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别风淮雨”是一个很生僻的汉语词汇,可能很多中国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成语,更不知道该成语所表示的意思了。 在现有的各种成语词典和汉语词典中,对成语“别风淮雨”的解释基本一致,都认为该成语是“列风淫雨”的误写,其原因是“别”和“列”、“淮”与“淫”字殂相似,所以认为是误写。由此,成语“别风淮雨”的意思就被解释成:“因错别字而以讹传讹”的意思。 成语“别风淮雨”的出处,一是南朝时期的《文心雕龙》,二是著书年代不详的《尚书大传》。由于《尚书大传》的年代肯定要早于《文心雕龙》的年代,所以我们的解读就以最早的《尚书大传》为准。 《尚书大传》 成王时,有苗异茎而生,同为一穗,其大盈车,长几充箱,人有上之者。王召周公而问之,公曰:三苗为一穗,天下其和为一乎?果有越裳氏重译而来。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越裳氏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逺,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成王,以归周公,公曰:德不加焉,则君子不飨其质;政不施焉,则君子不臣其人。吾何以获此赐也?其使请曰:吾受命吾国之黄耉曰:久矣,天之无别风淮雨,意者中国有圣人乎?有则盍往朝之。周公乃归之於王,称先王之神致,以荐於宗庙。周既衰,於是稍绝。 从现有的各种汉语成语词典中对成语“别风淮雨”的解释来看,其实并没有对该成语做出任何的解释,只是以该成语与另一个成语“列风淫雨”的不同来作为意思的解释,就是“以讹传讹”的意思。这样的解释,就是一个完全不靠谱的解释,就是一个违背汉语语言规律的解释,就是一个真正的以讹传讹的解释! 对于我们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有很多都是我们今天无法解释的内容,但无法解释并不等于可以胡猜乱蒙,可以随意质疑古文中的错误,可以将成语“别风淮雨”认为是成语“列风淫雨”的误写! 成语“别风淮雨”出自于《尚书大传》中的“久矣,天之无别风淮雨”这句话。如果今天的人们不能正确的解释这句话,那么也就不能正确的解释《尚书大传》中的所有内容!因为这句话的解释,说明了《尚书大传》中的文字不是我们现代汉字的意思,只要用现代汉字的意思去解释,就一定解释不了“久矣,天之无别风淮雨”这句话,也就解释不了成语“别风淮雨。”要想真正知道《尚书大传》中这句话的意思,就必须从古汉字的角度上进行解释,唯有如此才能知道成语“别风淮雨”的真正含义。 “久矣,天之无别风淮雨。”
天之无,在古文中表示的意思和大自然的“天”没有任何的关系,这三个字所表示的古汉字意思就是“没有大的作为”。
“风”这个汉字我们在前文中已经多次做过解读,“风”就是我们中华文明最早、最大的祖宗!“风”就是风祖的意思。
“久矣,天之无别风淮雨”这句话中的几个难解之字我们都已解读完毕,将所有的解读内容按文字的顺序排列如下: 长久的,不确定的,没有大的作为,离别(告别),风祖,进展,没有。 根据排列的文字顺序,组合意思如下: 不知道已经有多久了,没有大的作为,离别风祖之后,没有任何的进展! 按意思理解重新组合如下: 自风祖之后,没有任何进展,已经很久没有大的作为了。 “久矣,天之无别风淮雨” 自风祖之后,没有任何进展,已经很久没有大的作为了。 成语“别风淮雨”的意思就是“风祖之后,没有进展”的意思。 成语“别风淮雨” 风祖之后,没有进展! 由成语“别风淮雨”的最终解读结果来看,其并不是成语“列风淫雨”的误写,也不是“以讹传讹”的意思,而是“风祖之后,没有进展”的意思!由此,我认为《尚书大传》中的内容很可能与我们现在解释的意义完全不同,因为我们现在的解释并没有从古汉字的角度上进行解释,而是以现代汉字的意思去解读几千年前的古汉字的意思。“天”不是天,“雨”不是雨,“风”也不是东南西北风!如此巨大的文字差别,我们今天的人们如何能够正确解释《尚书大传》中的真正含义呢?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古汉字的角度上去看待《尚书大传》中的文字和内容! |
|
来自: 动力实体能 > 《祖规祖法(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