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经应如何调护

 快乐就好949 2020-01-15
       女性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或“经行腹痛”。在西医妇产科学中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是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后者继发于盆腔器质性病变。前者青少年多见,后者育龄期多发。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发作。
         痛经以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小腹疼痛为主证史,或伴有月经失调、不孕、盆腔药等病史。腹痛一般发生于经前1-2天,月经第一天达高峰。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放射至腰骶部、肛门、阴道、故股内侧等,可伴晕厥等,一般无腹肌紧张或反跳痛。
         经前痛多属寒凝;痛在经期多属气滞血瘀;痛在经后多属气血虚损。
 痛经中医可用艾灸、针刺、中药贴敷,都可治疗调护。


如下所示为艾灸疗法穴位处方表:

可采穴进行艾灸,效果佳。

针刺案例如下:

王某,24,未婚,痛经一年,每逢经期小腹剧痛,据按,经色紫黯,有血块量中等,痛引腰骶,随即下针,痛止。

中药贴敷贴也可治疗调护

预防与调护

1:注意经期、产后卫生,以减少痛经发生。患者经期保暖,避免受寒。

2:保持精神愉悦,气机畅达,经血流畅;注意调摄,慎勿为外邪所伤。

3:不可过用寒凉或滋腻的药物,服食生冷之品。

 

        (微信同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