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孩子考好了,家长也不要给奖励?

 长沙7喜 2020-01-21

一些父母认为,奖励能帮助孩子积极进取。
但其实,有时你给的丰厚奖励,只是在“揠苗助长”。
——虎妈

作者 | 咖啡

来源 | 男孩派原创

期末考结束了,孩子们紧张的学习生活暂告一段落。

但他们的成绩也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

网传孩子考试后回家的敲门姿势最能体现成绩结果。

前两天,一名三年级小男孩,拿着奖状,踩着得意的步伐就回家了。

爸爸刚一开门,一股“威风鼎鼎”的气势扑面而来,孩子连招呼都不打,非常帅气地将奖状往桌上一撂就走了。

网友都被这一幕笑岔了气,纷纷调侃:孩子很硬气,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原来,爸爸曾跟他约定:如果考好了,会给他奖励。

这次孩子考的不错,全家人都争相给孩子发钱,往少了说也得有1000元。

孩子考好了家长高兴,给发奖励,孩子也高兴,这是皆大欢喜的事。

平常很多家长也爱用这种方式鼓励孩子好好学习。

但也有不少家长对此提出疑义:如果奖励真的管用,那所有孩子都可以通过金钱来达到考高分的目的了。

蒙台梭利曾指出:奖赏在精神上是奴役别人所用的工具,它们只会诱使儿童勉强去做非自然的努力,这些行为只会妨碍孩子们的自然发展。

父母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这没有错。

但从长远来看,过度的奖励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是不利的。

不管是学习还是其他能力的培养,奖励要慎用,鼓励孩子更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弊就大于利。

奖励给孩子带来错误的目标

几家欢乐几家愁,有考的好的孩子,就有考不好的娃。

这边的小男孩却哭哭唧唧,妈妈左劝右劝就是不为所动。

原来,这个孩子的奖励是考双百就能去趟三亚。

结果孩子语文考了100,数学却考了99.5。

看着孩子难过,妈妈其实也很不落忍,但说过的话总不能不算数,只好劝孩子退而求其次,换个地方玩儿。

可孩子就是没能缓过这股劲儿,独自沉浸在伤心太平洋里不能自拔。

其实孩子考的分数并不低,只差0.5分,就跟妈妈约好的寒假三亚之旅失之交臂了,换谁谁不得拍大腿,难过呢?

妈妈虽然也不差钱,可为了履行诺言,以防奖励失效,就是坚持不能去三亚。

其实,她没想到的是,也许从此时此刻开始奖励就已经失效了。

尹建莉老师曾说:在发展孩子各种良好品行习惯中,胡乱奖励不会对孩子的飞翔产生助力,反而会成为挂在孩子翅膀上的石块。
家长用奖励来换取对孩子的期待,孩子会产生不良的动机,一旦达不到或不能奖励会对所做的事产生厌恶。

曾经,有很多家长咨询尹建莉老师:为什么我的孩子小学很优秀,经常考九十多分或满分,但到了中学却不想学,也不会学了?

在仔细分析了家长的行为后,尹建莉老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绝大部分都是父母不恰当的奖励让孩子产生了不良的动机引起的。

家长一味地奖励不仅败坏了孩子的学习胃口,不良的动机也束缚限制了孩子们的视野和能力,使他们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
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考出好的成绩,很多家长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常用的就是奖励,但刚开始还有效果,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学习本身对孩子来说,就应该是享受吸取知识后带来快乐的一件事,不应该用奖励的方式来混淆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真的很想要某样东西,父母也想用奖励的形式给他。

最好选择在考试之后对孩子自然而然地提及,并用奖励他在某方面进步的方式鼓励他。

这样既能避免孩子将学习分数和奖励直接挂钩,也能避开将学习和不好的体验产生联系。

奖励让孩子产生错误的价值判断

《少年说》里有一位男孩站在勇气台上说:“我跟我妈妈是交易的关系”。

原来,为了鼓励孩子干活,妈妈常用奖励的方式跟儿子交换,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帮忙带弟弟,扔垃圾、洗碗、取快递等。

没想到,孩子内心却非常抵触,他说:

作为家里的一员,我其实挺愿意做这些的。

可妈妈动不动就奖励我,这让我觉得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远。

妈妈听了后,却当场揭发儿子:
为了奖励,你每天都抢着倒好几次垃圾呢,得奖励的时候不是很开心吗?
孩子听了竟哑口无言,脸涨得通红。

紧接着,妈妈又跟儿子确认:那以后干了活以后也不给你买新鞋了,好吗?

孩子开始踌躇不决,低头看了看脚下的鞋,衡量半天,支支吾吾改口:那……还是等价交换吧。

面对男孩的“打脸”,全场都笑了。

其实男孩的内心是很矛盾的。一边拿着奖励,一边对这种关系产生了怀疑。

尽管意识到不对,但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却抵不过对奖励的依赖,只好放弃,又和妈妈变回“交易”的关系。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德西效应”,曾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启迪,它指出:
当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发的做事动机时,从外界给予一定的奖励刺激,推动孩子的活动,是有效的。
但如果活动本身能让孩子感兴趣,就会适得其反。
一味地奖励更会让孩子把奖励看成目的,转移目标,更专注于奖赏物。
奖励的正面作用只是一时的。

做家务本是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应该参与的事。

它能让孩子感受到家是个整体,能提升孩子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但很多家长却用奖励的形式削弱了孩子这种体验感。

家长应该在不提供好处的情况下,用平常心看待,让孩子自动自发地愿意爱上某些义务。

而不是让孩子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想着回报,孩子才不会走进“奖励”的误区。

最好的奖励是激发孩子的内在需求

前两天,有一名女孩考试结束,爸爸带她一起外出旅行。

在高铁上,孩子认真地写着作业。

孩子说:时间比较长,不学习有点浪费。

因为她觉得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很高效。

除了作业还带了很多课外书打发时间。

这个行为是她自动自发的。

爸爸说:我平常总是鼓励她要努力。成绩不用是全班最好的,但不能是班里最不努力的。

只要孩子努力我们就很高兴了。

不管孩子考得如何,爸爸都带着女儿出去旅游。

不管在学校还是在旅行的路上,孩子都能主动学习。

没有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奖励,没有好言相劝的学习,这才是最好的教育状态。不是吗?

无独有偶。

有一位妈妈被大家戏称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

自打孩子放假后,每天都睡到自然醒。

而孩子们却早早起床写完作业,和爸爸一起做饭,一起打扫卫生,家务活干得热火朝天。

儿子还反过来责怪妈妈怎么这么“懒”。

如果不是有视频有真相,说出来谁都不信。

好不容易放假不用送娃了,妈妈狠狠地睡懒觉,醒来后边“晒”孩子干活边得意:过年大扫除人人都有份。

这是一种无声的鼓励。

而孩子表面“斥责”妈妈,语气里却藏不住满满的自豪。

这也是成功的教育,不是吗?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曾指出: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每个人内心最大的渴望。

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钦佩,以及努力之后得到的成功和进步,都能让孩子体会到内在精神的愉悦,这些不是简单的物质奖励可比的。

但很多父母总是好心办坏事,用奖励抹杀了孩子原本做这件事的兴趣和意义。

孩子为了得到奖励而努力,最后却在患得患失中迷失方向,寻找错误的价值。

孩子成长最大的动力是自动自发的内在需求。

家长让孩子喜欢做某事,应该建立在引发孩子内在认同做这件事上,而不是建立在受到外物刺激上。

生活中,要尽量降低奖励对培养孩子能力的负面影响,用积极正面的语言鼓励做事的过程,用正常的心态培养各项能力。

给予孩子纯粹的爱,不打扰孩子的自我认知,不以奖励之名绑架孩子的内在需求力。

如此,孩子才能以良好的状态健康成长。

*本文系男孩派原创,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100万精英家长都已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