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有一个字,3000年来一直是一个读音,不少人念错

 昵称413468 2020-01-19

众所周知,在川渝一带的方言中,“街”字的读音为“gai”,与普通话中的读音“(jie)”区别较大。当然,除了四川的方言,很多其他地区的方言中“街”字也念“gai”。事实上,3000年来,“街”的读音都是读作“gai”。

押韵,是古人作诗时常用的一种手法,从他们的诗词中,可以看出“街”字在古代的读音和现在读法的差别。宋朝诗人程珌有一首名叫《戊子正旦贺寿慈宫二首其一》的诗,其内容是:“曙色浮丹栱,春风暖禁街。策澜迷秀石,纤草荫新槐。”诗中第二句的“街”,与第四中的“槐”押韵。明朝诗人钱希言,在《晚发向金陵留别所知》一诗中写道:“旅游装太薄,一水问秦淮。月作投人璧,花为赠妓钗。酒痕昏客袂,灯火乱春街。短簿祠前树,含烟一半霾。”诗中“淮”、“钗”、“街”、“霾”押韵。虽然这不能确定“街”字的读音为“gai”,但至少可以确定“街”字的韵母为“ai”。

根据唐朝韵书《唐韻》记载的“古膎切”,宋朝韵书《集韻》是“居膎切”,以及宋朝另一本韵书《廣韻》记载的“古諧切”表明“古”和“居”的读法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两个字的声母都是“g”,而不是现代汉语中前者的声母为“g”,后者的声母为“j”。由此可以确定古语中的“街”的声母为“g”。这一发音,在很多方言中被保留下来。

是什么导致“街”的读音发生了差异?汉族的先民最初人数很少,使用的汉语也比较单一。后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生存需要,先民们逐渐向四周扩展,或者集体向远方迁移。跟远方的异族人接触交流,汉语就逐渐开始分化,形成一种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通行于一个地区的话。这种话只适用于局部地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方言。它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方言更能代表地区文化特色。

“街”字是二等字,随着时间的演变,远古时代念作“kre”,北方语言中将“r”变成“j”,所以读“ie”韵。而南方语言中“r”脱落所以读“gai”。

现在使用广泛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然而十八世纪以前,“街”在北京话中一直念“giai”,后受晋语不分尖团的影响变为“jiai”,然后又懒音突变成“jie”。“街”本就是一个团音,在普通话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尖团合流现象,才出现了“jie”。类似这样的不符合语言自身规律的音,在普通话中还有很多。所以,“街”字的读音,很多人都念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