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

 许氏书屋668 2020-01-15

“性”福,女人的奢侈品!

女性盆底

关于盆底肌的形象比喻

像吊床

女性盆底肌,像弹簧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并有多项生理功能:

1.控制排尿

2.维持阴道紧缩度

3.控制排便

4.增进性快感

女性盆底解剖

女性盆底支持结构:三水平理论(水平方向)

三腔室概念(纵轴方向)

三水平理论(水平方向)

最顶端:主韧带-骶韧带复合体 支持子宫、阴道上1/3;

中间:肛提肌群-直肠阴道筋膜、耻骨宫颈筋膜 水平支持膀胱、阴道上2/3;

远端:会阴体及括约肌 支持远端尿道;

顶端:主韧带-骶韧带复合体 支持子宫、阴道上1/3

中间:肛提肌群-直肠阴道筋膜、耻骨宫颈筋膜 旁侧支持膀胱、阴道上2/3

远端:会阴体及括约肌 支持远端尿道

三腔室概念(纵轴方向)

前盆腔:耻骨后间隙、膀胱、尿道及阴道前壁;

中盆腔:子宫、阴道;

后盆腔:阴道后壁、阴道直肠隔、直肠、肛管及会阴体;

盆底肌的功能解剖

盆底的结构组成

1.骨骼:基础、支撑;

2.肌肉:稳定、发挥功能(排尿、排便和性生活);

3.结缔组织:分区、保护和支持;

4.神经:运动控制传导;

5.血管:供需;

骨盆底

1.界限:

⑴前方为耻骨联合和耻骨弓;

⑵后方为尾骨尖;

⑶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和坐骨结节。

2.两区(两侧坐骨结节为连线)

⑴尿生殖三角(前部):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⑵肛门三角(后部):肛管;

3.三层:

⑴外层(浅层):会阴浅筋膜及其深面三对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和后方的肛门括约肌组成;

⑵中层(泌尿生殖膈):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及其上下的两层坚韧的筋膜(附着于前部三角平面,又称三角韧带,其中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⑶内层(盆膈):由肛提肌群和尾骨肌组成,前方是耻骨联合,位于尿道、阴道和直肠两侧,呈对称分布;

肛提肌群及其作用

1.耻骨阴道肌——协助收缩小阴道(性功能);

2.耻骨直肠肌——维持直肠功能(排便功能);

3.耻骨尾骨肌——维持尿道和阴道的功能(排尿功能和性功能);

4.髂尾肌——协助肛提肌封闭骨盆底。

盆底肌异常危害

盆底肌纤维类型

1.Ⅰ型/慢肌纤维(大部分深层肌):强直收缩,长而持久,不易疲劳;

2.Ⅱ型/快肌纤维(浅层肌和少数深层肌):阶段性收缩,快速短暂,易疲劳;

底肌张力异常表现

1.深层盆底肌纤维

⑴Ⅰ型纤维↓表现:阴道松弛,子宫或阴道脱垂,体位性持续漏尿;

⑵Ⅱ型纤维↓表现:咳嗽、大笑、运动等动作时的漏尿;

2.浅层盆底肌Ⅱ型纤维↓表现:阴道口松弛,性功能障碍,反复泌尿系感染,尿频尿急等;

盆底肌张力异常危害

1.肌力下降、肌肉松弛;

2.盆底的支持、括约和性功能下降;

3.影响分娩,不利于胎儿顺利娩出;

4.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5.导致夫妻性生活不和谐,性生活满意度降低;

6.慢性盆底痛或腰背痛问题;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是指由于盆底支持组织由于退化、损伤等因素,导致盆底支持薄弱或肌肉功能减退,使患者盆腔脏器发生移位或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症。

1. 尿失禁(尿频、尿急、憋不住、咳嗽漏尿等);

2. 性功能障碍(阴道松弛等);

3. 盆腔器官脱垂(子宫或阴道脱垂);

4. 大便失禁或便秘;

5. 慢性盆底痛或腰背痛;

因此,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需要针对盆底进行治疗,改善盆底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