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寒假了,你是怎么把孩子教育成学渣的┃闲人陈富贵

 丄学号 2020-01-17

研究生毕业后,我曾在工作之余做过几年家教。教过的孩子不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初二的小男孩。

这个男孩是我的一位同事介绍的。她找到我,近乎祈求地说:“我表姐家的孩子想找个家教,找了无数个了,都没用。快小中考了,成绩直接不行!总不能让他初中毕业就步入社会啊!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我表姐快愁死了,你能不能去教一教他?” 

我有些纳闷,若说每个家教教完课都没效果,这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猜测大概率是孩子本身的问题。可同事说的恳切,我只得答应。就这样,我成了这个孩子的暑假代课老师。 
整个代课过程,回忆起来都觉得问题满满。

1

注意力不集中

初次接触这个孩子,就发现了他的问题:根本坐不住。一讲课,眼睛直直的,明显神游太虚;不等我说三句,他就开始“老师、老师”地叫我,不断插话,就着讲课的内容开始无限延伸,甚至会忽然提起跟课堂内容完全无关的事情,比如他白天在学校的事。
第一次课,被他打断了无数次。中途时不时想往屋外跑。我每一刻都在拼了命的吸引他的注意力,否则,他的思绪就飞到九霄云外了。当天的课程任务自然是没有完成。 
我在想这个孩子为什么注意力这么不集中。我发现,在上课期间,他母亲多次打开门,问要不要喝水。在与他母亲沟通的时候,大姐总是打断我的话,而且答非所问。于是我猜测到了孩子精力不集中的一部分原因。 
母亲是不放心孩子,想看上课情况,还是真的送水不得而知,但打断我们上课是事实。在孩子谈某件事的时候,母亲必然也像跟我沟通时一样,打断孩子讲话,扰乱孩子思维。母亲的答非所问、思绪纷飞,没有给孩子建立正常的思维逻辑。所以孩子的思维也是混乱的。 
要想给孩子培养好习惯,首先要做到不打断孩子的思维。当孩子在看书、玩玩具、甚至看电视的时候,家长都该管住自己,不要去吵醒那个专注的孩子。并且,比起做一个倾诉者,家长首先要做一个倾听者。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去回答,而不是顾左右而言他,这样孩子才能建立正常的逻辑思维。


2

没有独立完成

作业的习惯

第一次上课,即将下课的时候,我给他布置了点作业。为了防止他忘记,我在本子上给他列好了清单。说好第二天来检查。走的时候,我问他,能完成作业吗?他拍着胸脯说:“老师,没问题!” 
可第二天我问他作业的时候,他睁着大眼睛,一幅天真又无辜的样子,问我:“老师,什么作业?”我一个头两个大。毫无疑问,发现昨天的单词还是不会。没办法,只能带他复习昨天的内容。 
我与他母亲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 
她母亲说:“对呀,从来都得我在旁边盯着做作业!我指着怎么写,他怎么写!我都快愁死了,我天天累得要命,不盯着就一点也不学!累得我现在心律不齐了!” 
我扶额低叹:家长过度参与孩子的学习,总是对孩子的学习指手画脚,不懂放手,慢慢的,孩子就会产生惰性——反正妈妈会告诉我怎么写,我等着就行了! 
有的家长性子急,不放心,非要盯着孩子做作业。孩子一出错,家长接着就指出来。错的多了,家长便指责孩子粗心或者笨。殊不知这样的指出错误,不光打断孩子,而且会破坏孩子的信心和学习乐趣。否定孩子多了,孩子就会潜意识认为,自己粗心是不可更改的事实,自己天生就是笨。 
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做不出作业,就开始教孩子。填鸭式的把答案讲给了孩子,却剥夺了他自己去思考、探索答案的过程。而且,孩子会逐渐习惯了父母的帮助,懒得动脑。慢慢的,积懒成笨,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破坏,孩子就已经具备了差生的潜质。 
我的建议是,家长要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孩子。拿做作业来说。让孩子独立写作业,写作业过程中不要去打扰,完成后家长再检查错误。发现错误后,家长不必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让孩子自己思考错在哪里,该怎么改正。 
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去思考错误的原因。如果是粗心,要加以提醒。如果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则应让孩子再一次学习课本的理论。学习课本的过程,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重要步骤。当孩子逐字逐句、逐个公式去学习课本的时候,他会慢慢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开悟。对于初中阶段的孩子而言,掌握课本是最基础的,否则,题海战术,只会弄得孩子负担重且收效甚微。

 

3

不知复习和

预习为何物

就像上面说的,孩子不完成家庭作业。有一部分家庭作业是复习和预习。第一次布置时,孩子问我,老师,什么是复习和预习? 
我特别诧异:在课堂上老师必然会要求学生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这么一个正常的学习过程,孩子居然不知是何物。 
当我跟他母亲沟通后明白了原因。因为具体的家庭作业,是有载体的。比如,抄写单词,又比如,做完某几道题,某一套卷子。但是复习和预习,本身是容易没有载体的。老师可以要求孩子抄公式、单词、词组,并进行检查;却不能检查孩子对文章读了没有、公式预习了没有。 
这个孩子母亲本身就不重视复习和预习,她并不具备好的学习习惯基础;且她带着孩子做完书面作业已经很累了。 
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前一天的内容没有巩固加深,学了的记不住;后一天的内容没有提前了解,老师讲课跟不上。 
所以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完成难量化、难检查的作业。拿语文课来说,要求孩子预习,预习完后,可以问问孩子,这篇文章讲了什么事,有什么感想。慢慢的,给孩子建立起复习和预习的习惯,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大提升。


4

缺乏学习的自主意识

带课期间,我努力给孩子培养习惯。我对她母亲说,孩子整个学习习惯问题太多,比起讲课本知识,培养学习习惯,才是更重要的,所以学习进度我们不去追求了,先从习惯入手。他母亲深以为然,于是我费劲脑筋的去帮他改习惯。
我几乎每天都能看见孩子的进步:打断我的次数一点点减少,检查作业发现对昨天知识掌握度越来越高,他母亲反馈孩子能坐住复习作业的时间由五分钟,变成了10分钟,又变成了20分钟。 
我松了一口气,说,孩子有进步,这是很值得肯定的事情。他母亲很开心。 
结果,第二天我就被打了脸。第二天,我发现,昨天的作业没做。孩子上课注意力特别不集中。一个劲给我看他刚买的耐克运动鞋。 
我与他母亲沟通。他母亲说:“他最近进步很大,我决定奖励他,昨晚带他去搓了一顿,买了双鞋!昨天晚上回来,特别高兴,大半夜的穿着新鞋就去楼下跟小伙伴们显摆去了!” 
他母亲说的时候,隐隐带着自得;我听得目瞪口呆。 
半晌,我说:“他一有进步,你就这样奖励他,他慢慢的就会认为,学习是为你们学的。而且,昨天太兴奋,作业没完成;今天还兴奋,上课老走神。” 
他母亲对我指出的问题完全没有get到,只是听见了那句「学习是为你们学的」。她连连点头:“对呀,他怎么就是认识不到学习是为了自己呢?成天我们求着他学!就跟是给我们学的似的!” 
后面的沟通,他母亲总算理解了我的话。可是在后续辅导过程中,一对他母亲说有进步,就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先是带着游泳去了,后面又奖励孩子去海边度假。 
他妈妈没有真正理解我的话,也可以说是她大概理解了,脑海中的意识却没建立,没有把这种观点转化为自己的认知。 
每次被他妈妈奖励,我都需要花3天左右的时间,才能把孩子纠正成奖励前的样子。我不只是在和他斗智斗勇,更是在和他全家斗智斗勇。最后,我实在受不了,引咎辞职…… 
父母千万不要像上面的妈妈一样奖励孩子。这样奖励,孩子只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是为了取悦父母。 
有的家长问:不奖励孩子,那拿什么激励孩子好好学习? 
我的答案是,责任教育。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意义,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人生必须自己负责,激发孩子学习的内生动力。人生和理想,是孩子从小到大都该思考的永恒课题。 
这段煎熬又费脑的带课精力,我现在都记忆犹新。很多家长认为,老师愿意带差生,因为进步会很大,看得见成效,有成就感。其实恰恰相反,大多数差生都有这样那样的坏习惯,坏习惯一旦养成,改起来要费很大功夫。老师们往往口干舌燥说半天,发现鸡同鸭讲。对于这类学生,不光要讲知识,还要帮助他们树立习惯,工作难度加倍。而教好学生的时候,只需要讲好课,就行了。 
其实,孩子身上的问题,在家长身上都能找到影子。《触龙说赵太后》有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多动动脑子找找自身存在的问题,给孩子产生了哪些不良影响;多关注一下孩子的思维状态、行为习惯。帮助孩子树立好习惯,顺着习惯的轨迹,孩子才能不走弯路、不费那么多力气的成才。
  
作者闲人陈富贵
编辑丄学号

















1. 少年儿童传统礼仪您知多少会做多少?第六章公共礼仪第一节不干扰他人┃山伯教育
2. 少年儿童传统礼仪您知多少会做多少?第六章公共礼仪第二节遵守公共秩序┃山伯教育
3. 少年儿童传统礼仪您知多少会做多少?第六章公共礼仪第三节爱护公共设施、自然环境┃山伯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