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書法名家微展 逄春偉 【逄春偉】筆名元暢,號恕堂,1971年7月生人。山東濰坊安丘景芝鎮人。初師鄉賢李滋厚先生,繼而師從楊明臣先生。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楷書委員會副主任,北京楊明臣書法藝術工作室助教,北京人文大學書法院特聘導師,河北美術學院書法院特聘導師,山東書法家協會王羲之書法院研究員、導師,“翰墨傳薪工程”全國師資培訓專家教師團成員,山東省委宣傳部青年藝術家培養計畫首批成員。 作品獲獎入展: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第四屆中國書壇蘭亭雅集獲“蘭亭七子”,第九屆山東省政府文藝最高獎“泰山文藝獎”,第五屆中國書法藝術節“書法十傑”,全國第二屆冊頁書法展最高獎---優秀獎,全國首屆“沙孟海杯”書法展最高獎---優秀獎,全國首屆電視書法大賽二等獎,山東省第三屆臨帖展最高獎最佳臨摹獎。入展全國第一屆楷書展、全國第二屆楷書展、全國第二屆臨書展、全國第二屆青年展。 ![]() ![]() ![]() ◀ 左右滑動欣賞《懼內經》▶ ![]() ![]() ![]() ![]() ◀ 左右滑動欣賞《樂志論》▶ ![]() ![]() ◀ 左右滑動欣賞《臨玉版十三行》▶ ◀ 左右滑動欣賞《臨趙文明鮮于樞題跋》▶ ——略評元暢書藝 文:曹雋平 李國強 當今書界,有以書法為生者,有生為書法者。生為書法者,則得之好友元暢矣。 余初見元暢法書,乃三年前與國內同好倡議制墨,墨成後題籤者乃元暢。 元暢名逄春偉,山東濰坊景芝鎮人。幼懷貞敏,早具慧根。七歲便痴迷書法,如戴安道總角刻碑,似有來因也。至今四十餘載筆耕不輟,備歷坎坷,以自由之精神、虔誠之態度、高標脫俗之風範、高歌猛進之氣概不斷探索進取,終於熔鑄古今,自成面目,揚名當世書壇。元暢兄的執著精神令我感佩,而元暢兄的藝術水準和思想高度則給我欣喜。 元暢書藝精湛,書風純正,各體兼長,尤以小楷蜚聲書壇,使同道激賞,令同儕望塵。“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欣賞元暢兄之小楷,如飲甘泉,如酌美酒,回味悠長,亦如是矣。元暢兄一直恪守古法,早年師從李滋厚先生,從顏真卿入手,深得唐人法度,後來遍臨漢魏碑版,博覽歷代名品,元暢兄善於學習,勤於思考,學古而不泥古,尊重傳統而不拋棄自我,深刻體味古人用筆,思謀古人神韻,一次次深入,一次次從舊我走向新我,形成了疏淡沖和、渾穆圓融的風貌。如《跋〈蘭亭序〉》,用筆方圓兼施,線條修短合度,秾纖得衷,顧盼生姿,結體疏朗而窮盡變化。墨色潤澤,濃淡相宜,通篇氣韻生動,可謂格調高古,儀態萬方,清勁淡雅、謙和中正的氣息迎面撲來。而小楷《心經》則點畫厚重,用筆珠圓玉潤而不失蒼勁挺拔,結體謹嚴而又寬博,融鐘王與唐人寫經小楷於一爐,匠心獨運,法度之中時出新意,總是給人以意想不到的驚喜,令人愛不釋手。 在作品的形式上,元暢兄沒有被傳統所束縛。他結合時代特色,非常注重作品的藝術形式,他總是能不斷突破,推陳出新。形式多樣的墨色和章法佈局,以及不同風格的印章相互呼應,再加上紙色的搭配,使得作品古意盎然。元暢兄認為,作品的形式應該與內容相結合,不能為了形式而形式,讓形式服務於內容,準確地表達出書寫內容的意境。如圖四的歸有光小品文《吳山圖記》,文風輕鬆活潑,元暢兄在書寫上,也是隨形賦體,一任自然,通篇錯落有致,神完氣足,極盡瀟散閒淡之姿,又巧借印章填補空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江上吟》《飲中八仙歌》《臨〈洛神賦〉》,則紙色對比鮮明,墨色也豐富多彩,印章的鈐印位置等,所有的這一切,無一不是作者反覆推敲,苦心經營得來,也無一不渾然天成,加上跋文裡流露出的作者對藝術的真知灼見,使得整幅作品更顯層次感、厚重感,遠非單一的傳統形式可比擬。在炫目的視覺效果背後,我讀出了元暢兄對藝術的痴迷,對藝術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也讀出了作者生為書法有夙因。 元暢兄雖以小楷名世,大楷亦卓有成就,近年創作的《傳家處世》聯、《雅言益友》聯,用筆方圓兼施,線條沉著厚重、粗獷豪邁而又不失靈動飄逸,結體密而無間,集帖學之溫婉與碑學之剛勁,通篇氣勢雄渾,英雄氣概洋溢於字裡行間。 此外,元暢兄的行草書也獨具一格,耐人尋味。他於二王一路帖學,皆深入臨習,於宋四家取法稍多,又融碑學於其間,點畫之粗細長短、連帶簡省,結體之寬窄大小、用筆之方圓藏露、運筆之輕重徐疾、體勢之平正欹側等等,皆用心推敲,反覆琢磨,加之筆法精熟,有如高山峽谷中奔騰而下的滔滔江水,一瀉千里、汪洋恣肆,而又止於所當止,行於所當行。是以變化萬千,氣象格局宏闊壯大。 近年來,元暢兄憑藉高超的書藝斬獲國內各種大獎,在書界也聲名鵲起。但他以謙恕為懷,絲毫沒有矜才炫技的習氣,多次義務舉辦書法培訓和講座,近年來又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楊明臣書法藝術工作室”聘為助教,將書法的火種廣泛播撒。元暢兄授人以漁,以喚醒學生的生命感、價值感為己任,培養出了一大批書界新秀,其弟子在國內書賽攻城掠地,成績喜人,可謂桃李芬芳、功德無量! 特作詩一首相贈,期待元暢兄再攀藝術高峰。 逄家莊上一痴人,生與書壇有夙緣。 楷法鐘王能博古,行追唐宋自通神。 滿襟謙恕潤桃李,隨處春風見率真。 浯水悠悠今尚在,洗來筆硯絕纖塵。 2017年10月7日,我在湖南省文化館協辦“楊明臣師生書法展”,元暢自齊魯來,相談甚歡,囑余為其撰文評論,今草成此文,以代答卷。 |
|
来自: 焱焱iuwhyx1it2 > 《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