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碣   jié

 高山水长流 2020-01-17

碣,中国汉字,读作:jié。该字的主要字义是指圆顶的石碑,如:残碑断碣。墓碣。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 拼音

    jié

  详细释义

刻石中的一类形制。《后汉书·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如今存之石鼓文,镌刻于鼓形圆石上,内容为歌咏秦国君主游猎之事,故也称"猎碣"。

汉代以前的刻石没有固定形制,大抵刻于山崖的平整面或独立的自然石块上,后人将刻有文字的独立天然石块称作"碣",石鼓文即是一件猎碣。

碣 <形>

山高耸的;高大的

碣以崇山。――《汉书·扬雄传》

碣 <名>

高大的岩石

碣,特立之石也。东海有碣石山。――《说文》

夹右碣石。――《书·禹贡》。传:"海畔山。"

圆顶的石碑

封禅丘兮建隆碣。――《后汉书·窦宪传》

又如:碣子(墓碣);碣文(镌刻在碑石上的文字);残碑断碣

碣石的省称

东临碣石。――曹操《观沧海》

碣jié

⒈圆顶的碑石:断~。

⒉碣yà 1.见"碣磍"。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石曷

汉字部件分解: 石日匃

笔顺读写: 横撇竖折横竖折横横撇折撇捺折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渠列切《集韵》《正韵》巨列切《韵会》其谒切,$音杰。《说文》特立之石,东海有碣石山。《书·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史记·汉武纪》东巡至碣石。《文颖曰》在辽西,今属临楡,此石著海旁。

《扬雄·羽猎赋》碣以崇山。《注》碣,山特立貌。

哓碣。方者为哓,圆者为碣,李斯所造。《广韵》碣石,本山名。今为哓碣字,或作嵑。

形容羽族也。《郭璞·江赋》往来勃碣。

《集韵》丘葛切,音渴。石貌。

乙辖切,音轧。碣磍,劲怒貌。

叶其例切,音偈。《班固·燕然山铭》封神丘兮建隆碣,熙帝载兮振万世。《梁竦·悼骚赋》历苍梧之崇丘兮,宗虞氏之俊乂。临众渎之神林兮,东勑职於蓬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