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发布,核心直指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

 孤凤 2020-01-17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体系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试本源性问题,从而给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高考领域的答案。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

“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

“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

“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是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助推器,是提升高考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命题评价的准绳和量尺。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有助于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高考评价体系》考查内容


1

核心价值指标体系

2

学科素养指标体系

学习掌握:信息获取、理解掌握、知识整合。
实践探索:研究探索、操作运用、语言表达。
思维方法:科学思维、人文思维、创新思维。

3

关键能力

知识获取能力群,主要包括: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等。

实践操作能力群,主要包括: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转化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思维认知能力群,主要包括: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等。

4

必备知识

理解并掌握人文社科的基本问题、原理与思想,尤其是人文思想的正确立场、观点与方法。

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科学精神与思维方法。

掌握运用语言或其他符号形式进行表达的知识。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有何创新之处?


高考评价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教育功能


一是在教育功能上,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

高考评价体系从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出发,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力求运用教育评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高考评价中创造性地完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机制性设计,以及与素质教育理念、目标和要求的体系性衔接。

2

评价理念


二是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

高考评价体系在多年来高考内容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中外教育发展和评价研究的新成果,结合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新要求,创造性地提出综合评价的新理念。

3

评价模式


三是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

高考评价体系基于素质教育理论和考试评价规律,创造性地将素质教育目标与考查内容对接,将素质教育评价维度与考查要求对接,创设出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考生素质的问题情境作为考查载体,从而形成“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的素质评价模式。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如何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一是明确高考的核心功能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以立德树人统领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更加强调招、考、教、学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是为实现对核心素养的有效测量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将高中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业质量标准切实落实到高考当中,促进教考衔接、同向同行。

三是在考查要求上,高考评价体系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促进高中教学方式改革,助力发展素质教育。

例如,高考注重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从而促进教学回归课堂教材,夯实学生成长的基础。

又如,高考通过开放性、探究性情境的设计,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培养,有助于高中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有助于高中积极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助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思维型教学贴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和指挥棒,高考评价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份《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发布也预示着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高考评价越来越重视对核心素养以及思维能力的考查,而思维型教学理念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所强调的诸多重点内容不谋而合。

譬如,《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学科素养指标体系中包含了思维方法维度。而思维型教学强调挖掘各门学科中的思维方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使得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并迁移运用到解决其他问题上,真正内化学科核心素养。

在关键能力中包含思维认知能力群,作为落实思维型教学的有效载体,“学思维”活动课程通过螺旋式上升地训练包含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在内的20种思维方法及能力,并帮助教师将思维方法迁移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最终整体提升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

同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也强调了要创设真实情境,设置能够体现出核心价值引领作用的问题情境,通过开放性、探究性情境的设计,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培养。思维型教学通过改变教师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提升教师的创新素质,从而在课堂中落实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越来越强调学科素养的当下,思维型教学紧随时代之需,能够真正解决核心素养落地的机制问题。

本文综编自 微言教育、中国教育报、芥末堆看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