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江湖 元稹.第八 我夜读诗书多年,才发现的中国古代诗歌界有一个好玩儿的规律。内位说了,啥规律啊?先别急,我们先看一首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内位又说了,这不就是那个谁写的那什么词吗?对了,这就是苏轼苏东坡写的那首著名悼亡词。晚上睡觉梦见了自己死了多年的媳妇,哭醒之后写了这首词。说实话我对宋代的诗没啥兴趣,为啥?宋诗少爱多说理啊,很大程度和程朱理学有关系。但是宋词却和宋诗不一样,有点精彩纷呈的意思。尤其是苏东坡这首词,简直和东坡肘子一样,名扬大江南北一千多年的时空。不过,你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词之后,要认为苏东坡是个用情专一的男子,那就可就大错特错了。苏东坡原配叫王弗,这首诗就是悼念王弗的。王弗早亡之后,他马上就娶了王弗的叔伯二妹妹王闰。看清了啊,这可是娶了小姨子啊。之后呢,又娶了一个歌舞妓出身的女子王朝云。明媒正娶的,仨。那么除了娶的这三个呢?还有其他没娶的吗?多了去了!明代学者陶宗仪写过一本书,叫《名姬传》,里面记载和苏东坡有过一腿、两腿甚至三腿的、有名字的名妓,还有秀兰、周韶、琼芳、琴操、马娉娉等等,看见没?还等等。 行了,苏东坡就说到这儿,再说下去元稹该急了。你不是说我吗,你老说宋朝那犊子干啥玩意儿?好,说正经的,说我夜读诗书发现的规律。我吧,多年苦读之后发现,大凡著名的男诗人,背后都会有一个伤心的女诗人,而且往往是男诗人越著名,女诗人越伤心。你比如说吧,温庭筠背后,有鱼玄机;白居易背后,有关盼盼;陆游背后,有唐婉儿;柳永呢,众名妓春风悼柳七,他背后虽然没有女诗人,数不胜数的会填词的美妓。那我们今天要说的元稹呢?大才子元稹可不一般,他背后不但有伤心的女诗人,而且是两个!。 内位又问了,这两位女诗人都是谁啊?漂亮不?你那点出息!别急啊,我们先看一首元稹的诗,这首诗叫《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曾经写过五首叫《离思》的诗,这是第四首。这首诗和东坡先生的《江城子》一样,也是一首悼亡诗,悼念的是元稹那27岁就去世了的妻子韦丛。这首诗写的啊,那叫一个好!我曾经看过波浪壮阔的大海,我还会在意那些娟娟溪流吗?我经历过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云雨,我还在乎你那小块儿云彩吗?我走在烂漫香艳的花丛中,我都懒得回头看她们!为啥啊,一半是因为我修道啊,一半是因为君啊! 这首诗里啊,有一个不好懂的地方,就是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个巫山云雨啊,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有着特殊的含义。早年间啊,大概在春秋时期吧,楚国有一个叫宋玉的家伙,有才,长的有俊,以忽悠楚王为己任。他写过一个《高唐赋》,里面啊,有这么一段话: 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当初啊,先王、就是楚怀王,曾到高唐来游玩。玩累了,天还没黑就给睡了。结果呢,梦见一个美女走过来,对他说:我是巫山之女,是高唐之客。听说您来这里玩儿,我是特意赶来陪你睡觉的。楚怀王听完这段话,就宠幸了巫山之女。完事儿之后,这美女告辞说:我住在巫山向阳的一面,和这里有高山阻隔。早晨我就变成云彩飞过来,晚上我就变成雨飘过了。反正早早晚晚,我都在你的阳台之下。大概就是这意思。这个美女便是巫山神女,这个巫山云雨啊后来也就成了一个特殊的代词。元稹用这个典故,无非就是表达自己用情专一,大概是说自己在原配死后,不管和谁云雨都找不到感觉,如同嚼蜡一般。颇有点“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心存”之意。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呸!一个呸字儿,都不能表达我对元稹元微之的敬佩啊。今天啊咱们多说,咱们只说三个和他有关系的女人。至于他怎么眠花宿柳、怎么携带妓出游、怎么和白居易争风吃醋这些烂事,咱们以后另开专题研究,这里就都不说了。其实多年来学术界对于元微之的风流韵事呢,那可是广有研究啊!公认的、元稹第一个相好的,是一个叫崔莺莺的闺女。你没看错,就是崔莺莺。学术界很多大腕儿——包括鲁迅、林语堂这种级别的——经过研究,认为《西厢记》就是根据元稹写的《会真记》改编而来的,里面的张生,其实就是元稹。 根据史书记载,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好友(其实俩人更是色友!以后研究哦。),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元稹是大才子,自然讨人喜欢。贞元十五年(799年),二十一岁的元稹寓居蒲州,初仕于河中府。在蒲州的普救寺,与当时远亲之女崔莺莺一见钟情,由红娘推波助澜私定终身,婚礼未定,肉欲先行。数月风流之后,元稹赴京赶考,没考上就又回来找崔莺莺缠绵了几个月。之后又进京赶考,这次走了,就再没回来。一年多后,元稹明经及第,随即娶了当时京兆尹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把崔莺莺扔到了脑后。不过元稹还写过一首《会真诗》,来记录他们崔莺莺的缠绵,很长,我们看两段吧: 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 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 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频聚,朱唇暖更融。 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 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 汗光珠点点,发乱绿葱葱。 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留连时有限,缱绻意难终。 说实在,我平时挺爱翻译个古诗词啥的,有意思。但这段写的太流氓了,我实在不好意思翻译!其实也挺好懂的,各位看官自行脑补吧。始乱终弃的元稹娶妻之后,崔莺莺也就嫁人了。但是你想啊,这姑娘可是元稹的初恋啊,偶尔回忆回忆,可能自个儿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一转眼很多年过去了,一次元稹恰好路过崔莺莺生活的地方,还见到了她的丈夫。元稹就让莺莺的丈夫传话给莺莺,说你表哥来了,想见见你。无耻吧,分手后的想念,本来就是犯贱。你还在这里装人家表哥。害不害臊啊?崔莺莺二话没说,写了首诗给了元微之: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要说这姑娘,水平不低呀。你当时抛弃了我,还一笑而过。你自己做的事儿你忘了吗?还嘚了吧瑟的装表兄来找我,你也好随意思?给我有多远滚多远!你拿当初对我好的劲头,对你现在相好的就行了。慢走,不送。 这是有史料可查的、元稹的第一段风流韵事。今天就写到这里了,明天接着写。有人问我,为啥你写的都和风流有关系呢?其实这只是一个噱头而已,文学史上有很多好玩儿的事儿,又都是发生在风流才子们身上的,你说能和风流没关系吗?元稹到底有多流氓呢?明天咱们接着说。您啊,接着看下一条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