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了解明朝史的朋友来说,朱祁镇绝对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皇帝。他从小登基重用宦官结过自己还被蛮族俘虏,后来回朝之后又被新君软禁,要说这样的一个皇帝应该是复出无望,可他偏偏还能重登大宝,所以他也被很多人称之为明朝的传奇皇帝。 源自公众号:每日心选 娱乐 可是在追《大明风华》的时候,即便朱祁镇是由张艺兴饰演,很多观众还是提不起兴趣来,因为从前期的剧情来看,朱祁镇重用宦官王振,任由他在朝中收了一堆干儿子,搞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孙太后要杀王振,朱祁镇居然敢和母亲顶牛,继续宠信王振如故。 这样子看起来就是一个妥妥的昏君,甚至让不少人有了弃剧的想法。 说实话,朱祁镇在被俘前的作为,剧中的表现基本属实,他就是这样的皇帝,因为宦官王振很多良臣口有一腔抱负却无法实施,反而让不少小人钻了空子。 在真实历史上,正统七年之后,随着张太皇太后的驾崩,和内阁三杨相继退出政治舞台,太监王振再也无人能够压制,成为明朝的实际掌舵人。 王振势力之大已经无出其右,皇上叫他先生,公卿大臣也争相攀附,呼为"翁父"。说明朝由盛转衰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点都不为过。而在正统十四年,朱祁镇被王振忽悠贸然出兵亲征瓦剌,最终兵败土木堡,六师失陷,这一战让明朝的国力一下子损失了很多。 对于这么一个昏庸的皇帝,很多人对他的态度还是很好的,这是因为他回朝之后的种种举动。 其中最重要的三条就是:第一,释放了圈禁在凤阳高墙内五十多年的建文帝儿子;第二恢复了当初因无子,而遭父亲宣宗废掉的胡善庠皇后尊号;第三件,叫停了洪武朝又延续下来的殉葬制。 这三件事情都是仁政,也是朱祁镇二度登基之后的重要转变。因为他亲身经历过被俘,所以在很多事情上亲力亲为,也对宦官专权方面有了充分的防范。 再天顺至成化初年内阁首辅李贤的《天顺日录》中,明英宗对李贤还说过自己一天的作息: 朕负荷天下之重,五鼓二点即起,斋洁具服拜天毕,省奏章剖决讫,复具服谒奉先殿,行礼毕,视朝。循此定规、定时,不敢有误。退朝至文华殿,或有政事有关大臣者,则召而访问商榷。复省奏章讫,回宫进膳后,从容游息至午初,复省奏章。暇则听内政,至晚而休。 翻译成白话就是:每天凌晨三点半左右起床看奏章,拜祖先,上朝,基本上一天除了吃饭就是办公看奏章,到了很晚才休息。 从这一点来看,朱祁镇被俘确实让他从实际中吸取了一个做皇帝的方式。 不过话说回来,勤政是很多好皇帝的入门条件,朱祁镇的天资摆在那里,他虽然很努力,可依旧没有让大明恢复土木堡之战前的荣耀,这一点不是他取消陪葬制度就能抹掉的。 朱祁镇一生确实传奇,不过也止于经历,他的能力限制了朱祁镇成为一个伟大的皇帝,这一点其实像极了我们这些拼了命才能刚刚维持到“普通”的普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