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公开课——诗歌语言的弹性

 无聊遣有涯 2020-01-20

诗歌语言的弹性

    诗的语言弹性是我们阅读诗歌所必须要了解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诗歌对语言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它是要用一种比散文语言更凝练,更能够引发想象和联想的语言,来表现人类的心灵感悟。那么,什么叫语言的弹性?语言弹性,它具有模糊、含蓄、委婉的特点,是皮筋,它要能给读者提供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与之相反的,是僵硬,就是说满、抻足、写尽,是皮尺,无法让你联想和想象。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引了同时代诗人梅尧臣的一段话论诗。梅尧臣讨论怎么样才能达到诗的语言的极致。这两句话非常有名:诗家,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前一句强调的是诗歌语言表现的的丰富性准确性形象性,“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一句,它的意思是把说不完的话,或者说不一定要在作品内说的话,表现到言外去。即好诗其实应该提供一个比较大的空间给读者,让读者去想,所谓“诗贵含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实际上讨论的就是诗的语言弹性的问题。

怎么理解弹性?拿一根皮筋,能够扯得很长,说明弹性好。那么语言的弹性怎么理解,是否像老太太裹脚布似的越长越好吗?不是的,能够被读者扯长的那个部分,不是用文字来表达的,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想,自己去扯长。那么能让读者扯多长,这就要看你在语言上作了多大的开掘。诗歌语言构成弹性的关键是它的内蕴一定要丰厚,内涵丰厚,外延就能够延伸到尽可能远的地方。打个比方,内涵和外延的关系就像一滴墨汁滴到一张宣纸上,它会逐渐地濡染开去,墨汁滴的中心地带就是内涵,慢慢地渲染开去的就是外延,外延所能到达的远近,靠什么决定呢?靠你这滴墨水的浓度。如果是一滴清水,滴上去就什么也看不见;若这滴墨水比较浓,濡染出去的边缘就达到得比较远。外延能够伸张到多远,决定于你在它的内涵上是怎么开拓的,决定于你在这个地方是如何用心思的。一根皮筋的弹性有多大,能伸多长,取决于皮筋的质量。如果它压根就没有什么弹性,或者一拉就断了,那就称不上弹性。弹性用得好,能使语言发生动态的变异,它会突破语言的字面的意义,让语义向着多向度去呈现。中国语言文字本来就是多向度的,本来就有一种多义性,而诗歌语言的弹性则是追求把这个多向度开掘到极致。

这个弹性是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的。意象的选择,意境的创造,艺术时空的构建,象征和隐喻的运用,用典,都是实现诗歌语言弹性的重要途径。这些技巧让诗歌获得了更多的言外之意,或者是更为丰厚的诗性的意义。

诗的语言弹性,就是诗歌提供给我们的这样的一根皮筋。然而即便是一首好诗,有的人可以拉得很长,可以理解出很多东西;有的人不会去拉它,觉得就是这么长,就是这么一个东西,这就涉及到语言鉴赏力的问题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需要对诗歌语言的弹性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提升我们的语言鉴赏力。在这,先举几个例子,让大家从具体的诗作当中,来理解一下何为弹性。我来举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叫“不说比说好”

请看一首唐代边塞诗。诗人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他所作的《从军行》七首中的第二首。这首诗很有意思,跟王昌龄一部分从军诗是不大一样的。因为它表达的感情在某处强行地终止了,打了个休止符,为什么这样说,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这显然是紧张的战斗间隙,晚上,战士们在休息,在演唱,在跳舞。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在这种特有的乐器的伴奏下,人们欢歌酣舞,不断地跳舞,一支曲子接着一支曲子地换,很热闹。而且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但是,在一个很忧愁的战士听起来,一支一支曲子换来换去,不外乎就是《折杨柳》《关山月》《燕歌行》等等的,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它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关山”除了有边塞的字面意义外,还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换来换去总是这种代表着离人思妇情感的,代表着征战的,让人联想到离别联想到从军的曲子,所谓“总是关山旧别情”

于是愁的情绪不断叠加。"撩乱边愁听不尽",听来听去,怎么都是这些曲子啊,越听越愁,就越想到背井离乡甚至抛妻别子,就越想到戍边当中种种的愁,因此这个边愁被撩得很乱,而且好像永远没有终止。“听不尽”三字,意味深长。此时,这个边愁已经积累到了要爆发的程度了。然而诗歌释放情感的节奏却是这样,你真的让它嘭地一下爆了,放鞭炮似的,泼妇骂街似的,则太直白,了无诗贵含蓄的悠悠韵味;但你不让它爆发,就死劲憋着扛着,感觉上也很糟糕,太压抑。所以当情绪积累到很高很高的时候,结尾是非常难的。

王昌龄不愧被人们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七绝圣手,他采用了一个以不结作结,以不了了之的结尾,叫,“高高秋月照长城”。有论诗者说,这叫"以景结情",用风景来终结情感。正在撩乱边愁听不尽的时候,突然一笔宕开,去写风光。于是,在军中欢歌酣舞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延起伏,上面一轮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前三句累积而成的感情激流最终却在这汇成了一汪深沉的湖水,回旋荡漾着。

从读者角度来说,这样写,则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作多重解读。那么,你读到“高高秋月照长城”时,会想到什么,你的情感会往哪个走向走?哪位同学谈谈看法。你读到高高秋月照长城时候,你觉得王昌龄在说什么,或者说诗中这个战士,这个主人公在说什么,它表达了什么情感。

同学:我觉得最后一句,表现出一种思乡的情感,因为他写到了秋月,秋月这个意象,就给人一种思乡的感情,所谓“望月怀人”,如李白的《静夜思》,“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等,除了思乡的情感之外,因为提到了长城,好像又有一种期待战争结束的感觉。

师:结句究竟表达了什么?无限的乡愁现实的忧怨?还是立功边塞的雄心?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事实上还可以有其他的解读。秋月与长城这两个亘古长存的意象则让我浮想联翩:我想到了李后主“春花秋月何时了”的绝望:想到了李白“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无奈;想到了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生命悲感;想到了杜甫“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的世道沧桑;还想到了陶渊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的豁达超脱。

二十八个字的一首轻灵小诗,却写了边塞战争这么宏大的一个题材,他选取了一个巧妙的角度来,即写战士的边愁心理,可结尾又不纠缠于这个愁,而是一笔放开,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个结尾不说愁就比说愁好,它充分体现了诗歌的语言弹性。

下面就"以景结情"这种表现技巧再拓展一下,以便使同学们加深对这种技巧的理解。以景结情,是诗文创作中结尾的一种技巧,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或文章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收束诗文,言尽而意不尽。

 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诗人因宰相武元衡被刺案而摊上了大事,最终蒙冤被贬江州,此诗写于被贬途中。白居易和元九是很好的朋友,而元九也因蒙冤已于五个月前被贬通州。白居易夜里点灯在舟中读好友的诗卷,直读到灯残眼痛,到了身体的极限,才灭灯,灭灯后仍然暗坐,实际上他的心始终在与朋友进行交流,生发许多感慨:想念微之?想到“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想起坏人当道,朝政日非?但他对这些什么都没有说,而只以一句“逆风吹浪打船声”作结。狂风巨浪猛烈吹打着江心这一叶扁舟,心头眼底,象突然展现一幅大千世界色彩黯淡的画图。这风浪,变成了“逆风吹浪打船声”;这是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画图,悲中见愤,溶公义私情于一炉,感情复杂,容量极大。似是写景物,实际上风浪打船的声音正是诗人思想延续激荡的声音。诗人并没有加上“我伤感地听着”之类的话,而是只把一个景物的断片放在诗尾,使我们不得不去补充这断片之外的许多东西,不得不去体味诗人内心激荡的情思。

     元稹《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这首诗就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消息时写的。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此时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于是,看到的“灯”是失去光焰的“残灯”;连灯的阴影,也变成了“幢幢”──昏暗的摇曳不定的样子。本无所谓明暗的风,而今却成了“暗风”;本来无所谓寒热的窗,而今也成了“寒窗”。“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会一体、“妙合无垠”。按照常规,在“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句诗后,大概要猛烈抒情或议论,然而作者却偏偏来了个写景的诗句:“暗风吹雨入寒窗”。这样,“惊”的具体内涵就蕴含于景语之中,深藏不露、含蓄不尽。作者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全都没有说破,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和玩味了。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是在琵琶女精妙绝伦如仙乐般的演奏之后,诗人及在场的其他人都与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可这强烈的共鸣并没有嘭地爆发,诗人没有说自己内心多么激荡起伏,只写了“唯见江心秋月白”这句景语。这朦胧空灵的夜色如此宁静,但我们仿佛听到了诗人的心弦在继续演奏着。这里的景物描写为诗人情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舞台,在“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舞台上,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个“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灵魂在凄冷月光下独舞着。

    散文创作中以景结情的佳作,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归有光在其传世名篇《项脊轩志》的结尾一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枇杷本是无情物,但“亭亭如盖”四字与前文“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一句一旦发生联系,便让人生发无限感慨:树长而人亡,物是而人非。作者用看似平静的语调写枇杷树的特殊来历与繁盛景象,但读者却能从中想象出他内心汹涌澎湃的情感波涛,这确实是“以景结情”方能起到的特殊效果。

第二个类型,少说比多说好

请同学们看一首很有意思的诗,初唐时期,有一位老诗人叫王绩,长期待在京城以后,写了一首思乡的诗。这首诗叫《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在京城,因为一直没有回家乡,思念家乡了,结果刚好碰见了一个家乡人,一下子钩起浓浓的思乡情怀。我读一遍,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一首诗的特点在哪儿。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   

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在京思故乡,偶遇一个家乡人。)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先敛眉作痛苦流泪状,然后握手,熊抱,最后让老奶奶赶快整两个硬菜请老乡喝酒。)  

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很形象,殷勤地问老朋友们的情况:谁谁躺床上了,谁谁挂墙上了;又详细询问了孩子们情况,大孬子二杆子三毛子四犟子等)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  

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   

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   

经移何处,别种几株。   

当无绝水,计总生苔。   

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   

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

(因为心想着家乡,就不停地问问问,都告诉我,你不要去猜测我为什么忙忙地问,你知道的你都告诉我,告诉我多一些吧。 )  

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菜。

(下泽,车,一种车轴比较短的车,据说适合在潮湿的沼泽这些地方,乡村的土路上不能走高车大马,就是说我很快地就要乘上很简便的小车,干吗呢?回家乡种两畦菜,这世道,除了钱便宜,啥都贵。实际是隐居。)

请同学们看中间的这么多问,从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到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这首诗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问!它的特点就是问,哪来这么多的问题,如果不把“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算上,从“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这第一个问号开始,数一数,十一问。旧园、新树、垂柳、茅斋、梅花、沟渠、石台、院果、林花,意象繁多琐碎,意识流式的相继迸发,一发不可收拾。

一个人在异乡待久了,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知道家乡近况更兴奋与焦虑的事了。兴奋如陶渊明“乃瞻衡宇,载欣载奔”,那是久别重逢的喜悦;焦虑如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那是百转千回的慨叹。王绩仍远离故乡多年,好不容易遇到一同乡,当然要问个清楚明白。而且他问得如此琐碎,如“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可见诗人有多思念家乡。急急忙忙,不等人回答的十一问,把自己的思乡情切全表达在这些问中,应该说是很有创意的。如果以后没有更精彩诗作出现,这首思乡诗绝对是最典范流传最广的作品了。

可惜啊,以后出了一个更有名的诗人,他就问了一问。盛唐大诗人王维,也姓王,有首《杂诗》,也是问故乡。显然也遇到了个家乡人,“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绩早已去世了,他要是地下有知,一定感慨,既生瑜,何生亮。这个后来的家伙太机灵太聪明了,他就问了一问。你搜索思乡一类的诗,很快就会找到王维这首诗,而王绩被遮盖了,被淹没了。王绩的十一问,非常有特色,很有创造性;但是王维的这一问,这极富语言弹性的一问,秒杀了他的十一问。

十一问就不如这一问,为什么呢?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值得怀念,但人的记忆深处,真正深藏的东西就那么一点点。诗人故乡绮窗前那株梅花就是他离乡以后记忆最深处的那个情结。那梅花,就好像黑暗中突然闪现的一束光,一下就把记忆之门打开了,家乡的一切随之就如潮水一般涌来,所有的细节,所有家乡的一切就将由这株梅花引发。它点燃了你的记忆,照亮了你的记忆。

那么,为什么“梅花”是诗人离乡后记忆最深处的那个情结呢?原来在我们的民族传统里,松竹梅是被称为“岁寒三友”的。它们斗霜傲雪,凝翠浮香,象征着人格的高尚,品性的高洁。所以,“寒梅著花未”的这一问,问出了精神,问出了境界。当然,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贴标签式的附会。看下面一种理解。

有人说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可能还在于它其实还有另一种情绪在,一种忧郁的情绪。王维的《杂诗》历来被认为是一首忧郁的诗歌,因思乡而忧郁。其实绮窗前的寒梅开不开并不是其真正关心所在。多少诗歌读者在这里犯了傻乎乎的毛病,说什么诗人对于梅花的欣赏、关心。这真是不懂艺术,不懂诗歌,把诗歌读肤浅了!

我们知道,一个人离开家乡越久,家乡人事的变动就越大越多,有的人事变动会令游子高兴,但是也肯定有些变动会让人失落或痛苦。宋之问不是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吗?再如《汉乐府》名篇《十五从军征》。它叙述了一位八十岁的退伍老兵回乡后的悲惨遭遇: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岁月这个魔术师已经把当年的那个毛头小子变成了现在的白发老者,能历经六十五年血雨腥风的战争而幸存下来,这确实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历经磨难而劫后余生,何其幸运!然而我们下面看到的将是一个因为长寿带来的悲剧,在一个异常动荡的年代里,长寿则可能意味着更多的灾难。)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说明他对家庭变故还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毕竟六十五年了,东汉时期的平均人口寿命也就二十四五岁,这个时间跨度能熬死好几代人了。)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个场面啊!甚至让人毛骨悚然!那一个挨着一个馒头似的坟冢所掩埋的可是他离家前亲人们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接下去,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这位“行道迟迟,载饥载渴”的老兵是如何走完那段短暂而又漫长的回家之路的。下面请大家做好继续遭受摧残的心理准备。)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曾经的狗洞而今成为野兔的绿色通道了,而屋梁也成了野鸡的浪漫爱巢,整个一野生动物园。)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野生植物园)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一个在战场上熬了六十五年而活下来的人的野外生存能力一定是超强的,所以,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对付着吃吧。)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饭熟后,他自然回忆起从军前家庭的日常生活情景来,那时,总是由还是孩子的他把妈妈煮好的饭菜送给在田地里辛劳的父兄们,而现在,还需要吗?)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引起我兴趣的是,为什么看到“松柏冢累累”时,不泪落沾衣,看到破败荒凉的家时,也不泪落沾衣,“不知贻阿谁”时,还不落泪,一直到出门东向看时才落泪,元芳说,此事的背后一定有个天大的秘密,时间原因,按下不表。)

这首诗写得写得很感人吧?没错,很感人!写得很成功吗?我只能说,作为失败的典型,你们真的很成功!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独家解读,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我们现在探究的是诗歌语言的弹性,所以,就不考虑它作为叙事诗的体裁特征,而是纯粹把它作为我们探究语言弹性的一个解剖样本,因此,解读的视角比较极端,难免有偏颇之处。

从诗歌语言创造的弹性空间或它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是很失败的。我们见证了一位诗人是如何以匪夷所思的速度从天才一步步堕落到蠢才的,我认为,写到“松柏冢累累”就无需再写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下面这些内容实际上应该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因为,“松柏冢累累”这一句涵盖了下面的所有内容。

请大家想一想,“松柏冢累累”意味着什么?它必然导致“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个破败荒凉的局面,这一点读者完全可以凭借生活常识加以想象。至于“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也应该是情理之中的结果,我们总不至于认为一个经过六十五年战争洗礼和生活煎熬的老兵会被眼前他多少还是有心理准备的事实击垮吧:他会像刘兰芝一样“举身赴清池”或者像焦仲卿一样“自挂东南枝”?生活还得继续,饭还得吃。但问题是到哪吃?吃什么?还有亲人吗?只能就地取材。而“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则是他在回忆从军前家庭日常生活图景后必然带来的怅惘:从军前,还是个孩子的他总是要把妈妈做好的饭菜送给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的父兄们,而现在,他们早已成一抔黄土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那么,“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的凄凉结局是必然的,这两句属于典型的蛇足。

我的结论是:如果作者写到“松柏冢累累”就戛然而止,他是天才,“松柏冢累累”这句惊心动魄的景语极富语言弹性,真正体现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它留给读者的是一个巨大的味之不尽的想象空间;很遗憾,他没有停笔,再写出“兔从狗窦入”这四句,他还算是人才,这四句的表现价值就在于让读者之前还抱有的那点侥幸至此完全破灭(读者可能还幻想他家里有幸存者);但又写了“舂谷持作饭”四句,就是庸才了;至于一直写到最后两句,那只能是蠢才了。我们发现,诗歌的语言弹性空间或者说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被作者一再挤压,一再侵占,本应属于读者的种种有趣的想象性探索却被作者一一坐实。而本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诗作也悲催地从皮筋异化成皮尺再异化为烧火棍直至成搅屎棍。

我又突发奇想到,要是我的学生,他们一定还有足够的能力英勇无畏地写下去。他们会一直写到这位老兵最终会像祥林嫂一样在村民们热闹的祝福声中孤独地死在冰天雪地中。更有奇葩甚至还会写到这位老兵的尸骸最后被一群野狗分食殆尽,反正不把这位老兵整到尸骨无存绝不罢手。鲁迅他老人家感叹到“呜呼,我说不出话”。我又在想这首诗之所以堕落到这般田地,可能出自于汉朝的某份语文试卷,我猜测当时的考试,规定不得少于八十字。这自然又让我想到当今高考作文不得少于八百字的坑爹规定。干脆请诸位就高考作文不得少于八百字的坑爹规定,写一篇作文,谈谈各自的看法,括弧,不得少于八百字。

正因为此,诗人才不敢冒然问一些很敏感的话题,他害怕听到来自家乡的某种不利的世事变迁,而是先问一个毫不危险的话题,以便推迟片刻,好让自己的心理准备得更为充分一些。这是一种怎样的矛盾心理?欲问还休——渴望知晓实情,又害怕听到变故。于是,先问一个毫不危险的话题:“你来时,我家绮窗前的寒梅开花了吗?”就这样,我们几乎聆听到了诗人内心的巨烈跳动,体味了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于是诗歌在有了似乎欢快的表层结构的同时,下面又隐藏着冲突、复杂、深沉的深层结构。只是这个深层结构有多深,都留在无边无际的空白中,仰仗高水平的读者自己去建构。读者自然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作多种猜想。而这正是唐诗最为令人叹服的地方,那就是,伟大的唐诗所留的空白,或者说所呈现出的语言弹性,总是能够给读者提供最为丰富的想象空间。
  所以我们说,王维的这一问,非常地出色。少说比多说好,多说不见得就好。

好,第三个类型,换一种方式说效果更好

有的时候换一种方式说效果更好。就是同样的话,不能直说,不想直说,那么换方式来说。比如,你不要说自己长得丑,你可以说自己只是帅得不够明显;你也不要对爸爸说自己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美女与金钱,而是为了爱情与事业;幼儿园一小正太上课时对老师说想尿尿,结果老师呵斥他语言不文明,而另一奇葩则很富创意地提出自己的诉求,他说“老师,我屁屁想吐”;你若对初恋女友说“我们一起上床吧”,她会骂你是流氓,但你说“让我们一起起床吧”,她一定夸你是徐志摩。你可以说高老师上课诲淫诲盗,但换个说法,我这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我们看这样的一首诗,他是中唐时期的一位青年人,一个参加当时的高考——当时的进士考试的浙江的青年人朱庆馀,到了京城以后呢,写了这样的一首诗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仅从字面上看,写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什么人?新娘。“洞房昨夜停红烛”,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待晓堂前拜舅姑”,古代有新婚第二日新娘要拜见公婆的习俗,作为儿媳妇,上堂正式拜见公婆,意味着成为这一家人了。舅是公公,姑是婆婆。对新娘来说这一夜是非常忐忑非常紧张的,所以天还没亮,赶快爬起来化妆。化妆的时候,新娘有着特殊的心理,对她来说,未来最重要的是和婆婆相处,而婆婆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将很大程度地决定着自己将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但是又不了解婆婆性情喜好,心想她喜欢我收拾得精致一些,还是朴素一些?如果婆婆平时就妆容严整,喜欢装饰华贵,那么,妆化得马虎了,婆婆就会想这个儿媳妇怎么这么邋遢不讲究;万一婆婆是一个低碳环保型的人,不喜欢浓妆,那么装饰得过于精致了,这下更坏了,给婆婆留下一个糟糕的印象,怎么娶了一个狐狸精回家。所以这个妆到底该怎么化,浓还是淡,就相当关键。因此妆饰完后,就希望征求一个人的意见。谁最了解婆婆呢?作了婆婆多年儿子的丈夫当然是最好的意见征求者。所以,“妆罢低声问夫婿”,毕竟是新婚夫妻,才一夜,所以羞涩地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你看我这个画眉入时尚不?字面上看是够不够时尚,其实是说你看我的样子,婆婆她老人家看得顺不顺眼。

那么字面上就像说新娘的事,没错。诗题叫《闺意上张水部》,闺意,当然是女子的口吻。但是它的另外一个诗题叫《近试上张籍水部》:要考试了,写首诗给张籍张水部(他曾经做过水部郎中,所以尊称他为张水部)。张籍是当时一个文化上地位很高的人物,也很喜欢提携后进。唐代的科举考试前很多人就要去走门路,包装自己,使自己的名声更大一些,所以考前经常把自己的作品拿给一些说得上话的重要人物看一看,请他们帮着弘扬声誉,叫行卷。显然朱庆馀这个年经人就在干这个事情。之前他已经把自己的一些作品送了到张籍那里,但张籍没有回音。所以朱庆馀心里没底啊,眼看要考试,就想去问;但怎么问是个问题。直来直去,太没品位,也犯忌讳,所以要换个方式问,问得艺术点。诗帮了朱庆馀的忙,他借用语言的高度弹性,把自己比成一个忐忑不安的新娘,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忐忑不安的新娘问丈夫“画眉深浅入时无”,实际的意思是,我交给你看的作品,入不入今年主考官的法眼,他老人家喜欢什么样的文风啊,浓艳的还是清纯朴素的,您给我提提建议啊,是非常紧张地在探消息。这首诗充分开掘语言的弹性,使得语言发生了动态的变异,突破了语言字面的意义,从而妙趣横生。据记载,张籍很喜欢朱庆馀的作品,也把朱庆馀的作品向许多人去推荐了,而当年朱庆馀也确实就考中了进士。这首诗帮助失庆馀完成了一次屌丝的逆袭,他终于成功上位;同时也正是这首诗让一千多年后的我们知道了历史上还有一个叫失庆馀的另类诗人。

张籍也是个大才子,他想咱都是千年的狐狸了玩什么聊斋啊,于是以同样的方式回应:越女新妆出镜心。朱庆馀是浙江人即越州人,张籍干脆就把他比成从浙江来的新娘,一个漂亮的越中姑娘;镜,绍兴有镜湖,后来叫鉴湖,鉴湖女侠秋瑾所在的鉴湖。前面的诗写新娘对镜妆饰,张籍就非常巧妙地说,你妆饰完了以后从镜中转身过来,同时又暗喻朱庆馀是从浙江的镜湖而来。“自知明艳更沉吟”, 你分明知道自己是一个绝色美人,却“沉吟”,即迟疑不自信。这是很巧妙的,赞美对方非常艺术非常漂亮。接下来朱庆馀不是问“画眉深浅入时无”吗?所以下面着重回答这个问题,“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齐,山东,齐地出产昂贵的丝织品即齐纨,非常华美,但当代并不喜欢这种美,齐纨未足时人贵。喜欢什么呢,这个时代喜欢清丽的诗风,“菱歌”,采菱时唱的清新民歌,暗示朱庆馀的诗,这说明朱庆馀的诗风走的是清新一派路子。一曲菱歌敌万金,所以你这个越中女儿从镜湖唱着清丽的菱歌进入长安城来考试,希望大大。这首诗让朱庆馀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就是我们说的,有的时候,不想明说,不便明说,那么,充分利用诗歌语言的弹性,换一个方式说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