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产业出路何方?别不把大众当回事

 泊木沐 2020-01-17

用乱象丛生来形容当前中国的书画产业应该并不为过。艺术家、画廊、拍卖行都处在一种盲目且无序的状态之下挣扎,何去何从?的确值得冷静地思考一下。

如果把中国当代书画产业的出路当做一个课题来研究,无论是艺术评论家还是各路学者和研究人员,都可以很快推出大量的研究数据和长篇累牍的艰深理论分析。我们不能说这些分析没有意义,深入而理性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

惊龙轩不想纠结于那些高深的理论探讨,只想说一句极为通俗的大实话:中国当代书画产业要想真正成熟起来,首先必须要明白艺术终究要为大众服务的道理。

书法也好,绘画也罢,现在的艺术家们习惯了孤芳自赏的感觉,都把我行我素当成了艺术家的个性。很少有艺术家能放下架子考虑一下大众的审美习惯,或者致力于引导和提高大众的美学鉴赏能力。也许是这些艺术家们从来就不缺少盲目追捧者,也都能过着富足的生活,至于老百姓能不能接受他们的艺术表现形式,只有两个字:不屑。

想想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徐悲鸿和刘海粟、林风眠他们,虽然引进了油画艺术,借鉴了西方美术教学模式,但是他们始终致力于东西方绘画艺术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始终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土壤,只不过希望借鉴一些西方绘画技法得到改良罢了。

徐悲鸿的《八骏图》,专家认可,老百姓也认可,这叫雅俗共赏。

现在的中国书法,大量借鉴日本的所谓前卫书风,以至于丑书大行其道,传承了几千年的书法艺术,中国的老百姓看不懂了。他们却言辞凿凿地罗列出诸多理论来辩驳,声称这才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审美趋向,老百姓看不懂是他们欣赏水平不行。

同样的情形在绘画领域也广泛存在。以至于老百姓看书画展览都只能苦笑、摇头:现在的艺术,真心看不懂!

或许你会感到疑惑,说这些跟中国书画产业的出路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正是因为缺少了普通大众的参与,才使得中国的书画产业失去了真正可以扎根的土壤。现在的艺术品市场,似乎成了极少数收藏家或者有钱人自娱自乐、追名逐利的一种消遣罢了。所谓的产业,其实就是在一个极为狭小的空间里无序地蹦跶,不乱才怪。

只有重新重视普通大众的审美需求,正视艺术品的真正价值所在,让普通大众也有机会、有兴趣参与到艺术品市场中来,才有了探讨中国当代书画产业出路的前提和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