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一鸣惊人”是说哪个国王吗?

 苍海一文 2020-01-17

       根据《韩非子·喻老》记载:
       楚庄王继承王位三年了,但从来不发号施令,也不管国家大事,每天就带着臣子们郊游围猎,沉溺在无尽的享乐之中。
       鉴于这种状况,大夫伍举巧妙进谏,他先给楚庄王出了一个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楚庄王想了想就回答说:“三年不飞的鸟,如果真的到天空中就会一飞冲天; 三年不叫的鸟,如果要叫将是一鸣惊人!”
       数月之后,庄王依然没有任何要振兴朝纲、整顿吏治的迹象。大夫苏从实在看不下去了,再次进谏。苏从的进谏惹怒了楚庄王,以至于庄王要拔出宝剑杀死苏从。
       苏从并没有因此退缩,他毫无惧色,坚持自己的观点,竭力劝谏。从此之后,庄王开始有所收敛,戒除淫乐,亲自处理朝政,同时任命伍举、苏从担任朝中的要职。
       后来楚庄王严格要求自己,命令孙叔敖为令尹,很快稳定了楚国的政局,各个方面的生产也得到了发展,为楚国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庄王三年,楚国内部发生灾荒,外部受戎人骚扰,附属的庸国、麋国两国也图谋叛楚。庄王集中力量伐灭威胁最大的庸国,之后又吞并了麋国,控制局面,增强了国力。此后,庄王又极力整顿内政,任用贤才,厉行法治,加强兵备,使楚国出现一派国富兵强的景象。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军北上,问鼎王权。公元前597年,楚军围郑,连攻3个月,之后攻破郑都。晋国派兵来救,结果也大败而回。
       战后三年,楚国又借故围攻宋国,迫使其屈服。之后中原诸小国又相继依附楚国,楚庄王成为了中原盟主。

(图片源于网络)

       公元前594年冬,楚、鲁、蔡、许、秦、宋、陈、卫、郑、齐、曹、邾、薛、鄭等14国在蜀(今山东省泰安市西)开会结盟,正式推举楚国主盟,楚庄王遂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
       楚庄王从刚继位时的不问政事,到后来称雄中原,成为霸主,体现了他“一鸣惊人”的魄力和成就,也正因为如此“一鸣惊人”的故事从此和楚庄王挂上了钩。
      其实楚庄王并不是真的不问朝政,他只是暗中观察,做好“一鸣惊人”的准备而已。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成功都是要付出努力的。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我们祖先的智慧,透过历史看人生,你的人生你做主”,谢谢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