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王光戈

 动力实体能 2020-01-21

      群友liuyang提供了几张东吴博物馆的有铭青铜器图片,其中一张图片上的铭文较为清晰,字数虽然不多,但看该青铜器的文字介绍,知道该青铜戈为中国春秋时期吴国所使用的兵器。青铜戈上的铭文共有八字,专家释读的结果是:“攻敔王光自作用戈。”

      以上两张铭文图片由群友liuyang提供,铭文一共有八字,字体为篆文,解读顺序由左至右。

  这是铭文中左侧第一列的第一字。该字就是篆文的“攻”字,就是攻击、攻打的意思。

  这是铭文中左侧第一列的第二字。该字的左偏旁由上下两个金文的“五”字组成,右偏旁是篆文的“攴”字。

  这是金文的“五”字。“五”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并不是数字“五”的意思,而是杀死中点或表示错误的意思。上下两个“五”字构成了“以”字的意思,就是上下通杀或全部杀死的意思。“攴”字有击打之意,所以铭文中该字所表示的意思就是通过击打全部杀死的意思,显示的是威力巨大的意思。

  这是铭文中左侧第一列的第三字。该字所有人都认识,就是君王的“王”字。但此处的“王”字不是什么君王、大王的意思,而是表示效果十分优良的意思。

  这是铭文左侧第二列的第一字。该字不是释读结果中的“光”字,因为无论是字形还是字意,该字与字典中“光”字的写法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该字的字形结构分为两部分,上部结构是十字丁放入绳中,下部结构是中点的数据放入绳中,所以上下结构所表示的意思就是将带有中点数据的十字丁置入到绳上的意思。要想在绳上置入十字丁就必须在绳上开卯,所以该字的结构表达意思就是十字丁和卯口的关系,就是汉字的“古”字。因此,铭文中的该字就是汉字的“古”字。

  这是铭文中左侧第二列的第二字。该字虽然和金文、篆文的“自”字明显不同,但依然被所有人认定是“自”字,犯了古文字解读中之大忌!

      将铭文的显示倍数放大三倍之后,你会很清楚的发现该字的字形结构完全不是“自”字的字形结构,而是由上下两部分结构所构成。下部是一个口字形,上部是各种各样的绳、丁表示,其意思的表达与金文和篆文中的“哲”字非常的一致。因此,铭文中的该字不是“自”字,而是汉字的“哲”字!“哲”字有智或智慧的意思。

  这是铭文中左侧第三列的最后一字。该字被认为是“戈”字,是错误的释读。由该字的字形结构来看,其上部是一个十字丁,下部是一个用绳操作或矫正的意思。

      十字丁是中点的终极表示方式,用绳操作或矫正就是甲骨文的“又”字。

   这是甲骨文“又”字的正像和反像。就是持有、拿、握的意思。

      “又”字与中点表示意义的结合就是篆文的“攴”字。因此,铭文中的该字就是篆文的“攴”字,就是击打的意思。

      至此,吴王光戈铭文中几个容易搞错和不容易辨识的文字都已解读完毕,那么铭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

      铭文解读结果如下:

      攻杀之利器。古哲发明。用于击打。

      按意思理解解读结果如下:

      攻杀之利器,古代智者发明创造,用作兵器。

      专家释读结果如下:

      攻敔王光自作用戈。

      吴王光戈铭文的解读结果,只是对该兵器来源和用途的说明,并没有提到关键的“吴王”或是“吴国”,或许是铭文字数太少的原因,希望我们下次在对其他“吴王”或“吴国”历史铭文的解读中,能有新的历史意义的发现。

《甲骨文道》文章留言交流群,加管理员微信:gongjingtian1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