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和他同居50年,没领证也没生育,被誉为20世纪不可复制的爱情

 今古言堂 2020-01-18

自从文艺复兴之后,人们的思想受到了非常大的变化,而在很多时候,其中的很多人都会因为自己的天赋,而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些名留青史的人物,有很多人要么在理工科的领域中,为后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要么就是在文学艺术上,将自己的思想和当时社会的现象,都记在了书籍之中。

但是在二十世纪,却有一个女性,在其他地方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与另外一个男性的爱情,在后世看来,简直就是世纪的传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可复制。因为这两人,从年轻开始就住在了一起,同居了半个世纪之后,却一直没有领证结婚和生育。

这个女性就是在世界上,颇有盛名的奇女子——波伏娃。在1908年的巴黎出生的她,谁也没有想到她会在数十年之后,在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中,对全世界的女性都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当时,世界各地的女性,有很多女性都还处于一种被那些古旧的社会思想禁锢的状态。这也使得波伏娃做出的事,说出的话,在当时的社会看来,就像是一场新的变革,让人大吃一惊。

现如今,凡是对波伏娃有点了解的人,只要听到这个名字的话,就知道这个人很大程度上是和女性的斗争有关的。她已经成为了一种思想的文化和象征,就像是在上个世纪提到李小龙和成龙的话,外国人就会想到中国功夫一样。

波伏娃也因为自己的作为和思想,而成为了女性心中的典型。不得不说的是,波伏娃的一生,都充满了对传统的反抗。她的家庭家境富裕,但是也相当保守,毕竟她的父母都是信奉天主教的。但是在波伏娃小的时候,她就表现出了自己火爆的性子,对那些刻板的规矩非常厌恶,也有着非常狂野的想法。

比如说在结婚这种事上,她从来不打算遵循父母的安排,与自己不相识的人结婚。在人们为她撰写的《波伏娃传》中还记载,在其成年之后,波伏娃还特地和父母表明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的生命绝对不会遵循别人的意志。

但是在之后来看,波伏娃的确将自己的意志贯彻到了自己死的时候。比如说在她此后和萨特的爱情,还有她特地撰写的《第二性》一书,都是她在此后的生活里,将自己绝不将人生交到别人手上的,最好的体现。

波伏娃自己认为,女性和男性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两者之间应该是完全平等的。为了将自己的思想宣传开来,她还特地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文字的形式记载在自己的著作《第二性》当中,对其进行非常详细和深刻的分析。

而这其中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其和萨特的爱情。或者说,和萨特的爱情生活,在很大程度就是她对自己的思想的一种验证。在1929年两者相识之后,在智力上两者互相被吸引,在短短几个月之后,就陷入了爱河当中无法自拔。他们两者之间的同居生活,用波伏娃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爱情基础上的,感性又理性。

甚至在他们同居之后,萨特也曾经在很多时候于外地寻找新欢,但是在他回家之后,也会将这些事情告诉波伏娃,而波伏娃不但不生气,还特地写了一篇小说《不速之客》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爱情是相当坦诚的。并且在人们纠结的生育问题上,这两个人并不认为,两人在一起就要生育,他们甚至觉得,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必要去复制出一个“小萨特”。也正是因为这段生活,她的作品才特别有深度,以至于在《第二性》出来之后,甚至被列为禁书。

而在半个世纪之后,这对天生一对的“夫妻”,终于因为寿命的问题,而分开了。在1980年,萨特在自己最爱的人的怀中,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萨特和波伏娃的爱情,堪称是二十世纪不可复制的爱情。他们同居的时间,虽然已经有半个世纪了,但是既没有生育,也没有结婚证。然而却没有人质疑他们的爱情,而是称赞其为二十世纪中,不可能复制的爱情。

萨特死后六年,波伏娃也离开了人世。而那一天,正是萨特故去的日子。这种偶然的巧合,或许就意味着,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还在继续这之间的爱情吧!

参考资料:《波伏娃传》《第二性》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