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链接全世界的香料:胡椒贸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嘟嘟7284 2020-05-27

链接全世界的香料:胡椒贸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胡椒等香料

前两天无事,又抱着手机刷了一遍《长安十二时辰》。

和之前一样,对于元载这个奸佞小人,笔者依旧是恨得牙根痒痒。

链接全世界的香料:胡椒贸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长安十二时辰》中由余皑磊饰演的元载

好在,看过几本历史书,知道历史上他的下场并不美好,这才老怀大慰。

“籍其家,钟乳五百两,诏分赐中书、门下台省官,胡椒至八百石,它物称是。”

这是《新唐书》之中对于抄没元载家时的一段描述,其中特意说明从他家中超出八百石胡椒,以显示元载为人贪吝。

“石”本事容积单位,但常常与质量单位混用,各朝各代“一石”所代表的质量也不大相同。在唐代,“一石”约为53千克,八百石胡椒,则相当于现在的42400千克,也即是42吨半左右。

家里存了如此之多的胡椒,称其富可敌国(公元7、8世纪)也不为过:

要知道,西哥特人领袖阿拉里克率领蛮族军队攻占了罗马,洗劫了罗马城内储藏大量香料的“胡椒粮仓”(horreapiperatari),同时勒索了城内贵族。

他离开罗马的时候才带走了3000磅(一吨出头)的胡椒,以及5000磅黄金、3万磅白银、4000匹丝绸、3000块上等红布、五十罐提尔紫染料。

链接全世界的香料:胡椒贸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罗马遭受西哥特军队洗劫时的场景

由此可见,胡椒很早就是成为了一种受到全世界广泛认可的“硬通货”,而这与起源自公元1世纪的海上胡椒贸易有着很大关系。

希腊人将其入药,罗马人让其上桌

链接全世界的香料:胡椒贸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描绘古罗马宴会的艺术作品,其中大量烤制食物都会用到胡椒

“胡椒量少但用处大”——柏拉图

公元前4、5世纪的希腊人就很懂胡椒,名医希波拉克底(Hippocrates)曾建议将胡椒与各种草药及其他成分混合,用以治疗发烧。一直到罗马帝国时代之前,胡椒一直扮演着如同现代阿司匹林的角色,人们普遍认为它是治疗各种疼痛及众多症状的“万能灵丹”。

当时如果有人咳嗽、发烧或遭受毒蛇咬伤,常见的疗法就是喝渗有少量胡椒的药水或是擦胡椒药膏。在罗马皇帝尼禄时代,希腊的另一位名医狄奥斯科里季斯(Dioscorides),曾经著有一本药草指南,其中就包含了对于胡椒的药用功能的介绍:

“各种胡椒都具有使人健康的作用,可以驱寒、利尿、促进消化、排气、缓解疲劳、明目……”

希腊人这种观点得益于同胡椒原产地文明的交流——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在陆地上打开了东西方交流的通道,胡椒就是在那个时候传入希腊。

而真正让胡椒登上西方人餐桌,进而开启了西方胡椒贸易的则是罗马人。

古罗马著名美食家阿皮基乌斯(Apicius)以贪吃、喜好精致的筵席以及对食物的着迷而著称,据说他曾经雇船到非洲沿岸去寻找超大对虾。在其留下的470余道食谱中,每一道都少不了胡椒。

而胡椒由药材变成一种珍贵的食物调料,使用量大大增加,这着实刺激到了罗马人的购买欲望,胡椒贸易则应运而生。

在当时那个年代,地中海只是罗马的内海,而且他们还掌控着红海的出海口。借助这个便利条件,罗马的船只可以顺着季风与洋流,在40余日走出红海穿过印度洋抵达印度

罗马的船只带来了罗马金币、葡萄酒、染料、青铜器、地中海双耳细颈陶瓶——这些东西,至今还会在印度西岸附近不时被挖出。

同时启程返回罗马的时候,这些船只总会装满了黄金、珠宝、象牙以及各种香料。实话实说,胡椒在香料之中并非利润最高的(肉豆蔻与肉桂才是),但胜在罗马人喜爱,需求量在各种香料之中最多。

亚里亚海的女王,里斯本来的强盗

链接全世界的香料:胡椒贸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由于掌握了东方贸易,中世纪的威尼斯一度十分富有

“威尼斯不下于巴尔米拉(Palmyra,叙利亚古城)及佩特拉(Petra,约旦古城,纳巴泰王国香料贸易中心),是靠在东方贸易之中的特殊地位立足的,它也以此为傲,而当时东方贸易与香料几乎是同一个词汇。”——历史学家约翰·凯伊

到了公元5世纪,罗马落入蛮族之手,原本热络的胡椒贸易便消失了。直到十字军东征时,中世纪的欧洲人才一睹阿拉伯令人钦羡的财富,也见识到了丝绒的柔细触感、糖的甜蜜,以及重拾了胡椒的独特味道。事实上在那个时代,胡椒很快就重新成为了昂贵的奢饰品调料。

中世纪的欧洲人最早能见到的胡椒,都与继承了罗马人贸易路线的威尼斯有关。这座有着“亚里亚海女王”之美誉的地中海城市,主宰着中世纪欧洲的香料贸易。

就如同上面引文之中说的那样,威尼斯同巴尔米拉、佩特拉一样,都是胡椒贸易沿途的重要集散地。这趟贸易路线非常复杂,要结合海路与陆路两种运输方式。

其中最常见的一条,也就是威尼斯人继承自罗马人的那条路,就是由阿拉伯和印度船只先将胡椒运送到红海,通常是在亚丁卸下货物,再经由陆运穿过埃及来到尼罗河。胡椒在此被装上小船,顺流而下来到亚历山大港,在那里有成堆来自威尼斯或者是热那亚的商船在等着货物。

在中世纪,胡椒价格最高的时候,甚至要高于同等质量的黄金。胡椒还可以用来支付报酬,当时远航亚洲若是有命回来的水手可以选择两三英担(1英担约125磅)的胡椒,也就是不到200千克的胡椒,而靠这些胡椒,一名水手可以一生过得衣食无忧。

在15世纪,威尼斯达到全盛时期,经由威尼斯流入欧洲的胡椒占到所有流入西方香料的80%,威尼斯商人各个赚得盆满钵溢。

“勿再吹捧希腊人善战,或特洛伊勇士的长途远征;亚历山大大帝及特洛伊,对东方的政府已经听得够多;我要歌颂葡萄牙装饰,战神与海神均向他们致敬;扬弃一切受尊崇的古代思想,更崇高之荣耀准绳依然出现”——葡萄牙诗人人路易·德贾梅士《卢济塔尼亚人之歌》

为了开辟出新的航路,直布罗陀海峡以外几座城市都在做着尝试。和地中海的城市相比,由于它们在大西洋有港口,因此更有可能发现如何以纯海路的方式进入印度洋,到达非洲东岸甚至是印度洋的另一端。(类似某种“颠覆式创新”)

链接全世界的香料:胡椒贸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

1498年初,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的小规模船队绕过了好望角沿东非海岸朝北方向航行,穿过马达加斯加和飞舟大陆之间的水道,然后在莫桑比克、蒙巴萨及附近的城镇马林迪等地补给完毕,然后航向印度洋,最后他的船队组中抵达了印度洋西南岸热闹非凡的胡椒港卡里卡特

这趟航行,被葡萄牙诗人路易·德贾梅士用一部篇幅长度堪比一本书的名作《卢济塔尼亚人之歌》记录下来,将达伽马的事迹永传后世。

不过艺术总是虚构的成分居多,达伽马本人的胆识和品格未必真的堪比古希腊人。实际上他更像是一个投机的商人——向葡萄牙国王叙功时,他列为首要的一条就是其返航的幸存船只带回了12000磅胡椒(约4吨左右),相比投入,利润高达200%左右。

链接全世界的香料:胡椒贸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达伽马因为“谨慎”,所以派了一名罪犯第一个踏上印度的土地

甚至,达伽马还会客串海盗。在顶着“印度群岛将军”头衔第二次来印度西岸采购胡椒等香料时,他在半路上缴获了一艘由麦加返回卡里卡特的船,船上约有男女老少共计380余人。水手们进行完“不放过妇女贴身珠宝”式的洗劫后,达伽马亲自下令焚船,全船老幼全部罹难,无一幸免。

链接全世界的香料:胡椒贸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达伽马发现的可以直通印度胡椒港的新航路

达伽马发现的这条新航路,使得胡椒首次直接经由纯海路自印度输入欧洲,因此而受到了许多赞誉和嘉奖。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厚赐达伽马及其子孙,每年可得1000金币的津贴。

除了胡椒贸易之利,这位国王也从达伽马的远航之中获得了一长串颇有虚张声势意味的头衔:“海这边葡萄牙与阿尔加维(Algraves)及海那边非洲的国王,兼几内亚的君主,埃塞俄比亚、阿拉伯与印度的征服、航行暨商务君主。”

不过葡萄牙人确实赶上了个好时候——明仁宗朱高炽于1424年继位时,所下达的第一道敕令便是停止所有远洋航行,并立即遣送京城所有外国官员回国——在此之后,除了郑和在1436年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南洋,中国再无官方组织的大规模远航行为。

郑和的船队突然撤离,似的印度洋东半部的贸易“裂开了巨大的口子”,孟加拉人、泰米尔人,甚至是在印度西岸做生意的古吉拉特人都蜂拥而至,迅速在填补了贸易链条之中的空缺。

“谁当上马六甲的主人,谁便扼住了威尼斯的咽喉。”——葡萄牙大使托梅·皮雷斯《东方简介》

只可惜这些这些势力无法与新闯入的葡萄牙“强盗”匹敌,为了垄断胡椒贸易,葡萄牙人于16世纪初期夺取了果阿,进而在阿方索·阿尔布尔克的指挥下征服了马六甲,并在此地抓捕奴工,兴建起了大规模的中世纪堡垒“法摩沙堡”(后被英国人炸毁,如今只剩一座名为圣地亚哥的城门,现为马六甲的象征)。

链接全世界的香料:胡椒贸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被称为“东方凯撒”的阿方索·阿尔布尔克,他一生都在试图将印度洋变成葡萄牙的内海

马六甲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海港,也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在郑和1409年到访之后它就成为中国的藩属。在此地定居和做生意的有非洲人、古吉拉特人、泰米尔人、孟加拉人、中国人、爪哇人、波斯人和马来西亚人。同时这里也是出货量超过卡里卡特的大型胡椒港口,更不要说与当时最为值钱的丁香唯一产地摩鹿加非常近。

丁香和胡椒一样早就为西方人知晓——当然也是拜强盛的罗马人所赐——公元4世纪时,丁香、藏红花、胡椒等香料会被装在金银箱子里,献给罗马的主教。

关于丁香的利润之高,葡萄牙商人方面的资料找到得很少(葡在海外探索方面以“藏私”出名,国王曼努埃尔一世曾于1504年颁布法令,所有海外探险信息均属于国家机密,不允许任何葡国商人泄露。)只是在一些文献上表明,麦哲伦绕行地球时就带着丁香,以便向当地人说明他要找的是什么,在1521年麦哲伦回到里斯本时,仅剩的一艘船上就装载着53000磅(约24吨)丁香,获利高达2500%。

“葡萄牙国王,即香料的主人,凭借其好恶为胡椒定价格,无论是何价格,无论多么昂贵,不多久就会售予德国人”——16世纪初纽伦堡市政府

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在16世纪初,葡萄牙人就已经打破了威尼斯对于欧洲香料的垄断,而实际上,当时的葡萄牙更加想要做的是将威尼斯排挤出局,建立自己的欧洲香料垄断体系(葡萄牙人无法与中国东南沿海大商贾竞争中国市场)

除了果阿马六甲,葡萄牙人在1515年还占据了波斯湾头的霍尔木兹,这里也是印度洋上重要的香料贸易港口,但是并未能攻下红海入海口的亚丁(连接黎凡特地区)。

事实上,直到16世纪中叶,欧洲几乎半数的胡椒仍旧是经由黎凡特地区的海陆联运,最终由威尼斯的商人进行终端销售。这其中的原因有三:

  1. 葡萄牙的海上运输线路要绕行好望角,这片非洲南部的海域每年只有很短暂的一段时间适合通行,即便以现在的航海技术,那片区域都十分危险,这无疑限制了葡萄牙船只的运力。
  2. 葡萄牙人没能控制住红海的各个港口,而香料群岛仅仅由马六甲无法完全封锁(其他国家的商船可以走巽他海峡进入香料群岛),而且胡椒在东南亚地区种植广泛,很难从源头上加以控制,传统的海陆联运胡椒贸易路线依旧能产生作用。
  3. 中国也是胡椒消费大国,而且当时茶叶、瓷器、丝绸开始在欧洲兴起,很大一部分葡萄牙商人会选择运送胡椒至中国东南沿海(只能触及这里,当时东亚地区的海上贸易是由中国东南沿海的的走私商人把控,葡萄牙人无力与其竞争),换回价值更高的茶叶、瓷器、丝绸运往欧洲。换而言之,葡萄牙船只向欧洲的运力并非全部局限于胡椒等香料上。

不过葡萄牙的垄断经营思路的确给了后来者以启发,同时其赚取的巨额收益(1515年前后,葡萄牙依靠香料贸易赚得100万金币,相当于黄金和各种金属贸易额的两倍)也让其他国家产生了介入胡椒贸易的原动力。

只可惜葡萄牙的好年景只维持了到了16世纪下半叶,1580年因皇室姻亲继承关系,曾被西班牙侵占,直到1640年才摆脱西班牙统治。进入17世纪之后,大量葡萄牙人移民巴西,对于印度洋贸易的掌控力度进一步削弱,葡萄牙的殖民地同时被荷兰人和英国人攻击。

英国东印度公司、联合(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建立

链接全世界的香料:胡椒贸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英国政府对于印度的殖民地,其实是从英国东印度公司解散时让度出来的

“那些岛,特尔纳特与蒂多雷,商人自那里带来香辛药……”——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失乐园》

16世纪下半叶,欧洲的胡椒需求突然增加,胡椒的价格暴涨为原来的两倍。葡萄牙人每艘运送胡椒的船只,利润从原来的80%-125%激增至250%以上。

为了平抑胡椒价格,或者说为了进口胡椒及分配其获利,史上第一家将所有权划分为股份的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诞生了。

1600年12月31日,也即进入17世纪第一年的最后一天,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许可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名义上只有21年垄断特权,但实际上却一直维持了接近300年)。

链接全世界的香料:胡椒贸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英国东印度公司标志

而促使女王下定决心开辟印度贸易的人,也正是为英国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Sir Francis Drake)

1580年的时候,德雷克曾经环形世界一周,在此过程之中,这位伊丽莎白时代最伟大的航海家自然是顺便了解清楚了葡萄牙人在印度买卖胡椒的港口,也知道了例如苏门答腊这些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尚未拥有胡椒专买权的地区。

虽然德雷克在1596年病逝,但是他的这些发现均被收录到理查德·哈克卢特(Richard Hakluyt)所著的《英国的主要航行、交通及发现》(1589)一书之中,而哈克卢特正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不过实话实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胡椒贸易方面做得并不出色。虽然他们在苏门答腊岛南部建立了殖民地,并且迫使当地人沦为胡椒奴工,但因产量不足而从未获利(收购—贩卖还是有利可图的)。

17世纪上半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由于制度的原因根本竞争不过其对手——荷兰东印度公司,几乎出于“被按在地面摩擦”的境地,但好在其坚持了下来,而坚持往往意味着胜利。

链接全世界的香料:胡椒贸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由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的印度殖民地

相比于人尽皆知的尼德兰“海上马车夫”的称号,在胡椒贸易方面,英国人才是真正的“马车夫”,而荷兰人从一开始就想要做“大批发商”和“农场主”。

在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了伊丽莎白女王的特许状,仅隔两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宣告成立(从1595年4月至1602年间,荷兰陆续成立了14家以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为了避免过度的商业竞争,这14家公司于是合并,成为一家“联合东印度公司”,也就是荷兰东印度公)。

链接全世界的香料:胡椒贸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荷兰东印度公司(全名应称为联合东印度公司,简称VOC)A代表了阿姆斯特丹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尼德兰这个低地联合王国为了推翻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一直与其进行着局部的战争,从1568年一直到1648年为止,打了共计80余年。可能因为一直饱受炮火洗礼的缘故,这个刚刚建立了20余年的商人国度,在对外竞争方面显得尤为强势。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权力的公司(比最初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权力大得多)。

“各位达人依经验应深知,亚洲贸易需要由各位拥有的武器而加以保护与帮助,始得推动及维系,而武器必须以亚洲贸易的获利来支付,因为我们无法不作战只贸易,也无法不贸易只作战。”——荷兰同印度公司贸易总监科恩致十七人董事会,1614年,爪哇万丹

“我相信别处在再也看不到到跟厉害的小偷。”——英国海盗丹皮尔指荷兰水手,1685年

这位科恩顶着“贸易总监”的名头,但实际上却是不扣的刽子手——他为了与英国人争地盘,尔虞我诈,为扫荡违抗者,一次性屠杀过上万名香料群岛的居民(其中也包括许多欧洲来的商人)。在1619年攻占雅加达,胁迫当地国王去万丹为人质,可谓“声名”远播。

而后雅加达就被改名为“巴达维亚”,成为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亚洲总部所在地,而在1619年,这位贸易总监科恩就晋升为“总督”,总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全部业务。

一直到19世纪之前,巴达维亚港口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曾被成为“东方女王”(和15世纪左右的威尼斯“亚里亚海女王”相呼应)。

它以“不受恶劣天气影响的停泊地”而闻名,同时由于距离香料群岛的位置不足50海里,控制了这里的荷兰人几乎全部接收了葡萄牙人对于丁香和肉豆蔻的专买权。(黑胡椒很难垄断,而像香料群岛的特产则因为要规避“过于激烈”的武装斗争,分出1/3左右作为英国人的配额)

为了尽力垄断香料贸易,荷兰在印度尼西亚势力稳固之后,便积极谋取印度地区的权力,当地的统治者甚至被逼无奈与英国人合作,将其港口划分给英国人才得以逃脱被荷兰控制的命运。

这是因为荷兰人的统治实在太过恐怖:依旧是为了垄断经营的缘故,除了武力夺取优良港口,荷兰东印度公司还人为地将香料群岛上的香料植物移栽至受其管理的岛屿种植,而对于岛屿上的原住民则为了防止其与其它国家商人交易,通常是虏为“胡椒奴隶”,或者是直接灭绝了之……

据统计,从1600年到1640年(17世纪上半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派出655艘船只到亚洲,而英国只有286艘。1615年时,荷兰东印度公司便从东方进口了600万磅胡椒。而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603年到1640年之间,最高的一年(1926年)才堪堪进口了300万磅,在这37年里,年进口量超过100万磅的共计12次而已。

由此可见,在17-18世纪,荷兰人的海上贸易角色绝非“马车夫”那么简单,他们一直谋求的是“大批发商”与“农场主”的角色。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原因:

  1. 随着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对于新大陆的殖民热情高涨,当时这三个海洋大国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争夺大西洋的航路上而无暇东顾,即便是像英国东印度公司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自主权与军事力量方面也无法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媲美。
  2. 荷兰人掌握了当时亚洲内部贸易——由于明末清兴,东南沿海世家大族全面衰退,一直被中国商人掌握的东亚海洋贸易网络被荷兰人截取,通过对印度尼西亚(香料)、印度(棉布)、中国(茶叶、瓷器)的循环贩卖,再加上从日本获得的贵金属作为支撑,荷兰人的买卖做得比之前葡萄牙人还要“红火”几分。

链接全世界的香料:胡椒贸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为了让更多本国商人加入与英国人的竞争,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香料群岛地图》

到17世纪中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当时,全世界共有2万艘船,荷兰有1.5万艘。比英,法,德诸国船只的总数还多。

而胡椒为荷兰积累这些财富,至少做了一半的贡献。直到1650年的时候,胡椒单项的贸易量仍旧占据荷兰东印度公司贸易总量的一半以上。

不过正应了那句话“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17世纪后期,荷兰先后与英国、法国交战,在海上荷兰败于英国,在陆地荷兰败于法国,从而衰落下来。

进入18世纪后,荷兰更是一度被并入了法国,其海外殖民体系惨遭破坏,在亚洲经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而且自17世纪下半叶(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东印度公司就陷入了反殖民地战争的泥潭,接连爆发的战争,再加上国内也遭受战争的荼毒,公司的业务受到了极大损失,但凭着“家大业大”,这家公司硬挺了100年,在进入19世纪的之前的最后一天(1799年12月31日)宣布解散。

自此,香料贸易就变成了由英国人主导,法、美、荷等国掺乎其中的新局面。

不过由于17世纪荷兰人疯狂向欧洲进口,胡椒的价格已经被降至与现今差不多的水平,一度暴利的胡椒生意也开始变得正常起来,所以唯利是图的商人们也开始将目光聚焦到一种尤为罪恶的商品上。

胡椒贸易的历史意义

链接全世界的香料:胡椒贸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那些改变了世界的香料

笔者非常喜爱的科幻小说《沙丘》中有这样一段话:

“香料(美琅脂)联通了整个宇宙,它是财富、是能源、是一种永恒的追求。”

在弗兰克·赫伯特所著的《沙丘》系列中,将一切故事贯穿,以及隐藏在所有阴谋背后的诉求都与其笔下的一种名为“香料”的资源有关。

这是对欧洲15世纪到18世纪历史进程的写照,在那整整四个世纪之久的时间里,欧洲所有国家历史也是被“香料”所左右,而“香料”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用胡椒一言以盖之。

如果说文艺复兴运动与大航海时代,代表这中世纪的结束,那么胡椒绝对是其中的催化剂。

古罗马人与古希腊人都推崇香料,而中世纪的贵族阶级与教廷也都正视胡椒的价值,所以文艺复兴运动这种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对胡椒这种商品有着天然的好感。

随着进入大航海时代,人类地理大发现的开始,以打破威尼斯对传统胡椒贸易垄断为出发点的远航一海里一海里地走向了成功。在意大利城邦以外的地方,欧洲的大规模商业贸易开始兴起,商人阶级的势力逐步增强,直接为日后的资本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小小一粒胡椒,链通了全世界的味蕾,其特有的辛辣味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参考资料:

1.Spice and Silk: Aspects of World Trade in First Seven Centuries of Christian Era

2.The Spice Route: A History

3.The Portuguese Empire,1415-1808: A World on the Move

4.Between East and West: The Moluccas and the Traffic in Spice Up to the Arrival of Europeans

5.Tastes of Paradise: A Social History of Spices

6.The Global History of Pepper: Wealth,Adventure and Colonizatio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