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降低髋关节内固定术中动脉损伤的风险?

 西安国康马YH 2020-01-16

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对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是一种风险低、术后效果好、广泛采用的手术方法。股骨近端股浅动脉和股深动脉损伤是髋关节骨折固定术后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在髋关节外科手术中,严重血管损伤导致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或大血肿(large hematoma)的风险在文献中为0.2%~0.3%。Pandarinath等人进行的一项大型回顾性分析(>14000名患者)发现,与髓内钉装置相比,动力髋螺钉系统出血的情况较少。虽然严重急性血管损伤的风险很低,但一旦发生可能危及生命或危及肢体。因无害出血导致粗隆骨折患者出现术后贫血已被证明会阻碍功能活动,增加了发病率和死亡率。

股深动脉通常是所有大腿肌肉的供血血管。它从腹股沟韧带下方的股动脉外侧发出,螺旋进入腹股沟韧带深部。除了众多的肌支外,它还发出大的旋股内外侧血管。股深动脉的4支穿支动脉向后穿过内收肌(adductormuscles),供应内收肌和腘绳肌(hamstringmuscles),并终止于股外侧肌内的十字吻合。

术后因股动脉或其分支受损而形成的血肿或假性动脉瘤是可以预防的并发症。预防措施包括手术时的小心牵拉、在股骨内侧皮质钻孔和打入螺钉时确保螺钉位置清楚地远离任何动脉,可以将术中动脉损伤的风险降至最低。

我们的研究旨在量化髋关节内固定时股骨干到其近端动脉供应的典型距离。我们建议定义外科医生可以钻穿或将螺钉穿过股骨内侧皮质的安全距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动态髋螺钉置入过程中该区域血管损伤的风险。这也将与其他股骨近端骨折固定方法相关的复位器械和缆线的安全放置相关。


方 法 学


我们对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的47名患者(29名男性和18名女性)的下肢CT血管造影进行了分析。本组患者平均年龄69岁(46~88岁)。股骨到股深动脉(profunda femoris)及其穿支在股骨内侧皮质5mm以内的距离是沿着滑动髋关节螺钉结构的4孔(78mm)钢板或6孔(110mm)钢板(Austin Health公司最常用的钢板)预期放置的长度测量的。选择无下肢骨折或关节置换史的患者。

对本研究选择的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扫描,以排除不是股骨骨折的患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被用来评估远端血管病变,或作为术前扫描,以评估接受大型重建手术的患者的血管解剖。我们的目的是详细描述正常的解剖结构,以期通过解剖复位,尤其是使用牵引台,可以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

审查CT血管造影图像,记录股骨至供血动脉在动态髋螺钉置入沿线的距离。在CT上记录与冠状位像和轴位像的距离。选择轴位像距股骨干<5mm的动脉。从大粗隆尖端测量到动脉水平毗邻股骨干内侧的垂直距离(冠状位像)。从大转子尖端垂直至股骨外侧髁记录股骨长度。测量从股骨干内侧到动脉外侧壁的距离以及每条动脉的宽度(图1)。


图1:患者CT血管造影扫描的冠状位像。高亮的标尺显示的是从大转子尖端到第一动脉的距离。

按照标准的CT血管造影方案,对患者进行仰卧位扫描,双膝并拢,平躺于检查床上。采用非离子碘化对比剂(nonionic iodinated contrast)创建体积渲染(volume renderings)、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s)和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ting),从而实现下肢的三维重建。

根据Shapiro-Francia正态分布检验,我们的数据不是正态分布(p>0.25);因此,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来确定组内差异。在适当的情况下,数据以平均值、中位数、极差和标准差的形式报告(表Ⅰ)。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tata版本14(StataCorp)进行。

结 果

除1例(1例为股深动脉本身)外,最接近股骨干内侧的动脉均为股深动脉穿支。所有患者均在股骨干内侧5mm内沿动力髋螺钉植入线(距大粗隆最高200mm)有2条血管。第一动脉出现的平均距离,女性为112.6mm(中位数110mm),男性为123.4mm(中位数122mm)(p=0.0066)。第二动脉出现的平均距离,女性为159.7mm(中位数159mm),男性为178.9mm(中位数180mm)(p=0.0028)。这些测量的平均值的标准误差在4mm以内(表Ⅰ)。

左、右下肢动脉至大转子尖端的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5)。

表Ⅰ:结果总结。

讨 论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股骨干的近端200mm内,往往有2支发自股深动脉的穿支动脉,环绕接近股骨干内侧。唯一的例外是一名男性患者,他的股深动脉是第一动脉,很可能是解剖变异。这些血管倾向于到达股骨干后内侧5mm以内,因此,在滑动髋螺钉的钻孔和置入钢板螺钉的过程中,或使用与其他股骨近端骨折固定方法相似的复位器械和钢索时,这些血管可能会受到损伤。这些动脉往往较小(平均宽度为2.2mm),但在所有患者中都出现在相似的位置(图1)。

这项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患者选择和样本偏倚方面,本研究选择了有下肢CT血管造影的患者,但这些患者没有髋关节骨折,并因其他临床原因进行了影像学检查。这一人群不一定能代表髋关节骨折的患者。测量偏差是另一个限制。股骨骨折的存在可能会潜在地改变局部解剖结构,这是由于肿胀和对周围结构的损害,包括股骨缩短。反过来,这可能会影响局部动脉相对于大转子尖端的位置。

建议在距大粗隆尖端女性110~120mm处、男性120~130mm处应避免沿股骨干钻孔或插入螺钉或尤其小心,可能能降低动力髋螺钉插入或其他需要进入股骨内侧的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引起的血管损伤和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建议避免将螺钉插入4孔动力髋螺钉钢板的第4孔(或改为使用3孔钢板),或6孔动力髋螺钉钢板的第4孔和第5孔。

既往的研究已经分析了髋关节置换术中神经血管损伤的风险。然而,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采用CT血管造影进行动态髋螺钉置入的研究,而其他研究依赖于身体解剖、MRI或多普勒超声。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期间血管损伤的风险很低;然而,在手术计划和操作过程中考虑到股骨内侧的常见动脉位置可以进一步降低血管损伤的风险,尤其是当钻孔超出内侧皮质和螺钉插入时。

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