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OD | 城市发展的良方

 昵称57728473 2020-01-19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

///

///

TOD模式产生的背景

    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原来已有的交通设施和道路日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通过不断拓宽道路宽度和增加道路网密度来提高交通的承载力,虽然在短时间内交通得到缓解,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城市的膨胀,由于不注重城市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协调,造成了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因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城市愈加无序的扩张,加重了城市结构不合理的趋势。

    1993年,基于对美国郊区蔓延“城市病”的深刻反思,作为新城市主义倡导者之一的彼得·卡尔索尔普在其所著的《下一代美国大都市地区:生态、社区和美国之梦》(The American Metropolis-Ecology, Community, and the American Dream)一书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TOD替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并为基于TOD策略的各种城市土地利用制订了一套详尽而具体的准则。

什么是TOD?

 TOD的英文全称是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2008年,希克曼和霍尔将TOD定义为“仔细协调公共交通网络周围的城市结构”;2012年, Bertolini将TOD描述为“一种车站区域项目的方法,其范围比单一地点更深,其目的是使整个城市区域围绕铁路运输和远离汽车的交通重新定位”,这一定义突出了TOD的区域重要性;2017年,托马斯和贝托利尼在TOD的定义中引入了软模式,“TOD可描述为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它使骑自行车、步行和公交的使用变得方便和可取,并且通过将开发重点放在公共站点及站点周边来最大化现有公共交通服务的效率”。

    简单来说,TOD即交通车站附近的紧致、混合、行人友好型的开发,其理念是将便利设施、就业、零售店和住房聚集于交通热点位置,利于提高交通利用率,促进非机动化出行。它以火车站、地铁、机场等交通枢纽为中心,在400~800m的步行范围内,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为一体的新型城区商圈,实现城市结构的整体优化。

    以TOD模式开发的商业综合体包含了多种功能空间,通过最合理的换乘动线,大幅提高轨道交通出行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基于全天候室内化的通道连接,实现居民工作、回家、购物等多种需求。

    TOD要求轨道交通与周边土地开发实现同步规划,但由于其开发主体的差异性,需要开发者、政府、轨道等运营方分工配合,合理规划和布局公共设施,从而实现地铁与TOD综合体更紧密的联系,提高便利性。

TOD实践案例

日本东京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为缓解城区空间紧张和居住外溢所带来的交通难题,日本政府引进TOD发展模式,通过整合交通与土地,发挥其综合效益。日本东京随之成为全球TOD模式发展的典范城市。

    东京新宿汇集了9条轨道线路,设有178个出口,是世界上出口数量最多,换乘最复杂的站点,每天接纳360万以上的购物人群,世界名企云集,每天客流量高达364万人次,成为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区,是世界最为成熟的TOD中心。新宿站周边的地价,在短短5年时间内上涨了37%。

    多摩新城位于东京新宿副都心的西南方向19-33公里处,距离横滨市中心西北部约25公里的多摩地区丘陵地带,包括了东京都多摩市、稻城市、八王子市和町田市的一部分,是日本最大新城。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0万人通过TOD交通发展引导模式,导入商业、商务、居住、娱乐等综合功能,建设成为工作、生活、娱乐、产学结合的全功能新城。大型商业设施主要集中于小田急多磨中心站周边,由多个街区的复合商业商务综合体形成了多摩新城的商业中心。围绕站点600米服务范围内,商业、办公、文化功能占比在一半以上。

    多摩新城位于东京新宿副都心的西南方向19-33公里处,距离横滨市中心西北部约25公里的多摩地区丘陵地带,包括了东京都多摩市、稻城市、八王子市和町田市的一部分,是日本最大新城。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0万人通过TOD交通发展引导模式,导入商业、商务、居住、娱乐等综合功能,建设成为工作、生活、娱乐、产学结合的全功能新城。大型商业设施主要集中于小田急多磨中心站周边,由多个街区的复合商业商务综合体形成了多摩新城的商业中心。围绕站点600米服务范围内,商业、办公、文化功能占比在一半以上。

法国巴黎

    法国巴黎之门,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距离巴黎市中心15km,总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1万人,是继巴黎和拉德方斯之后巴黎地区的第三大城市中心,是典型的TOD新城中心发展模式,在轨交站点600m为半径的区域内,集商店、酒店、购物中心、IBM等世界名企和高端住宅于一体,居住功能占比45%左右,以围绕轨道站点高强度、高密度的住宅开发为主导。

    莫比埃谷距离巴黎市中心20公里,大约3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8.66万人,充分发挥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优势,吸引了大批居民来此落户。发展定位为“科技研发中心”,1983年成立迪斯卡特科学城,后续导入10多所欧洲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近200家企业的研发部门在此集聚。围绕地铁枢纽,建立大量办公、园区,引入科技企业和研发平台等,同时配套商业、居住来支撑整个中心的发展。核心区面积15平方公里,以商业用地为主,占40%以上,另外分布有商住、公服和少许居住。商业主要由大型办公(创新型企业、高新科技企业、研发中心)、酒店、零售等构成。公服设置有学校、医院、政府机构等。

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是亚洲少有的在轨道交通中创造了大额营业利润的城市之一,这里的公交系统有效地支持了世界上最密集的城市形态。全香港约有45%的人口居住在距离地铁站仅500m的范围内,九龙、新九龙及香港岛高达65%。全港约42%的住房,43%的就业人口,75%的商业及办公室建筑面积位于轨道站点500m范围内。

    九龙站项目位于香港西九龙港铁九龙站上盖,1998年正式运行,由佐敦道、连翔道、柯士甸道西和雅翔道四条道路围合。项目以高铁西九龙站、西九龙站巴士总站、港铁九龙站等交通枢纽为中心,聚集了1条高铁,4条港铁,11个巴士站,打造了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繁华中心。

    将军澳新市镇是香港的第三代新市镇之一,属于西贡区,位于观塘和清水湾之间,邻近香港都会区。将军澳是香港的第7个新市镇,自1982年至今,经历了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和进一步发展期三个阶段,开发主题依次为住宅、商业和休闲娱乐设施。其规划以地铁站为中心开发高密度住宅,而地区中心都设在区内陆铁站旁,地铁上盖多为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规划理念包括3D原则,即:

(1)高发展强度(Density):在车站步行服务范围内进行集约式开发,高度发挥集体运输的功能,使交通及城市建设相结合;

(2)多元化土地利用(Diversity):按市场的需要合理配置住宅、商业零售、办公、工业和不同种类的公共设施,增加区域的活力和双向客流;

(3)优质小区设计(Design):设计友好的步行环境,使宜商宜居的社区与轨道站点无缝连接,尽可能规划人车分隔,配合美化空间,打做高密度但环境优美及不压迫的空间。

    城市的成功离不开TOD的帮助,作为城市发展的良方,TOD模式下最终会诞生一个高效运转的城市,给人们带来深刻又极具借鉴意义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