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问题调查研究.doc

 昵称tU2HF 2020-01-16

法律0841班曾玲指导教师:蒋国艳

近年来,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法制不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帄和农民 工自身的文化素质偏低,农比工在职业选择、劳动待遇、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受到各种歧 视,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甚至遭受侵害的现象相当突出,这影响了社会法制建设和 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大局。如何使农K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是社会主义社会 不可冋避的严峻问题。

为了解在广两来宾市打工的农民工的现状,研究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问题,我在 2010年8月份广凹财经学院组织的暑期实践调查活动屮,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向 在来宾市区内打工的农民工发放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60份,收冋有效问卷56份。经 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汇总和比较分析,总结出以K在来宾市打工的农民工基本状况 和主要特点,研究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受调查的农民工的基本状况

:一:行业分布集中,月帄均收入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

农民工就业多处于劳动密集、价格低廉的低端行业,从事领域相对集中。在来宾市 区内打工的农民工主要分布于建筑、餐饮服务、装卸运输、零散用工以及个体工商业等 五大行业。分布如下:建筑业占35. 7%,月帄均收入950元;服务业占29. 6%,月帄均 收入720元;装卸运输业占22. 4%,月帄均收入680元;各种推钠行业占7. 1%,月帄均 收入820元;个体及其它行业占5. 2%,只帄均收入880元。调查中,吋常遇到工资被 拖欠、扣押状况的农民工占受调查总人数的76. 5%。雇主克扣工钱的手段五花八门,扣 压金,培训费,工装费等等,冇的扣下农民工的工钱说是作流动资金。总之,农民工辛 苦一个月下来很少能领到全额的工钱。

农民工薪资发放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从事临时工作,一般在完工后一次性发放,但 可预支少量费用作生活费;二是从事相对固定的工作,如建筑行业每月发放一部份生活 费,年末或工程结束后再发放剩余部份;三是从事推销及服务行业工作,-·般按W发放, 但会以各种方式扣留一部分保证金。其中服务业通常以服装押金等为借口,扣留一部份 工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扣押的现象使得农民工的收入吋常不稳定,因为户籍问题也 不能向当地政府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农比工在市区的生活状况很容易陷入艰难的境地。

受调查的农比工由于缺乏专业的职业技能,在来宾市区内大多数只能从事临时工、 承包工、劳务工等技术含量低、脏累苦臭险等工作且收入相较于城镇在岗职工偏低。农 民工工作吋间一般在12小吋以上,有的多达15至17小吋,月帄均收入与工作强度明 显不成正比。

1/5页

:二:青壮龄居多,文化程度偏低,农民工子女就学遭歧视

农民工的年龄构成一般在16—55岁,帄均年龄28—29岁,帄均受教育程度为7. 3 年。在受调査的这些农民工当中,以青壮年为主,45岁以下的占87. 5%。文化程度以小 学、初中为主,占农民工的7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1. 3%。35岁以下的务工人 员中,其宥小学文化程度的占50%以上,无职业技能者占41%。宥表如卜*:

帄均受教育程度 年龄:岁: 比例:,: 人数:人:

:年:

16—25 8.4 16 28.6

26—35 22 39.3 7.2

36—45 19.6 11 6. 1

4 46—55 7. 1 5.9

56以上 3 5.4 4.3

其中文化水帄较高,而且又冇专业技能,比文化水帄低,又没冇专业技能的,他们 的经济收入要高。

受户籍限制,农民工难以享受城市居民应有的权利。农民工W为户籍是农、Ik户门, 不是市民所以得不到正式工人的身份,在从事经商和劳务工作中,表现再好,既得不到 应有的培训、奖励、重用,也无权参加决定企、Ik重大事项的职工大会,子女在就学方血 也受到许多不帄等待遇,难以享受城市居民应冇的权利。调查中,71. 5 %的农民工感觉 “时常遭受旁人歧视”。

大多数有子女在市区上学的农民工反映,一些公办中小学校有向农民工子女额外乱 收费的现象。农民工子女上学交借读费,小学每学期少的200元,多的400至500元, 还暗示要拿不成文的一次性赞助费,小学1000—1200元,初中几千元不等,不然就以 学生名额已满拒收。

:三: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缺失

按照“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2007年合同签订率必须达到90%。2010來宾市城 区12家汽车修理行业中,仅冇4家单位与49名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签订率只冇 9.7%。建筑业、服务业、小作坊等行业的合同签订率则更低。有的用人单位即使签订了 劳动合M],大多是格式性、内容空洞的劳动合同,法律规定的合同期限、劳动报酬、劳 动条件、休息休假、劳动保护、违约责任等条款,大多在合同文件中没有明确。有的合 同书只有单位的公章,没有员工的签字,其他一片空白。

农民工与用人单位没冇签订劳动合的现象普遍存在,除了用人单位不予签订外, 有部分农民工认为是乡里乡亲介绍打工的,相互之间比较熟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什么 必要,冇45. 6%的农民工还认为这样更好,想干就干,想走就走,随意性很大。

2/5页

受调杳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只占8. 9%,参加工伤保险的只占5. 4%。在工伤发生 集屮的建筑行业,除了管理人员外,还没有一家建筑公司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一些 用人单位,特别是个体和私营企业耍么不给农民工买社会保险,耍么为了应付检杳只给 少部分农民工投保,要么避重就轻只买一种保险,而回避其它几个险种。养老保险方而, 宥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了一辈子,但他们不敢奢望在城市领取养老金,用人单位想辞退 就辞退。

:四:业余活动缺乏,维权困难

在一项“你业务生活中最常做的事是什么”的调杳中,75. 2%的人选择了打牌、看 电视、上网这几项。在一项“你是否感到烦躁、无聊”的调查中,39. 8%的人选择“经 常感到烦躁、无聊”,28. 6%的人“偶尔感到烦躁、无聊”,只宥8. 6%的人“从不感到 烦躁、无聊”。

1

“假如你的权益受到损害吋你选择怎么做”选项4, 30. 7%的人选择“团结工友与 老板理论”,27. 5%的人选择“自动离职”,9. 1%的人选择“向人诉苦”,6. 5%的人选 择“向有关机构求裁决”,4.5 %的人选择“向媒体呼吁”,有8. 5%的人选择“找机会 向老板报复”。

在农民工采取激烈的手段来讨要工资时,人们呼唤农民工应当加强法律意识,通过 司法诉讼的方式使Cl己的权益获得最终的救济。然而,对农民工来说,却是“打官司难, 难于上青天”。

制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主要原因分析及建议

当前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是多方面的,涉及就业限制、劳动报酬得不到保障,随 意拖欠和克扣工资现象严重;用工管理不规范,普遍不签或不知道签定劳动合同;生产 生活无保障,工作教育遭歧视;社会保障不健全,自我保护能力差;生活水准低,文化 生活一片空白。

:一:法律制度规范、监察与政府服务方面,

目前,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劳动法”。但该法在保障农民工合 法权益方面只有原则概念,缺乏配套法规及实施细则,特别足对不签订劳动合同及侵犯 职工其他权益的行为没有具体处罚规定,使得劳资双方关系中处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 我W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K工在身份上受到歧视。另外,劳动保障、工商、建 设、煤炭等部门都在行使对农民工的管理,政岀多门,执法主体分散,和互之问的配合 很不协调,也是造成农K工合法权益屡遭侵犯的重要原因。

农民工合法权益遭侵害时,打不起官司,维权成本高。从劳动争议的解决到拖欠工 资的追讨,如通过正当途径解决,历经时问很长。农民工维权案件的标的一般在儿百到 几千元之间,除涉案较大的工亡案件外,很少通过仲裁和诉讼程序解决。法律救济的高

3/5页

成本使民工理性地回避事盾救济。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状况每况愈

要充分发挥进城务工者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覆盖 全社会的全方位的劳动保障体系,确保进城务工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佼犯,建议采取以下 办法:

(1) 在岡家户籍制度未进行大的改革以前,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尽快制订并出台 鼓励本地和外地农村富裕劳动力來我市参与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允许在我市连续务工 两年以上、宥固定居住场所的农村居民及未成年子女在城市落户。

(2) 市、县教育部门应尽快制订确保外地来我市务工经商者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 政策规定。确保进城务工荞子女义务阶段的教育,享受与我市城市居民相同的权利,即 按居住地划片就近入学。要根据实际情况给接受学校及时划拨人尖经费和相成的其他费 用,坚决取消赞助费、择校费等一切不合理的收费,以鼓励外地务工者在我市安心务工 经商,在增加a身经济收入的同时,为我市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3) 明确责任,加强相互问的协调配合。地方各级政府应建立由劳动保障部门牵 头,工商、财政、银行、建设、煤炭等部门参加的联系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外来劳 动者管理、合法权益保障等方血遇到的问题,以解决多尖管理、互不通气、各自为战的 问题。要明确各a责任,严格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

(4) 司法程序上,对于农民工,应当适用诉讼费用减免的规定,在农民工起诉时, 不需缴纳诉讼费用,诉前财产保全也不许缴纳保址金,以保证农民工可以通过司法途径 进行维权。另外,应当建立律师的法律援助计划,由律师无偿的为农民工进行法律援助。

(5) 切实为农民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政府要建立宥关部门相互合作的社会工作 机制,在农民工居住比较集屮的区域设立集法律援助、帮困扶贫、就业信息、后勤服务 等多功能的一体化服务机构。为农民工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精神文化生 活、就学就医和住房等需求纳入城市整体规划。

(二)农民工自身与社会方面

来白农民工a身的局限也是农民工权益缺失的重要原因。农民工整体文化水帄偏 低,基本没有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渠道狭窄,农村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使得 农民工在供大于求的劳动力竞争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劳动力价格低廉。另外,他们的法 律意识仍然比较淡薄,法律知识也缺乏。许多农民工由于不重视签订合同,在权益被佼 害时,由于拿不出相应的凭据,维权难度加大。

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低,很少宥农民工加入党组织、工会等正式组织。正式组织的 缺失,使农民工缺乏利益表达和权益维护的渠道和载体,在权益受到侵害吋,不能通过 集体的力量,更好地维护a己的利益。

就用人单位方面而言,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是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关键冈素。劳 资

4/5页

双方地位悬殊,具奋市场资源、物资资源和社会资源三种资源优势的用人単位为丫在 竞争屮生存和发展,往往无视和侵犯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知法犯法,在劳动合同方面采 取不签或只签短期劳动合同的方式借以淘汰老、弱、病、残或者“不听话”、“难缠” 的农民工。用短期合同对劳动者进行施压,使劳动者权益收到侵害吋敢怒不敢言。而处 于被动地位的农民工,他们靠的主要是出卖劳动力获得劳动报酬,技术含量不高,工作 的替代性很强。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出于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如果维权就 可能失去工作岗位。因此,有的农民工只有在离开岗位时才敢拿起法律的武器。

为了全而合理的处理好农民工的问题,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免受或少受侵害,我建议:

(1)坚持学习,增长工作技能。要想工资收入得到增长,在供大于求的竞争严峻的 经济市场中立足,农民工只有掌握专门的职业技能,改变安于现状、怠于学习的工作态 度,增加业余生活的文化色彩,积极进取,树立学习理念,提高a身的学习能力和工作 技能,才能获得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帄的提高。

(2) 增强法律意识,重视维护权益。如今,除了《劳动法》,国家还规定了许多有 关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规范,农民工耍主动增强CJ身的法律意识,学会采取 正当的途径和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合法权益遭侵害吋,及吋申诉和争取 宥效的援助,切实维护在劳动中a身经济和人身的合法权益。

(3) 建立和谘稳定的劳动关系,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按照《劳动法》的要求同 所宥农民工签订书而劳动用工合同,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 作内容、劳动保护及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贵任等内容。签订劳动合同 应按照帄等ci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收取抵押金、风险金等。同时根裾企业实际, 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來,积极并展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尝试工 作,着力解决农民工的大病医疗和老宥所养问题。严格做好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确保 工资及时发放到位,不拖欠、不扣留。坚特正确的用工时间制度,推行加班补助制。

(4) 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正视并引导非正式组织在保护农民工权益方血的 积极作用。党组织、工会等正式组织应当加大在用人单位,特别是私营、“三资”企业 里建立基层组织的力度,将农民工吸纳为组织成员,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应建立农民工 工会组织,各企业依法为农民工工会拨付经费,使其充分发挥职能,积极解决农民工在 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5) 消除歧视,营造一个帄等、尊重、关心爱护农民工的社会氛围。我们的各种 媒体,应该适当宣传农民工的作用和贡献,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歧视。我们的社会服务 机构要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经常性开展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文娱体育比赛等丰富 多彩的文体活动,积极营造&好的文化氛围,吸引农民工投身到健康向上的业余生活中 来。

5/5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