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如何指导实战,为什么要宗气化派?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20-01-19

中国的文化,每一门技术都有自己的根源,都有自己的经典,经典是学术发展的桥梁,也是学术越走越远的道路。而在学术发展的过程中,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传承,一种是创新,传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创新则是一种冲破经验的自我突围。用另外一种思想来表述,那就是照着讲和接着讲的关系。所谓的照着讲,就是按照经典原本的意思加以讲解,进行传承,所谓的接着讲就是在不违背经典的前提下,发皇古义,枯木开花。

所谓的发皇古义,是在深刻理会了前人的经验及经典的智慧之后,用后世的理论及经验进行改造,对理论进行升华;可以说,每一种学说的发展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特别是中国的学术。

《伤寒论》与伤寒学

《伤寒论》作为中医临床的经典著作,成书于汉代,是一本基于一线临床的实战总结,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古典哲学、医学、临床的完美结合;从字面上看,这本书是一本治疗伤寒病及杂病的专书;从写作体例上看,则是一本前所未有的临床经验与理论凝练并重的经典;从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及思维方式,还可以看到汉代的生活习惯还有汉代的哲学及生命科学,所以《伤寒论》可以是多方位的,“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人看伤寒论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效果。

在研究《伤寒论》的历史长河中,不但有王叔和这种负责整理,负责编纂的大学者,还有像孙思邈这样经过临床实战的大医学家,以及后世的许叔微、成无己、程郊倩、柯韵伯、叶天士、朱丹溪、张元素、刘完素、李东垣、吴鞠通、王梦英、张锡驹、张志聪、陈修园、唐容川、徐大椿、黄元御、彭子益、郑钦安等医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共同构成了伤寒学派的内容。

《伤寒论》研究的初期,只是不同的医家按照记载,方证对应的使用相关的方剂,或者很多人只是用里面的方,对文不是很在意;后来的医家开始注意里面的文,从伤寒论的行文和辨证的思路来培养自己的临床思路;再到后来,以《伤寒论》六经作为一个基本的理,创造出一个非常庞大的理论体系,用以解释现象,指导实践,并进行疾病的预后。这就是从《伤寒论》到伤寒学派的形成,气化学派又是伤寒学派之中最为精深,最为难懂的学说。下面,我们通过分析一个医案,略解一下《伤寒论》及伤寒气化学派,让大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从一则医案说起

高某,2019年10月13日来诊,主诉眼睑抽动,睡眠不佳,易醒,精神不佳,怕冷,容易烦,脉象:左脉寸关尺皆沉,右脉关中取滑,尺脉无力;舌质暗红,苔薄。

于是处方:柴胡15克 枳壳10克 白芍10克 菟丝子20克 陈皮10克 炙甘草 10克 茯苓15克 白术15克 生姜15克 制附片15克(令包 先煎一小时)升麻5克

处方五剂,嘱咐服用五天。患者回家,服用当天,晚饭前两小时服药,晚饭时分,也就是晚上九点开始腹泻,腹泻时有绞痛,大便颜色没注意,不臭;根据患者回报的情况,告诉她继续服用。五天药吃完,大幅改善症状,眼睑抽动也好了很多。

这个患者的脉证在那,是如何辨证的,按照中医眼睛的五轮学说,眼睑应该属脾的,为什么没有用补脾胃的药物,比如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之类的?而是用的《伤寒论》之中的四逆汤,还是四逆散,原因为何?吃药后为什么腹泻?腹泻后,为什么还要继续吃药,如何判断正确的服药反应?

广义的六经代表什么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基于天人合一的辨证论治,所以一个疾病首先是人的病,需要考虑的东西必须非常全面,眼睑是属脾的,但是按照脾胃的思路治疗,其实效果不好,以前患者也服用过很多药物,疗效都不显著,为什么按照六经辨证,就能达到这么好的疗效呢?

人体治病,首先是要人体的正气去攻击邪气,所以正气的状态,或者说阳气的多少,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伤寒论》的分类,就是按照阳气的多少,或者说正气的多少来决定的,其中的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皆是阳病,属于阳气相对比较旺盛的,所以这些类型的疾病都很难有死症,治疗时也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一些泻药,太阳病有麻黄汤,有葛根汤,这些药物都有很强的泄的作用,而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则很少使用泻药,基本上都是补药,因为此时的疾病正气已经非常亏虚了,阳气已经非常虚弱了。所以治疗疾病,一定要摸清楚人体正气的状态,如果阳气不足,贸然发动攻击,就会自取灭亡,只有当阳气足了,正气够了,再对疾病进行围剿,才能获得成功。

正是因为六经病是疾病的一种状态,所以每一种疾病都有可能是六种状态,最难治愈的是厥阴病,不管是内伤的脾胃病,还是外感的风寒感冒,都有太阳病到厥阴病六种状态,这六种状态所表述的是一种正气或者阳气的状态,正气是否充足,是判断六种疾病的根本,也决定了使用是么方法。

柯韵伯说“六经为百病嵚法”,所有疾病都可以用六经来辨证分析。何谓太阳病,太阳病是人体任何疾病最初始的状态,此时的正气正足,正邪交争刚开始,主要表现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有脉浮,所以也被称为表证,是最初始的阶段,不管是高血压、流感或者糖尿病,只要符合这个状态,就是太阳病。邪在太阳,则说明疾病还没有深入,还是初始阶段,治疗还不是很艰难,用药也容易取得疗效。

何谓阳明病?阳明病是所有疾病的第二个阶段,会有阳明病,所谓的阳明病就是“胃家实”,人体的邪气突破了在表之藩篱,开始影响到人体的肠胃系统,开始进入里面一层了,但是这时人体的阳气还是相对比较充足,还是可以正邪之间交争,所以会有高热的现象,此时就可以用一些力量大的泻药,比如大承气汤之类的,或者白虎汤之类的。

何谓少阳病,少阳病是进入了相对比较苦难的时候,因为此时的少阳有两个可能,一是转枢,也就是胆的问题,出现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表现出人没有饮食;一是表里皆病,张仲景在小柴胡汤后解释道,“此半在表,半在里也”,所以少阳病是全面开战的时候,要么是正邪交织,部分彼此,所以想吐也吐不出来,想吃也吃不进去,此时的阳气相对较衰弱,正气也开始不足了。

何谓三阴病,在正气虚弱,邪气节节胜利之后,人体正气退却,就会出现三阴病,三阴病是人体衰弱的表现,很多死症就是三阴病;首先是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随着邪气深入,就会变成腹痛,吃饭无味,或者呕吐不想吃,这个时候就是正气失去了资粮,没有了化源,所以比较危险;如果还是得不到救治,就会再往里面退却,导致“脉微细,但欲寐”,不仅会损伤人体的津液,此时还损伤人体之神,“失神者死,得神者昌”,这就是少阴病的状态,所以到了少阴病的时候,正气及其虚弱,人也及其危险;再往后,就是因为疾病产生的代谢产物,痰、淤、湿、毒互结,导致了人体经络的不通,最后“阴阳不相顺接”,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就是“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消渴,气上撞心,上热下寒,阴阳之间不能顺接,“阴阳离绝”的状态,此时的疾病,津液亏虚,正气已经非常虚弱,而且邪气也很盛,治疗时非常不好办。

为什么首先是太阳病,最后是厥阴病?

按照中医的观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任何疾病的开始,应该都是正气虚,为什么疾病开始不是厥阴病,而是太阳病呢?其实,这个跟中医的正气观念有关,也跟中医一直追求的天人相应有关,这个道理不仅可以解释疾病,还能很好的促进我们理解高深的伤寒气化学说。

什么是正气,什么是邪气?得其位为正,不得其位为邪,这是中医对正邪的定义。而所谓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其实是大自然之气。一般来说,一年之内,一之气为厥阴风木,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三之气为太阴湿土,四之气为少阳相火,五之气为阳明燥金,六之气为太阳寒水,每年都是如此,天地间是如此,人与天地同此气,所以人体之气,也是按照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顺序来运行的。《黄帝内经》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么就是因为有了邪气,所谓的邪气就是不正之气,不正之气,就是春天行夏令,秋天行春令,人体也是如此。在自然界,最大的逆就是春天本应该是厥阴,行的却是秋天的令,本来应该是冬天,却行的夏天的令;在人体也一样,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春天是最开始,而行冬天的令,也就是厥阴风木行太阳寒水令,所以疾病的顺序是按照太阳到厥阴依次相传。

邪气得位则为正

邪气的产生是因为不得位,而正气的产生则是因为得其位,所以治病的过程刚好相反,如果治疗得法,就会依次出现少阴病,太阴病,少阳病,阳明病等现象。

回到开头的医案,此患者的脉是沉脉,而且有明显的精神不振,是比较明显的少阴病,所谓的少阴病就是“脉微细,但欲寐”,而此时还有一定的厥阴问题,因为她的左关脉中取有滑象,说明厥阴还堵住了,开方的时候用四逆散加四逆汤,然后用点升麻,从厥阴将邪气引出。

服用药物之后,出现了腹泻,出现了腹绞痛,其实就是太阴病的“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是人体的正气从少阴厥阴往太阴走,属于非常好的治愈反应,所以我才会让患者继续服用药物,不需要停药。如果,大家不明白这个疾病的传变过程,首先是不会开四逆散加四逆汤,即使开了这个方,在出现了腹泻,腹痛之后,也不敢继续让患者继续服用。

本来可以从脾胃论治的疾病,我们按照伤寒气化学说的理论,从少阴、厥阴论治,不但可以预测得到下一步的吃药反应,以及疗效如何判定,还可以效如桴鼓,这就是伤寒气化学说的魅力所在,也是《伤寒论》这部基于临床又高于临床的经典著作,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出现的气化学派的一个魅力所在。

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按照气化学说的理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不仅会出现太阴病的腹泻腹痛症状,还会有少阳证,少阴证,阳明证,太阳证出现,每一步反应都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患者的元气到了什么阶段,阳气是否充足,为我们治疗疾病提供参考。

当然,至于治疗疾病过程中,哪种表现是什么病,代表了什么层次的问题,下一步可以怎么治疗,我们都会在后面的文章推出。彭子益说“手离开脉之前,就要把方定下来”,而真正学通了《伤寒论》,吃了上一次的药,看到了上一次吃药的表现,就应该知道人体阳气的状态,没有把脉就应该定出患者下一步该服用时很么药物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推崇伤寒气化理论的原因,当为世所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