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习解剖列车6讲

 郝均 2020-01-18

1.枕下肌群是整个后表线的功能中心。尤其对臀部以上,脊柱两侧的肌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在触摸枕下肌群时,要先摸到自己的乳突,两个乳突的连线就是枕下肌群的附着点。

3.枕下肌群的处理非常重要。

在处理上背部和肩部的过程中,建议先处理枕下肌群。

4.在处理上交叉综合征的时候,我们一直忽略了上面的肋间肌,比如第4,3,2,1,肋间。

5.抠肩,驼背除了调整缩短的胸小肌和前锯肌外,问题的根源是还需要处理肋间肌,第1,2,3,4肋间肌。

6.枕骨嵴:骨性标志,我们把它叫上下象限,枕下肌群附着的一个地方。

7.所有隆起的地方都是提供肌肉附着的点,凹进去的地方都是放肉的。

8.头皮:①头皮是可以很好的在颅骨上进行滑动的。②头皮上的动静脉非常丰富。

9.项韧带的上面或多或少也有着大量的感受器,正如枕下肌群。可以在处理颈椎时,顶一下项韧带从后脑勺到第7颈椎,左右的去放松,让它变得更坚韧,更具有弹性。

10.整个颈部肌肉的启动,实际上项韧带的感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斜方肌,菱形肌,头夹肌,颈夹肌等,菱形肌的一部分附着在项韧带上面,如果这个韧带出现僵紧,整个上背部也会因为这个韧带的僵化而僵化。

11.如果按压点疼痛程度加深,基本上疼痛就是源于这个部位,如果按压点疼痛随着力量的加重并无增加,那么这个地方的疼痛可能就不是该处引发的。处理也无效,要去找相关的情况。

12.比目鱼肌是我们的静脉泵,激活比目鱼肌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的一个好方法,包括下肢水肿。

13.脊柱的流动对于整个竖脊肌是很有帮助的。

14.关节部位有响声,停留30秒后继续做动作,为什么响声会因为停留时间足够而消失。

比如,一个动作要用到5个肌肉,而你总是那么快,没等5个肌肉都启动,你就用俩个肌肉把动作完成了。那其余的3个肌肉刚想动,你已经结束动作了。停顿就是为了启动所有肌肉。当你的动作放慢时,再去完成它难度会增加。因为你要动用其他肌肉,它们闲置太久了,所以会累。放慢速度会发现动作更标准,专注力反而更高。动作是一种身脑行为,是身体和大脑一起做的一项运动。

15.骨盆前移时,说明后表线太紧,松解完足底再松解枕下肌群,然后再考虑中间的竖脊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先掐头去尾,再做中间。

调整骨盆前移 就是调整后表线。

16.胸部的曲线由肋骨和胸骨复合体维持。

骶尾部的曲线由髋骨和骨盆的韧带维持。

而足跟则由足骨的形状维持。

17.骶结节韧带对于维持它的弯曲是一方面,维持整个骶骨的稳定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18.足骨的形态受足底筋膜和小腿三头肌来进行共同的影响。

19.调整原生曲线以调韧带和骨骼为主,

调整次生曲线以调肌肉为主。

20.所有次生曲线都更依耐于肌筋膜的平衡。

对于脊柱来说,活动度最大的就是颈椎,第二是胸椎,第三是腰椎。

21.原生态的骶骨没法处理,更多的是处理骶髂的问题和骶结节韧带的问题。

22. 维持整个身体稳定和姿势的,我们更多的还是要关注次生性,而并不是关注原生性(不是不关注,以次要的部位去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