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组建私董会小组

 归来己是老年 2020-01-20

私董会红遍大江南北,一时成为各个企业家圈子热议的话题。但迄今为止,能运转起来的正宗私董会小组屈指可数。很多号称“××私董会”的,其实不过是换了个牌子的企业家俱乐部或培训班而已。原因在于,首先,培养一个合格私董需要时间去挑选、培训和操练;其次,组建一个私董会小组并非易事,其难度堪称一次“微创业”,不用心投入是做不起来的。

既然是创业,首先还得制订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商业计划书。你要创建一个什么样的小组?它的定位是什么?它要吸引哪些企业家?这些企业家来自哪些行业?他们的企业规模如何?分布在哪里?小组的活动形式应该设计成什么样?一年小组活动几次?每次多长时间?包含哪些服务?收费如何确定?拿破仑说,有计划也不一定能打胜仗,但没计划一定会打败仗。拍拍脑袋就去搞私董会,必败无疑!

既然是创业,还得放下身段。每个私董会小组都有几根“定海神针”,即那前五六个加入的“创始成员”,他们的精神气质给整个小组定了基调。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几个创始人找对了,后面吸引进来的成员自然就对了。但要找到这几个对的人,还得靠私董的亲力亲为,放下身段,逐一去谈。很多退休的CEO过不了这一关:过去都是人求我,好不容易退休了,哪有道理我求人?所以,私董做这件事的发心很重要。你如果是为牟利去做,自然会觉得是“求人”;如果是为成就他人去做,自然就会觉得是“助人”了。

既然是创业,就得考虑长远。一个私董会小组的成功标志,并不在于其成立之初,吸引了多少人来看热闹,而在于同样这一拨人,能够在一个小组里待多久。由于私董会是没有毕业之说的,成员都是每年交年费的。因此,衡量一个私董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就是小组成员的“续约率”。如果一个小组不能持续为成员创造价值,往往就会出现人越来越少,最后难以为继的局面。相反,那些成功的小组不仅不用发愁如何让成员续约,而且还会有人排着队等着有人退出以加入小组。因为每个小组的规模通常控制在15~20人,要进入这样的小组就必须等待空缺席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既然是创业,就得乐在其中。说了这么多苦,如果私董不能以苦为乐,这事儿也干不成。对很多私董来说,建立私董会小组的“微创业”很可能就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次,在此他找到归宿,今生别无他求。想做私董的你,准备好来玩一把了吗?

如何设计私董会小组

既然建立私董会小组是一次“微创业”,自然就会有定位、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等问题。正如创业家的个人价值观往往会成为他所创立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一样,私董的人生经历也会塑造他所建立的小组。私董需要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尤其是那些“巅峰时刻”,那些让自己脱茧重生、生命能量大爆发的时刻,那些理清自己人生使命的时刻。通过与潜在的小组成员回顾和分享这些故事,让别人明白你为什么有热情来做这件事,这件事对你以及别人的意义何在。

从小组定位来说,一看规模。有的小组定位在企业规模还在一个亿以下的创业家群体,有的选择一个亿以上的高成长企业家,还有的瞄准十亿以上的有规模的成熟企业家。这主要取决于私董的人脉资源和领导经验状况。只有小微企业创业经历的私董如果去带上规模的成熟企业家,建组本身就有难度,他对这一类企业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难以感同身受。

二看行业定位。一般来说,一个小组的15位企业家最好来自不同的行业,身份有共鸣。但行业定义可大可小,都属于同一个大行业,只要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竞争关系,也是可以的,甚至有其独特的优点。比如,某小组成员全是现代制造业的,有的做汽车座椅,有的做汽车电子,还有的做机床,等等,放在一个组里,也没有问题,而且好处是由于他们都是制造业的,大家都很有兴趣去参观工厂,看看别人在现场是如何做精益管理的,很容易就找到共同兴趣和话题。如果组里面夹杂着一个做广告的,他很可能就对参观工厂没啥兴趣。所以,行业定位没硬性规定,私董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确定。

三看价格定位。对于以创业家为主的小组,收费不宜太高,而以成熟企业家为主的小组,收费可以高一些,因为他们的付费能力不一样,相应在服务内容上也必然有所差异。比如会址的选择,一般除了会费之外,成员参加小组会议的交通费和住宿费都是自掏腰包的。如果你的成员都是创业家,私董当然需要考虑不要让他们负担太重。目前,私董会小组的市场定价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因成员和私董条件而定。

把定位找准了,私董还需设计好小组的服务内容和活动形式,比如含不含一对一辅导,小组人数会封顶在多少,小组会议多久一次,在什么日期,会议地点如何确定,等等。私董最好在起组时就和成员一起把全年的会议日期就定好,因为企业家都非常繁忙,提前定好能帮助他们安排好自己的日程,确保能按时参加会议。成员的出勤率是小组会议质量的重要保证。有的小组甚至约定,一年2次缺席就自动退组,以此来要求成员们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从小组会议频率来说,现在多数中文小组都是每年6次,每次2天;而英文小组多数是每月1次,一次1天,每年10次;也有混合型的,比如每年还是10次,其中每两次一天会议间隔一次两天会议,等等。

每年6次,相当于每两月1次,每次2天的好处在于,如果小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这样他们差旅飞行的次数就减少了,而且大老远飞来,如果只是参加一天的会议的话,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值当。而且中文组往往都由民营企业家组成,在两天的会议中,大家至少有一个晚上是在一起晚餐聊天的,更容易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一次一天的会议中,常常上午来,下午就散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始终还是隔着一层,亲近不起来。对于英文组来说,问题不大,因其小组成员肯定要么是常驻中国的外籍高管,要么是外企里的中国籍高管,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习惯了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但对于中国本土的企业家来说,情感连接是必需的,没有这一层,小组就凝聚不起来。

至于要不要把私董对成员的一对一辅导纳入服务范围,见仁见智。多数中国企业家对于一对一辅导并不太适应,更喜欢和一伙人一起切磋和研讨。而且很多民企老板个人气场强大,一对一辅导也难以触动到他,给他实实在在的帮助。放在一个私董会小组里,大家都是老板,平时在企业内都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在这里大家彼此摸一下还是没关系的。老板们更容易放下架子,打开自己,袒露心声。所以,如今多数中文小组是不把一对一放到正式服务范围里去的。但私董会找机会去成员企业访谈,有合适时机的话会与老板进行深入沟通。

一对一辅导有其优点,比如有的老板刚入组,还不太习惯在众人面前谈自己的问题,更愿意和私董一对一交谈。而且,一对一能加深成员和私董的情感纽带,对于小组的稳定性有所助益。

私董亦可选择把一对一设计为一种可备选的服务项目,让有需要的成员选择购买,按次收费,约定每年几次、每次多长时间、如何收费,等等。

小组的收费形式也需要私董提前设计清楚。现在多数小组是年费制,按年收费,一次缴清的,也有的接受成员按季度付费。一般民企老板怕麻烦,觉得有价值就提前把一年的会费付清;而外企的高管由于预算约束,或者要申请总部批准的原因,更愿意按季度付。外企高管在这方面肯定不如民企老板自由,很多时候自己觉得很好,很想入组,但回去跟老板一讲,老板不同意,也没办法,只能放弃。所以,建立以外企成员为主的组的话,这方面的不确定性很大。

另外,是否允许成员中途退出,是否允许成员自身不能参加会议时指定代理人出席等问题,私董都要提前讲清楚。通行做法是,成员如果觉得小组没有给他带来价值,可以提前退出,毕竟他留在组内也不会给其他人带来什么价值,但需要提前3个月申请,在扣除3个月会费后,余款退回给他。至于代理人出席,原则上都是不允许的。有的成员会提出这种要求,私董要让他明白私董会不是培训,不是说你不来听课换个人来区别不大。私董会是帮助企业家个人成长的,就好比看病,你自己不来,找个人代替是行不通的。

小组组建流程

私董在完成系统的专业学习之后,一边尽快找各种机会演练,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在时机成熟时,就可以着手设计小组,并开始招募创始成员了。一般来说,只要招募到6~8位成员就可以起组,之后就是持续运营和维护小组的问题了。

私董的专业学习必不可少,这是自己看书代替不了的。这跟学游泳一样,光看书不等于你就会游泳了,一定要有教练辅导,勤学苦练才行。在我们的私董研习营中,很多人都是非常资深的培训师和咨询师,悟性极高,很多东西一看就懂,但在参加完我们研习营的学习后,还是觉得极有价值,跟自己看书的感受完全不同,对私董心法和技法的理解要深入得多。私董是一门严肃的专业,光靠杂志上介绍的三拳两脚,就想跑出去忽悠企业家,肯定当场就会被轰下台。

学习完后,还要找各种机会演练。我们的私董学员有的自己组织起来,开内部私董会,互相指点,共同提高;有的不断在各种社群里搞体验会,既借此练手,又积累人气,这样一旦要起组时,成员也不是问题;还有的在公司甚至家庭内部会议中采用私董方法重新组织会议,都收到相当不错的效果。

等私董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并设计好小组的商业模式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建组了。小组的组建原则是:

成员间没有直接竞争关系,身份有共鸣;

同一级别;

最少6~8位创始成员即正式成立,最多16~20位;

成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地域分布接近。

我介绍过,其实私人董事会的英文原词是Peer Advisory Group,直译应为同僚咨询小组。2009年我在伟事达任创始CEO时,为更好地向企业家群体推广这一模式,选择了意译而非直译,前面采用了“私人”以凸显私人定制的高端定位,后面采用了“董事会”来描述这种十几个人一组的模式很像企业家熟悉的董事会。于是“私人董事会”这个词就这么传开了,没想到今天成为这么火的一个概念。从英文原文来看,它的精髓就在于PEER,一定要是同僚,同一角色,同一级别,身份有共鸣的人。

地域分布接近的好处在于,小组成员平时联络更方便,会议之间还可以找机会聚聚,小组凝聚力更强,也就更稳定。

招募小组创始董事

通常我们把一个小组的前8个成员称为创始董事,这既是一项荣誉,也是小组的基石,这8个人决定了一个小组的精神气质。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创始董事质量高,价值观端正,后面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家加入;反之,则小组不但扩展困难,连维持都会举步艰难。因此,私董要重视创始董事的遴选,不能说谁愿意交钱就让他来,一定要看准他的发心是不是冲着私董会学习和成长的价值来的,还是就想来多认识几个大老板,多做点生意的。如果发心不对,宁愿不要他来,建议他去别的商会等企业家社交性组织;否则,他会把小组氛围弄得很不好。

私董还要注意看几位创始董事间的性格是不是合得来,这和创建一个优秀团队是一个道理。有时候不是说两个人谁不好,而是性格差异太大,放在一起就是互相不对付。假如出现这种情况,你即使强行把他们放在一起,时间一久,总有其中一个感到非常不舒服,还是会选择离开。在正式起组之前,把已经招募到的几位创始董事约到一起吃顿饭或喝次下午茶,也是不错的选择。让大家彼此先熟络起来,也看看在一起哪个人会特别与多数人不搭调,往往这个人也就在起组前自动退出了。

招募创始董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对一发展法;

活动推广法;

渠道发展法;

滚动扩展法。

通常来说,你想招募的企业家规模越大,一对一定向邀约的方法越有效。搞体验会一般来的多数是小微企业主,他们出来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大中企业的一把手一般不会轻易参加体验会这一类活动,还是要靠友人推荐,建立信任后,登门造访,定向邀约才行。

在建组的过程中,最难的就是这前8个创始董事的招募。一旦小组运转起来了,每次小组会议开放两三个嘉宾席位让感兴趣的企业家进来体验,很有可能每次都会有一两位转化为正式成员。这样就滚动发展起来,一年半载以后,小组基本就能达到满员的状态。小组运营得好的话,甚至会出现有人排队等着入组的情况,因为要等到有成员退出空出席位,才能进得去。一个负责任的私董不会盲目追求小组成员越多越好,人越多,越难以照顾到每一个人,成员间的深度互动也就越困难,肯定会损害成员体验的满意度。我们的经验是,一个小组15个人左右是最佳规模,考虑到每次会议常有10%~20%的成员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出席,最多放宽到18人。但如果超过20人,肯定私董带起来会非常吃力,成员要想获得满意的体验相当不易。

除了考虑创始成员的年龄、企业规模、行业和价值观等因素外,私董亦需考虑他们的身份认同问题。一般来说,最好把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分开,因为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站的立场也常常不同。但有的小组将他们混在一起也有独特的效果。一般来说,企业主往往比较随性,讨论问题大开大合,但不一定有章法;职业经理人说话严谨,思考周密,系统性很好,但有时看问题的格局不够高。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也能创造不少价值。故而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绝对的行或不行。

总之,招募创始董事影响到一个小组的成败,私董需要相当重视,戒急用忍,找到对的人最重要。

策划与主持私董体验会

通过举办体验会来招募合适的创始董事,宣传自己和小组,是私董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有的是独立式体验会,有的是附加在别的活动之上的附加式体验会,还有的是一边搞体验会一边发展正式会员的滚动式体验会,也有不少是让大家在放松的环境中把酒言欢的沙龙式体验会。体验会既为私董创造了演练技能的机会,也是新晋私董扩展人脉,建立个人品牌的良好渠道。

一般体验会的会址都选在酒店、会所或标杆企业现场,以午餐会、下午茶会等两三个小时到半天的时间,让大家参加体验。从环节设置来说,私董先会花一点时间介绍一下自己,以及私董会的由来,自己想建一个什么样的小组,为什么想建组,小组成员会获得什么样的价值,等等;然后现场让嘉宾们选出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大家用私董会议中的问题解决流程,亲身体验一下私董会议的魅力。

体验会的嘉宾邀请一定要有所筛选。现在蹭会的人不少,表面上是来体验私董会,实则借机来推销产品,这会让真正有兴趣的嘉宾感到很败兴。要充分用好社交媒体,以定向邀约为主,宁缺毋滥。只要来的人是对的人,一次体验会只要有8~10个人参加,体验质量就不会差。因此,不要盲目追求参加体验会的人数,关键是要把控好参与者的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问题解决只是私董会议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很多人参加了几场体验会后,以为这就是所谓私董会了,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一个私董小组要存续那么多年,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一定要靠一整套系统来运作;否则,每次都只是搞一次问题解决,难免审美疲劳,小组是很难维系下去的。前面已讲过,私董会议的本质是高品质的U形群体对话,问题解决只是对话的一种形式,远非全部。

体验会结束时,私董最好留出一小段时间让参与者填一份简单的反馈表,让大家留下反馈。尤其是体验完后,有没有意愿入组。若有意愿,私董可当场与他约定之后一对一交谈的日期和时间;否则,他一走出门,再想约一次单独会谈的时间需要来来回回沟通协调,会浪费不少时间。

建组就是“微创业”,不少私董空有一腔热情,过不了这一关的话也是枉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私董在开始建组之前最好像写商业计划书一样,制订一份详细的小组组建计划,内容包括定位、活动形式、定价以及成员招募计划,等等。

我一直鼓励私董在计划书中明确承诺小组第一次会议日期,告诉所有人自己这个小组会在哪一天正式起航。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给潜在成员一个明确的预期,让人家知道如果他入组,这个组何时会运转起来;二是让周围的人知道该怎么帮你,离目标日期还有多少时间。

不少私董过不了这个心理关,担心公开承诺一个起组日期会给自己太大压力。但不去挑战自己,你将来如何挑战你的小组成员,帮助他们成长。有的私董说,我想让小组自然形成。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小组自然形成不了。人都是有惰性的,往往能拖则拖,私董在建组这件事上,一定要敢于去挑战自己。

建组既是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也是个充满乐趣的过程,等到你看到心仪的创始董事一个一个上船,随你一起扬帆起航,你那时必定是幸福感满满的!

要点概述

组建一个私董会小组并非易事,其难度堪称一次“微创业”,不用心投入是做不起来的。既然是创业,首先还得有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商业计划书。你要创建一个什么样的小组?它的定位是什么?它要吸引哪些企业家?这些企业家来自哪些行业?他们的企业规模如何?分布在哪里?小组的活动形式是什么?一年小组活动几次?每次多长时间?包含哪些服务?收费如何确定?

私董会小组的三个定位:规模定位,行业定位,价格定位。

小组的组建原则是:

成员间没有直接竞争关系,身份有共鸣;

同一级别;

最少6~8位创始成员即正式成立,最多16~20位;

成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地域分布接近。

招募创始董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对一发展法;

活动推广法;

渠道发展法;

滚动扩展法。

通过举办体验会来招募合适的创始董事,宣传自己和小组,是私董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有的是独立式体验会,有的是附加在别的活动之上的附加式体验会,还有的是一边搞体验会一边发展正式会员的滚动式体验会,也有不少是让大家在放松的环境中把酒言欢的沙龙式体验会。体验会既为私董创造了演练技能的机会,也是新晋私董扩展人脉、建立个人品牌的良好渠道。

本文摘自《解码私董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