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喨典观察 | 珠海,别忘了身边的金矿——旅游 特别是海洋旅游经济!

 吴锦程uws6z9ya 2020-01-16

//

本文为公众号“喨典”原创,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Viewpoint】

喨典

1

数据摘要

      珠海市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2625万人次,同比增长9.8%;旅游总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超6.9亿美元。(数据来源请点“阅读原文”查看)

2

发展目标

      根据《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珠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的指示精神和要求,到2020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5500万人次以上,其中入境游客人数力争达8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00亿元;力争游客人均旅游花费由2015年的770元增加到910元左右,平均停留天数增加到2天

3

问题点

      1、到了2020年,游客平均停留的时间才增加到2天,也即现在平均可能就1天或不到1天。2、人均旅游消费从2015-2020年,才从770元增加到910元,平均每年增加28元,就是一份普通快餐,从停留1天左右增加到2天,多留半天或一天难道仅增加28元?不吃饭?不喝水?不住宿?不乘车?不消费其他?

(万山岛)

(外伶仃岛)

4

分析1

      首先文章的务实性、逻辑性可能不是很严谨;其二大致还是可以看出,截止2017年三季度,即使拥有了2625万旅客,但停留的时间平均应该在1天左右,所以有丁无财,珠海仅仅是经停站而已。怎么把这些旅客留下来,多呆几天才是王道,那政府应该做什么呢?再次,2020年目标5500万人,旅游收入500亿,人均消费910元,这个计算是没错,但如果把停留天数由1天左右增加到2天计算进来,反而人均“每天”消费下降40-50%了,这是个不应该的逻辑问题。

(庙湾岛)

分析2:

      按数据推论,2017年平均每天有97200名旅客,平均每人已消费达970元;则全年推论约3548万人、旅游总收入为344亿。2017年起,每年平均增加650万人,才能实现2020年5500万人的目标。从人数看,目标达成可能性存在,但这种思维还停留在量变的阶段。改革开放前30多年,量变是最大、最务实的特征。

(东澳岛)

(荷包岛)

      但自十九大之后,可能量变思维需要逐步调整为质变思维。如果按5500万人数目标不变,平均停留天数提升到2天,人均消费增加到2020年目标的910元(其实按2017年前三季度数据应该已超过910元,达970元,这里出现了数据逻辑问题),这里应该讲的是每天,而不应该是2020年2天的910元消费与2015年1天左右的770元或者2017年1天多的970元对比,必须1天与1天的平均消费数据相比,犯了常识失误。因为不确定2015年到2017年的停留是平均1天还不足1天或1天多,所以暂按2017年平均停留1-1.2天计算。则在5500万人目标的基础上,2020年旅游收入应该定在700-750亿之间,这才合理,否则《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珠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里面的一些目标性基础数据便需要调整。

(桂山岛)

(九洲岛)

5

解决

      珠海旅游业发展的问题,质量的重要性,应该要远大于数量,这个是战略性思维,也是根本性思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