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学习笔记: 贵州蜂大大10

 姓胡人家 2020-01-15

(三)认巢飞行与交配
只要天气适宜,处女王出房3整天后的下午2点左右,便会出巢进行认巢飞行。若该群有其他幼蜂认巢飞行,那么,本群处女王的认巢飞行时刻与此吻合。处女王认巢飞行的特点是:行为谨慎,一般不远飞。出巢后,大多先在巢门附近稍作爬行然后起飞,起飞后又稍作徘徊才飞去,并且只在本巢附近的空域飞行,辨别巢位和方向。由于蜂王飞行声音与工蜂不同,而与雄蜂的相似,所以,熟练者可在此时循声看去,常能看到在蜂箱附近空域飞行的处女王。认巢飞行三分钟左右,处女王即返回蜂箱,迅速钻入巢中。当天不再出巢飞行。$ A( _' G8 M3 `3 j% c
处女王作第一次认巢飞行时,若恰逢附近位置相似的蜂群,也“闹巢”,有蜂发臭,则处女王归来时容易发生错投。如果此刻本群、邻近群都在 “闹巢”,处女王有在相似的方位,趋往“闹巢”气氛较为热烈群的倾向。这些干扰因素在交尾群设置时,要充分估计到。初次认巢飞行即发生错投的蜂王,如能幸存下来,则难在再次飞行时返回原群。初次认巢飞行成功的处女王,一般不会在以后的再次飞行归巢时错投。由于第一次认巢飞行的范围较窄,所以,如果有必要,对此时的处女王实行认巢飞行范围以外的人工“近距离”转移后,一般尚能以新址蜂群为“家”。

贵州蜂大大点评:从上述内容来看,什么三连交尾箱或者四连交尾箱,处女王第一次认巢飞行还是容易错投的。要提高交尾成功率,还是单个交尾箱比较可靠。

 处女王一般在出房后的第5天开始发情。处于发情期的蜂王行为活泼,一些发情蜂王有畏光、不安现象。只要气候适宜,发情蜂王就会在恰当时刻出巢,到空中去婚飞交配,此又称为交尾。如果气候适宜,处女王外出交尾飞行时间,最早可于羽化出房后的第5日,最迟一般不超过12天。高温期的处女王性成熟早,外出交尾日早,温度较低时交尾日迟。群势对新蜂王的认巢时间无明显影响,但对交尾日期有显著影响。总趋势为:蜂王所在群势越弱,新王交尾成功越早;群势越强的,交尾成功越迟。这也暗示:弱群中有催熟致热的因素存在。
由于前述原因,羽化后躲藏在王台内数日身体已经硬朗的蜂王,如仍以其出房时刻为基准,那么,这样的蜂王认巢、交尾时间便会相应提前。应激状态下育出的蜂王,其性成熟时间也有明显提前。我们曾观察到:这样的蜂王在出房第4天,就已带回交尾标志归巢。
上述现象与规律,在中蜂饲养管理与相关研究中,都应充分注意到。

贵州蜂大大点评:蜂的世界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今年我有一分蜂群,原位置上的处女王半个月后我检查还在箱里,可也没有产卵,却又伴有少量工产,到第十八天去检查时,起了很多急造台,王台里已经是大幼虫。我也不知道幼虫哪里来的,而蜂王也不见了 

蜂王外出交尾时间大多与本群闹巢时刻相错开,一般在闹巢之后。气候温暖时在当日最高温度段(2点左右)外出。气候炎热时会在最高温度时段之后外出,即下午3点以后。此时,已认过巢的蜂王出巢后毫不犹豫徘徊,直接升空而去。蜂王在婚飞日第一次飞行6分钟左右,大多会未婚返回。我们将此称为“布场”飞行,即在一定空域内,寻觅适宜交配场所并散播与“求偶”相关的信息,以招引更多雄蜂来此空域游逛。布场飞行归来的蜂王,在取食和稍事休息10分钟左右,再作出巢交尾飞行。7 L* D* D7 ?- G4 M
交尾飞行所需要的时间和次数,视当时气象条件与空中的雄蜂状况而定。如果一切所需交尾条件都佳,那么,蜂王升空后仅需10分钟左右便能交尾返回。如果近距离内无适宜的雄蜂,那么,这样的再次飞行大约10分钟,最长一般不超过30分钟。若这样的数次飞行仍没有交尾成功,说明在该王飞行的极限范围内,缺乏适合交配的雄蜂。养蜂者应及时将该王及其所在的交尾群,转往有适宜雄蜂的地方。当然,此时迁移距离要远离原巢位,一般应在直线距离12千米以外的地方。如果蜂王出巢飞行半小时以上还未归巢,其已丢失的可能性极大。
贵州蜂大大点评: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在检查蜂王交尾是否成功就能心中有底了

 

婚飞蜂王与发情雄蜂,都需要在空中释放与捕捉相关信息,才能完成相互吸引、追逐和成功交尾。这需要一个有利于视角、嗅觉和其他感觉的天气条件。根据我们观察判断,适宜中蜂王出巢交尾飞行的天气条件为:气温15℃以上,能见度高,无风或微风。气候条件不具备时,已到发情期的蜂王要么不出巢,要么在出巢作短暂飞行之后即返巢,从而表现出迟迟不产卵。新蜂王是否如期交尾,对于蜂群生活与养蜂生产都关系重大。因此,应慎重选择换王时机,使其避开气候不利的时期。蜂王认巢飞行对天气条件的要求,没有婚飞那么严格。
交尾成功的中蜂王归巢时,一般在腹末夹带有橘红色絮状物,此被称为交尾标志。交尾标志,是蜂王在完成一次成功的交尾飞行时,最后一只与其交配的雄蜂,残留下来的部分生殖器官,它客观上起着堵塞阴道口、防止已获得的精液在蜂王继续飞行中外溢的作用。归巢后,蜂王凭借自己努力或者工蜂帮助下,很快便会将交尾标志弄掉。交尾成功后的蜂王在归巢后的最初一段时间,一般在巢内暖区缓行,不畏光。一些蜂王在此时尚有不断活动腹部的行为,这与将交尾所获得的精液尽可能多的转移、压缩到贮精囊内相关。贮精囊中的精子,受蜂王体内的激素调控和养分滋养,经长期保存仍具备正常的受精活力。
* |8 u5 T: o4 `
贵州蜂大大点评:阅读这些养蜂理论书籍,不但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已交尾蜂王是否于当天或次日再出巢飞行,取决于已获精子数量的多少。一般以贮精囊中已有500万精子为获足。只要条件具备(主要是气候、雄蜂),绝大多数蜂王在一次交尾飞行中,便能获得足够的精子。如果蜂王在第一次交尾飞行中未获得足够的精子,或由于其他原因,例如归巢时被围困,受惊吓、人为检查干扰等等,致使精液外溢过多,贮精囊中所获精子不足,这样的蜂王会在当日或以后再次婚飞。已获足精液的蜂王身边,会出现由哺育蜂组成的“侍卫圈”。在工蜂精心照料下,蜂王腹部逐渐而明显膨大起来。一些蜂王从此时至临近产卵之前,尚有频频开合螯针腔的行为,这与其卵巢快速发育、产道变化密切相关。所获精液尚不足的蜂王,在外观与行为方面都没有这样的变化,体型也仍与处女王相似,身边暂无侍卫圈。! W& q! \6 s: d( K
如果由于天气原因蜂王暂时不能作认巢飞行,那么,在其羽化已超过一周以上的适宜日,可同天完成认巢、交尾飞行。如果天气持续不好,蜂王的认巢、交尾飞行日期,还会再往后推移。我们曾观察到一些中蜂王出房后,由于多种原因干扰,直到羽化出房后第25天才交尾成功。所以,只要不是蜂王自身原因,处女王可以保留至其羽化出房后的第20天。25天以上都还未交尾的处女王,一般应予以淘汰。
贵州蜂大大点评:我曾经尝试过用针式王笼把处女王保存在蜂群中的蜜脾上,但关几天后,处女王往往失去活力。如果能有办法长期保存处女王,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交尾群,提高育王效率。

(四)蜂王产卵与产卵反常原因
若从看到交尾标志之时算起,最早可在此后36小时看到新王产下的卵。一般在交尾成功后第3天,最迟不超过4天,就能普遍看到到新王产下的卵。
蜂王产卵与否,产卵多少,受工蜂调节。根据资料介绍,由自然王台而来的现有中蜂王,最高日产卵量大约在1100粒左右。当蜂群需要大量育儿时,工蜂极为周到的照顾蜂王、准备产卵房。否则,便会较为一般的对待蜂王。在蜂群生活的某些时期,例如分蜂热较为严重时,尚会出现工蜂“拉扯”蜂王的粗暴现象。
一些蜂王在不同时期,会对某些巢房表现“偏爱”。在对这些巢房反复探视之后,仍然会在已经有卵,甚至已有1日龄幼虫的此类巢房中再次产卵。这些巢房在高温时期大多位于巢脾下缘,低温时期位于巢脾中、上部位。
抚育要求强烈尚无热证的中蜂群,蜂王可以在雄蜂房中也产下受精卵,并被抚育成为体型较大的工蜂。发生应激反应的中蜂群,蜂王容易在工蜂房中产下未受精卵,并被育成小体型雄蜂。产卵盛期的蜂王还常常出现流产现象。这些都说明,相应时期的蜂王自控能力减弱。
上述因素和其他一些不利因素,都必然降低蜂王的有效产卵率,从而影响群势增长。这些因素在饲养管理中都要考虑到,只有采取正确措施相应对,才能养成中蜂强群、维持强群。
贵州蜂大大点评: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正确认识蜂群中一些反常现象产生的原理。比如,有时一个巢房有两个卵,并不表示就工产了,而是蜂王对某些巢房的偏爱

 

如果天气适宜、雄蜂条件具备,又属于蜂群应该育儿的时期,新蜂王外观正常,甚至还见到过交尾标志,但蜂王在出房后10天以上还未产卵,这种蜂群有发生分蜂、逃亡的极大可能!
从新蜂王开始产卵之日算起,在产卵后12天内,蜂群对巢内环境最为敏感,容易因多种原因诱发逃亡性迁飞。有鉴于此,在见到新王已产卵时,就要对蜂群施以防飞逃措施,直至有大面积较为老熟的封盖子为止。* |1 o3 X. p3 l
新王初产时,其卵巢的充分发育、进一步膨大,尚需经过一段时日,要求一个较为宽松、适宜的产卵环境,以便产卵机能更能健全完善。因此,初产王不宜囚禁,也不宜置小交尾群较长时间贮备。但“产龄”已有一个月以上的蜂王,可以囚禁或重置小群贮备  d9 b: P  M1 r5 K( B$ j
如果新产卵王所在群势太弱或其留置的小群时间太长,那么,由于适宜产卵的区域过小,而新蜂王产卵欲又强,就会因为重复产卵而出现“一房多卵”现象。
伤热群、环境过热群的处女王,如果不能按期外出认巢、交尾,这些蜂王会因为卵巢提前成熟,而较早的转变为产未受精卵的“老”处女王,使蜂群培育一批雄蜂。& e+ r; S) S  E6 ~- K
除了上述与产卵密切相关的行为外,中蜂王在春繁期、秋繁期、分蜂准备期、交尾成功后的一段时期、停产休息一段时间之后,产卵积极,容易促使蜂群出现抚育高潮。蜂王在筑造之中的巢脾上活动,也容易出现蜂王产卵与工蜂筑造巢脾相竞争的场面,这些都对子脾的集中成片出现和工蜂抚育有利。在饲养管理中,应当充分注意到并巧妙加以利用。

贵州蜂大大点评:养蜂这么多年,发生过多次新王刚产卵就逃跑的现象。但一般只是弱群较多。所以,如果用卧式隔王栅防逃,是有很多好处的。本网中的很多争论,都可以从上述这段叙述中找到答案。如果蜂友都能把这本书好好读读,就可以减少很多无谓的争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