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女,38岁,干部。 主诉胃脘胀痛反复发作9年余。做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 现症:胃脘满闷胀痛,胀甚于痛,以午后、傍晚加重,口淡黏腻,纳差嗳气,食后不易消化,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暗淡,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稍腻,脉细弱稍弦。 诊断:胃痛,脾胃气虚兼气滞湿阻食积证。治则:健脾益气,化湿行气消食。 方剂: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太子参15g,白术15g,茯苓15g,半夏10g,陈皮12g,木香10g,砂仁8g,枳壳12g,厚朴10g,炒谷芽15g,神曲12g,炙甘草5g。6剂,水煎服。 服药6剂后,患者胃脘胀痛明显减轻,考虑到气滞已减,湿邪渐化,上方去厚朴,再服6剂,患者胀痛大减,饮食大增,恐其再度伤脾滞胃,故上方加党参12g,炒山楂12g,鸡内金12g,加减调治2个月余,诸症尽失。 医案出处:李振华 按语:本例患者虽有气滞、湿阻、食积等邪实,但其致病根源于中虚,在治疗过程中重在补气培本,而兼以祛邪,冀其祛邪而不伤正,培本以绝其生邪之源的功效,故临证中尤须注意“实由虚所致,勿妄投开破”。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这有常见病,其癌变风险不需特别担心,其癌变风险还是较低的(约0.1%)。 对于具有这种疾病的人,家里人应给与支持照顾,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比如生活饮食的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去复查胃镜,定期去看医生,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可给予根除治疗。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