年及1591年两次取出储藏的胡椒来还清债务。

胡椒是热带植物,又偏好特定的土壤和气候,也不容易移植。正是胡椒具备的独特的价值和稀缺性,促使欧洲人舍生忘死,远涉重洋,到亚洲寻找胡椒,由此引发大航海时代。

大航海时代--几粒胡椒引发的世界大变局

大航海时代--几粒胡椒引发的世界大变局

胡椒贸易促进了大航海时代的兴旺

1.胡椒贸易促进了海港城市的发展

印度西北沿岸的古吉拉特人、孟加拉人、泰米尔人、东南亚人和中国人从事胡椒贸易已不下数百年。明朝郑和下西洋规模庞大的船队,曾在15世纪初航行到非洲东岸,开辟了至印度西南岸购买胡椒的最短航线。

早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就带回来胡椒。明朝郑和率舰队下西洋后,中国的胡椒用量更是有增无减。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海港城市均因胡椒贸易而发迹,在欧洲人进入印度洋之前很久便已十分兴盛。

这些印、马的伊斯兰城市十分国际化,居民里有东南亚人、孟加拉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和中国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商业化城市。

最爱胡椒的欧洲人,却是最后进入印度洋商贸圈的。

大航海时代--几粒胡椒引发的世界大变局

2.欧洲人想要控制胡椒贸易,因而开启了胡椒史及帝国史的新篇章

由于胡椒本身及随之而来的财富难以想象地诱人,因此激励欧洲各地人民不惜冒险,远渡重洋深入异域。

有“亚得里亚海女王”之誉的威尼斯,主宰着中世纪欧洲的香料贸易。在15世纪威尼斯的全盛时期,胡椒在所有运往西方的香料中占比高达80%。不过那时的运送路线必须结合海路、陆路,相当复杂。

为了打破威尼斯对胡椒贸易的掌控,必须找出一条通往印度的纯海上航线。

葡萄牙人在15世纪末成为最早航至印度的欧洲人,在其后的一百年间,葡萄牙人一直企图控制印度和亚洲的胡椒贸易,但是未能如愿。17、18世纪,荷兰人和英国人也想要取得胡椒贸易的掌控权,分别成立了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简称“荷东印公司”)及英国东印度公司(简称“英东印公司”)。

大航海时代--几粒胡椒引发的世界大变局

而荷兰人将鸦片当作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生产胡椒的货款,也催生了祸害匪浅的鸦片贸易。

17世纪英、荷为取得印度、苏门答腊及爪哇各海港城市的掌控权而角力,英东印公司的董事在给女王的信中这样写道:“倘若两国爆发公开交战,明面上是为胡椒而战,实质上是为主宰英国和印度的海洋而战。如果垄断了胡椒,他一种商品的利润就高出其他所有,也可支付在欧洲维持强大海军所需的费用。”由此可见,胡椒贸易决定了海上霸权

19世纪美国人也加入了,而胡椒带来的进口关税,给美国政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当海盗危及胡椒贸易时,安德鲁·杰克逊总统两次派出美国战舰至苏门答腊,这导致了美国首次以正式武装介入东南亚内政。

在这段历史中,西方列强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对当地居民采取了可耻的殖民主义政策。葡萄牙人达伽马第一次达到印度时,就烧死了一船的穆斯林男女380人,连孩子也不肯放过。1511年葡萄牙人征服了马六甲,还对邻近的柔佛和对岸的亚齐国发动过15次以上的入侵。1682年荷兰人利用苏丹父子的矛盾,将万丹纳入殖民地。17世纪晚期,荷兰人独家掌控了印度的胡椒贸易,对不听指挥的海港任意封锁。由于亚洲有许多香料港都靠船运送粮食,荷兰人的封锁导致当地人成为饥民。同时,英东印公司在苏门答腊西南岸建立殖民地,当地人沦为胡椒奴工,苦不堪言,一直持续了140年。自此,印度洋的自由贸易让位于殖民主义。

所以伏尔泰说,自1500年后,在印度取得的胡椒没有“未被血染红的”。

大航海时代--几粒胡椒引发的世界大变局

在这几百年间,为了寻找合适的航线,寻求胡椒的种植园,外来者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发现了以前不知道的很多地方。胡椒贸易量的增大,殖民主义带来的超额利润,也把欧洲拖出发展迟缓的中世纪,带进国际化的印度洋贸易网

大航海时代--几粒胡椒引发的世界大变局

胡椒贸易对后世历史的影响

1.胡椒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在中世纪时期,欧洲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遍地饿殍。欧洲的土地不适宜耕种,这就迫使很多人为了活命,跟随着帆船四处漂泊。胡椒贸易的巨大利润,激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当时的环境下,导航不准,船只质量差,贸易船损害在海上是司空见惯的事。一次欧洲到亚洲的航行,仅有约三分之一的船员能活下来。剩下的船员在印度也最多能活两年。没有暴利的支持,谁愿意做这种九死一生的事。当时敢于去亚洲航行的船员,只要能活着回到欧洲,付给他的报酬,足够他一生衣食无忧。

马克思说: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胡椒贸易赚取的巨额财富,最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第一桶金。那些靠胡椒发财的美国第一批百万富翁,例如克劳宁希尔德桑代克加德纳皮博迪等商人家族,他们又把赚到的钱投资于新英格兰的现代化中。这才有了后面的工业革命。

英东印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将所有权划分为股份的公司。胡椒与现代全球贸易起源的关联,反映在确定胡椒价格及分配其获利所需要的组织上。为统一和规范进口并分销香料的诸般事宜,商人成立了同业公会。其中最重要的是伦敦胡椒商行会,在伦敦市拥有相当大的政治影响力,有些会员还当过伦敦市长。这促成了欧洲北部资本主义的兴起。

大航海时代--几粒胡椒引发的世界大变局

2.“下西洋”和“大航海”带给后世不同的影响

在这历史性的大航海中,东西方几乎是同时向海洋迈出了自己探索与征服的步伐,中国甚至要领先西方几十年。但是为什么在后来发展中,中国却没有占到上风?

这都源于欧洲文明以及中国文明的不同的文明性格特点。欧洲文明是一种海洋文明,重商文明,习惯于用国际贸易以及掠夺的手段来互相取长补短,是一种典型的外向文明性格。而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充足的资源使得中国文明拥有一种更为稳定持久,相对内向封闭的文明特点。

哥伦布与达·伽马等人的航行主要目的就是获取经济收益。而在政治上,西欧各王室奉行重商主义,鼓励人们出海探险是为了增强本国的实力。他们对于开辟新航路,拓宽财源,发展贸易有着极大的兴趣。再加上那时传教士们对在海外传播基督教有着极其狂热的信仰和追求,这使得欧洲的大航海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而反观东方,郑和的船队受命于皇帝,财力人力都依赖于国库,并不具有西欧航海家们的独立性。郑和下西洋的动力更多来自于政治上的考虑。所以与获利极大的西方大航海相比,中国的大航海为国库增加了极大的负担而非收益。而在政治上,一方面,明朝对海外持开放态度,另一方面,对于国内则严禁人员随意出海。试问,这样的政策,又怎么能够发展航海事业呢?

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正是体制结构和向外拓展的动力方面的根本区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大航海时代--几粒胡椒引发的世界大变局

结语:

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说过:“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地方,却受到历史的诅咒。”这番话可用于亚洲的胡椒上。胡椒吸引西方人来到亚洲,催生了现代全球贸易,却也造成诸多苦难。往返于印度洋上寻找胡椒的那些残忍的殖民主义者,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西方人普遍的价值观。不过确实也有人来到亚洲,是想要了解别人的文化,反感暴力,并为所到之处纯净的自然美景所感动。在征服和殖民、奴役和屠杀的喧嚣声外,他们的发音更值得尊敬。

谈论胡椒的历史,离不开东方的明朝下西洋船队和西方的东印度公司。郑和的下西洋船队,在印度洋的存在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给当地带来了短暂的和平和幸福东印度公司,却在印度洋存在了200年,实施的殖民政策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却给西方的投资者和政府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促进了西方社会由中世纪向资本社会的转变。一个是政府主导的下西洋船队,一个是资本推动的大航海时代。一个是大陆文明,一个是海洋文明。不同的体系不同的思路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如今二者都已成为历史,但带给我们的思索却是无穷尽。明朝政府的强大执行力和缺乏持续性,资本推动的活力和贪婪。大陆文明的内敛保守,海洋文明的扩张掠夺。在全球化的今天,依然有参考价值。

胡椒是大航海时代的主因,直到1933年日本首次移植胡椒成功。胡椒终于回归到自然商品的属性,成为普通人也能消费的价廉物美的调料。但这段历史却值得永远的纪念。日后的交换机、减速机、光刻机、芯片、手机,何尝又不是另外一种“胡椒”呢?

参考文献:

《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美 乔丽.谢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