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排排站,吃枪子——排队枪毙时代的战争(下)

 不沉俾斯麦 2020-01-16

喜欢高达的人都知道,某个面具佬有句名言:“让我来告诉你武器的性能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然后他就被武器的性能碾压了,当然你可以认为这是他的对手有主角光环。

但他这句话并没有错,武器的性能确实不能决定某一场具体的战争的胜负。然而,武器的性能却可以影响战争的形态。

近的像航母取代战列舰什么的,恐怕关注这个公众号的人自己都听过不少,我说点远的吧。

春秋早期,列国的主要兵器是战车,当时各国的军力主要以战车的单位“乘”来衡量。一“乘”指的是一辆战车以及大约100人的伴随步兵,具体步兵数量古书上记载有相当大的差距,少的说有七十人,多的说一百三四十。想来这个是根据国情而定,大国人多小国人少。

总之一辆战车有个百人左右的伴随步兵这点是肯定的,这些步兵行军的时候负责战车的维护、马匹的喂养和照料,还要伺候战车上的贵族老爷,打仗的时候负责摇旗呐喊和被杀。

可以说那个时候中原各国的军队,都是围绕战车来建立的,打仗的时候也围绕战车来打,双方排兵布阵都要在两辆战车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隙,让对方战车可以通过。不留出来的话两边的战车就得撞一块同归于尽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事情,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缺乏有效反制战车的手段。那时候步兵组织度很低——前一部分已经说过了,面对声势浩大的冲过来的战车基本不可能保持镇定,一冲就散。

贵族有战意,然而数量太少,而且徒步作战的状态下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去杀伤呼啸而过的战车,等战车冲击结束了,还追不上。

那个时代还缺乏强弓,后来的强弓以铁胎弓为代表,春秋早期连铁器都没多少,全是青铜武器,根本造不出强弓来。

反观战车方面,本身机动力有保障,战车上的武士因为不用自己走动,所以可以穿着重甲。加上战车的地盘稳定,武士们可以专心的使用手中的武器,不是特别担心被人抓住长矛的尖端一下拽下车去。

这样一比较,贵族们就全都坐上了战车,驰骋沙场。列完阵没开战的时候还能在战车上喝杯茶什么的,潇洒。

战车的没落也和武器的发展——往根本了说是生产力的进步——密切相关。春秋晚期的时候铁器已经相当常见,因为当时中国已经掌握了铸铁技术,能够制造大熔炉批量生产铁器,欧洲在两千一百年以后才掌握同样的技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钢铁冶炼技术发展的探讨》·《考古学报》一九七五年第二期)。

冶铁技术的进步,使得步兵可以广泛装备铁制刀剑,然后步兵们发现,只要把铁剑插进战车的轮子里……

其实春秋早期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废掉战车,然而那时候普通步兵很少装备金属武器,戈上面那个金属的头部大概就是普通步兵身上最大件的金属武器了。

于是普遍列装的金属武器,让战车变成了一件很容易被针对的东西,开始推出历史舞台,而为了寻找战车的替代品,古代的军事家们把目光投到了骑兵身上。于是有命令下达给了当时最好的工匠,要他们想办法解决一下骑兵在马上坐不稳的问题。

马镫就被发明出来。

在这之前贵族老爷们都在战车上坐着,工匠们都在忙着改进战车,谁有空理那些骑着马传令的炮灰啊。到近代以前,技术的进步都是在出现需求以后才发生的,近代才反过来,由技术进步催生需求。

总而言之,武器的发展能够决定战争的形态。

排队枪毙时代也是如此。

当时的基本装备“前装燧发枪”和现代人一般印象里的步枪差别十分巨大。

燧发枪的发射方式是这样的:击锤上的燧石打在药池附近的击砧上,激发的火星点燃药池里的火药,进而通过传火孔点燃枪膛里的发射药。所以《爱国者》《巴里林登》之类的电影里燧发枪发射的时候不但枪口冒烟,屁股上也会冒烟。

除了这个传火孔,燧发枪的枪膛在前部也不密封,因为燧发枪的枪管内径远大于弹丸,发射前必须要用纸之类的东西把弹丸堵住,才能避免弹丸在枪管内部滑动——不堵住的话刚举枪,子弹先滚了出来掉地上……

这个糟糕的枪膛密封状态——不对,这根本就没有密封可言,总之这个到处漏气的枪膛设定,使得燧发枪的弹丸初速非常的低,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我们的坦克——哦不,如果弹丸初速低,精度肯定就不好。

然而,对燧发枪的精度影响最大的不是弹丸初速,而是那个内径大得过分的枪管。

燧发枪的弹丸在发射之后,要在枪管中做无规则运动,在内壁之间弹来弹去。所以弹丸出膛的时候,会有一个随机的偏移变量,并不会向着枪管正对的方向飞行。而且这种枪管内的无规则运动,还会随机的让弹丸滚转。线膛枪通过膛线让弹丸在射击后以运动方向为轴线旋转,从而形成陀螺效应保证飞行路线,滑膛枪的弹丸射出后,很可能是个内旋魔球什么的。

打过乒乓球的人都知道,球的旋转方向会影响球路,子弹也一样。

所以,燧发枪这东西,发射出去完全不知道弹丸会飞向哪里!

距离近的话还好,稍微远一点就完全看脸了。

于是一个排队枪毙时代独有的现象诞生了:枪手射击的时候会闭上眼睛!这样做的原因么,除了瞄准根本没意义之外,还有一点:击锤点燃药池里用来引火的火药的时候会有火星,不闭眼容易伤到眼睛。

我记忆中好像只有《爱国者》有还原这个细节,然而只限于初期,后面美英大战双方就都睁着眼睛开火了。不但如此,双方的军官都是神枪手,居然能用燧发枪百步穿杨,仿佛西部牛仔在拼抢。

所以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总有人因为毛利元就擅长的是弓术就人为他是个LOW逼,真实情况,毛利的弓兵很屌的好吗,压着铁炮足轻打好吗。道理很简单其实,那时候的铁炮根本打不准啊,杀伤效率根本比不上熟练的弓武士。

只不过,熟练的使用弓箭需要大量的训练,不光准头要练,还要练臂力,不然无法反复开弓射击。因此弓兵战损了要补充很困难,新兵要练个一年半载才勉强能用。弓兵还存在一个持续战斗能力差的特点,连续射击一两个小时战斗力就几乎掉到没有了。

相比之下,铁炮就简单多了,只要学会了装弹谁都能用,也不用练瞄准,因为反正都打不准。黑泽明电影《影武者》里面,德川家的部队让个神射手从城墙上一枪崩了武田信玄,那根本就是扯淡啊。

铁炮的另一个优势是,就算体力耗尽,也能继续装弹开火,也能有杀伤力。而使用冷兵器的部队累了就打不动了——不论弓手还是用刀剑的武士。

欧洲也是一样,英法百年战争的时代欧洲就开始使用火器了,结果百年战争成就了英国长弓手的威名。然而越来越多的炮灰火枪兵,还是把需要大量训练的长弓手挤出了历史舞台。

而且欧洲封建君主们还发现,火枪虽然射程没弓箭远,准头没弓箭好,但是比起长矛来作战效率还是高了,大不了上了刺刀把火枪当长矛用嘛,火枪兵摇身一变就成了正常的长矛兵。

于是近代欧洲进入了普遍使用燧发枪的时代,欧洲各国军事家们开始绞尽脑汁,围绕燧发枪来组织军队,一如当年春秋战国的军事家们围绕战车组织军队那样。

燧发枪的命中看脸?那就增加火力密度,一个人开火打不中东西,我让一百个人排成密集队形一起开火,总能打中点什么。

于是线列步兵诞生了。

接着贵族军官们又发现,采用齐射一瞬间对造成比较多的杀伤对敌人士气的打击比较大,于是排枪射击就成了线列步兵的主要作战方式。(参考前面对古代军队组织度的介绍)

这个排枪战术一直到二十世纪还有运用,当年工农红军在缺乏自动武器的情况下就普遍采用排枪齐射战法来打击国民党军队的士气,效果显著。

为了保证能够持续不断的打出排枪,欧洲军队发展出了一套节拍训练法,用鼓点来统一全队的装弹动作,所以欧洲的线列步兵都会配有鼓手。鼓手还有一大作用就是在协助保持行进队形,稳定士气。

尽管如此,我还是读到一个有趣的数字:拿破仑和反法同盟的战斗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伤亡是燧发枪造成的。

英军甚至在十八世纪中叶开始执行一套新的步兵战术:一直向着敌人前进,在行进中硬抗敌人齐射,接近到足够近的距离后排枪射击,打完不装填直接冲锋。冲不溃敌人就等后面一排步兵上来再来一次。

电影《巴里林登》中就再现了红衫军这种作战风格,推荐大家观看的时候代入红衫军的敌人去体会一下,感受下那种心理压力。

顺便《巴里林登》这电影也表现了之前所说的,英军基干人员的主动性,主角就是个新兴阶级的代表,想要在军队中建功立业,当时英军中充满了这样的人。他们的对手则主要是封建王朝的旧军队,所以英军能执行这种视死如归的战术,敌人则做不到。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步兵武器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线膛枪,圆柱形弹头,带弹壳的近代弹药等等等等,步枪兵们的杀伤精度和有效杀伤距离都在不断的增加。

一直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步兵们手中的步枪终于变成了步兵们主要的杀伤手段。尤其是采用弹管供弹的连发步枪的出现,又一次极大的改变了战场的形态。

北军的伊利诺斯州第七步兵团就靠着被称为亨利枪的十五连发弹管供弹步枪打出了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一举成为和缅因州第二十志愿步兵团齐名的王牌兵团。


           著名的老照片,伊利诺斯州第七步兵团团旗班,这十多个人靠着连发枪和预设阵地扛住了南军数百人的攻击。战后旗帜上有200多个弹孔。

葛底斯堡战役中,南军发动了著名的“皮克特冲锋”,终于宣告了线列步兵的时代的终结。越来越凶猛的步枪火力,和逐渐统治战场的炮兵,碾碎了线列步兵们赖以自豪的纪律性和勇气,让排队枪毙的时代永远成为了过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