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态茶园建设与发展

 长林悠草 2020-01-16

一、生态茶园 规划与种植

1 茶园基地规划与建设

综合分析茶园基地的地形地貌和有关条件,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制订出茶叶加工区域,种茶区域,茶旅结合区域、基地道路,排水、蓄水、灌溉水利系统,以及防护林带、绿化区、养殖业和多种经营用地等。

1.1 茶园规

(1)道路系统的设置

为使茶园管理和运输方便,根据整体布局,需设主干道和次干道,并互相连接成道路网。缓坡丘陵地可设在岗顶,坡度较大的山地,干道设在坡脚,支道与步道按“S"形绕山开筑。禁止陡坡茶园开设直上直下的道路,避免水土冲刷。平地的干道、支道等应尽量设置成直线形,以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劳动效率。

(2)排蓄水系统的设置

园地范围内的沟、渠等水利系统设置,应与道路网紧密配合,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做到小雨不出园,中雨、大雨时能蓄能排。有条件的应建立茶园移动式喷灌系统,保证茶树生长具有适宜的水肥条件。在茶园与山林或农田交界处应修建隔离沟,茶园路边、坡地、沟边应植树种草,茶园内根据地势应修建竹节沟(或鱼鳞坑)、蓄水池等,建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茶园。在每片茶园附近应修建一个积肥坑(池),平时不断堆积各种有机物料(如杂草、秸杆、畜粪、绿肥等),腐熟后,供茶园施用。

(3)隔离沟

在茶园上方与山林交界的地方,横向设置隔离沟,隔绝雨水径流,两端与天然沟渠相连。纵沟顺坡设置,可利用原有溪沟,排除茶园中多余的地面水。横沟与茶行平行设置。坡地茶园每隔10~15行开一条横沟,以蓄积雨水浸润茶地,并排泄多余的雨水入纵沟。

(4)茶园地块划分

一般以不超过10亩为宜,茶行长度以不超过50米为宜。

(5)防护林与遮荫树

林带布置:以抗御自然灾害为主的防护带,须设主、副林带。在茶园周围或茶园中间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形成护田林带,一般为纵横交织的网状方格,方格长边与当地有害的盛行风向垂直,称为主林带,方格的短边与有害的盛行风向平行,称为副林带,方格大小为小于3-5亩,因地而定。在林带作用下,茶园内的微气象会发生变化,它是改善茶园水分状况、防止干旱和风沙的一项综合性措施。

遮荫树布置:在我国华南部分地区栽植遮荫树比较常见 。在茶园内种植遮荫树,可以减少太阳直射光照射,调节光强,降低午后最高温度。推广林茶复合系统,不但能改善茶园微气象,还能获得林茶双丰收,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

1.2 开垦

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

地面清理 :主要是清除杂草、刺丛、杂树、树桩、树蔸、树根、草根和乱石等,以利开荒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清场中对集中成片的林地要严加保护,绝不准毁林开荒。

平地及缓坡地的开垦: 平地及15?以内的缓坡地茶园,根据道路、水沟等可分段进行,并要沿等高线横向开垦,以使坡面相对一致。

陡坡梯级:坡度在15?-25?之间,地形起伏较大,无法等高种植,可根据地形情况,建筑内倾等高梯级园地(窄幅梯田)。

梯田茶园开垦示意图

舒城县舒茶镇九一六茶园

舒城县舒茶镇九一六茶园

平地和缓坡地茶园的开垦(坡度<15?)生荒坡地 分初垦和复垦两次进行,初垦深度一般需50cm,全面深翻,深耕后不要马上碎土,以利蓄水和风化。初垦完成后即可进行复垦,复垦深度为30cm左右。复垦时需打碎土块,拣净草根,平整地面,为播种栽苗做好准备 ,要求每公顷施用厩肥40~60t或油柏1.5t,或相应其他适用的有机肥料。初垦一年四季可进行,其中以夏、冬为好。 熟地 一般只进行复垦,如先期作物就是茶树,一定要采取对根结线虫病的预防措施。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

1.3 生态建设

(1)改善茶园小气候,促进茶园的生物多样性

在发展新茶园和改造低产茶园时,应因地制宜地有目的地保留部分林木植被,在山顶、山坡梯田之间应保留一定数量的自然植被。茶园四周营造防护林带。在低纬度、低海拔区茶园中适当种植豆科植物和遮阴树,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与风蚀,改善小气候,提高茶叶质量。每亩种植5~8株。随茶园地势海拔提高,遮阴程度要相应减少。连片种植超过300亩的茶园应有自然植被或人工绿化带穿插其中,在主要道路、沟渠边和工厂、房舍等周边地段均应多种植适宜的树木,实行林、灌、草结合。有计划地在基地周边的上风口营造防护林带,尽量保护好基地中的生物栖息地,既改善茶树的生长环境,又能更好地利用光、热、水、气、肥等自然资源,增加基地的生物多样性,美化基地环境,可获得较高的生物生产力。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高峰谷生态茶园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高峰谷生态茶园

生态农业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以提高土壤的能力,控制病、虫、草害。生物多样性越强,自然调节的能力就越强,生物越是单调,自然调节能力就越弱。

茶园的杂草也是一样,杂草虽是茶树生长的劲敌,但是杂草可提高土壤生物活力、可防止水土流失、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等,杂草与杂草之间有相互竞争和相互制约的作用。有机茶园要保持多品种的杂草,以达到以草治草、以草养茶的目的,防止单一杂草而造成草荒。

防草布抑制茶园杂草

鼠茅草茶园除草试验

茶园鼠茅草种植不同时期图片

1.3 生态建设

(1)改善茶园小气候,促进茶园的生物多样性

在发展新茶园和改造低产茶园时,应因地制宜地有目的地保留部分林木植被,在山顶、山坡梯田之间应保留一定数量的自然植被。茶园四周营造防护林带。在低纬度、低海拔区茶园中适当种植豆科植物和遮阴树,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与风蚀,改善小气候,提高茶叶质量。每亩种植5~8株。随茶园地势海拔提高,遮阴程度要相应减少。连片种植超过300亩的茶园应有自然植被或人工绿化带穿插其中,在主要道路、沟渠边和工厂、房舍等周边地段均应多种植适宜的树木,实行林、灌、草结合。有计划地在基地周边的上风口营造防护林带,尽量保护好基地中的生物栖息地,既改善茶树的生长环境,又能更好地利用光、热、水、气、肥等自然资源,增加基地的生物多样性,美化基地环境,可获得较高的生物生产力。

(2)水土保持,防止冲刷

坡地应合理修建梯田,降低坡度,实行等高线种植和合理密植,对梯田茶园杂草要以割带除,或种植绿肥等。

(3)禁用、少用化学合成物质

(4)发展生态畜牧业和养殖业

(5)设置边界和缓冲区

(6)建立绿肥基地

充分利用地边、沟边、塘边、路边及零星地角种植多年生绿肥。对不适宜种茶的地块,规划成绿肥专用基地,既可改变生态环境,又能解决肥源问题。

1.4 茶树品种与种植

(1)品种适宜

应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土壤的品种,病虫害抗性较高并注意品种搭配及适制性搭配。

(2)可靠

(3)种苗符合标准

(4)科学种植:单行条载、双行条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