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山深处出“网红”!去了趟云南镇雄县细沙河村,发现…

 乐康居 2020-01-21

春节将至

云南大山深处的一个苗族村子里

村民张江海望着满山竹林

他曾经畅想的生活

因为一个京东集团助力打造的“网红”农产品

正在加速走进现实

镇雄县是云南省人口第一大县

国家深度贫困县

张江海所在的细沙河村距县城约130公里

过去这里一直是深度贫困地区

许多村民

“住在半山腰,肚里没油水,手里没票子”

生活困苦

如何因地制宜帮助村民脱贫

一直是当地政府工作的重心

北纬27°,乌蒙山区腹地,温带季风气候

青山绿水,雾气弥漫

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气候高寒

经济落后,农作物产量低

这里的地理环境虽然不适宜粮食作物生长

却恰好是孕育野生竹笋的宝地

每年3月下旬至5月初

8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

竹笋纷纷破土而出

当地村民极其珍视自然的馈赠

清晨踏着薄雾

踩着崎岖不平的泥路

攀山采笋

长久攀爬、弯身匍匐

用艰辛收获希望

为了第一时间采到更好更多的竹笋

采笋一家人甚至直接在山上支起帐篷

天刚亮就开始采笋

竹海孕育希望

村民们收集满筐竹笋

盼望着卖个好价钱来改善生活

过去由于竹林种植规模小且分散

交通不便,市场流通困难重重

即使采摘了满满的竹笋

也因为流通时间长面临腐烂

稳定市场渠道的缺乏

使得当地新鲜竹笋未能获得最大价值

通过竹笋买卖

村民生活虽然改善了

但离脱贫仍有一定距离

2015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

引进了竹笋加工厂

村民的生活迎来了转机

 竹笋工厂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吸纳村民就业的同时以保护价格收购竹笋

从最初一斤不到1块钱变成现在的5块钱左右

竹笋价格提高了,种笋的人也更多了

在政府支持下,竹笋成为地方支柱产业之一

同时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支撑

当地实行退耕还林政策

真正践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

村民们日子变得更好了

有了积蓄,生活也有了盼头

有些在外务工的村民选择回到家乡

有些虽仍在外务工

但每到采笋季节也都回乡加入采笋行列

贫困村渐渐变了样

可是,如何打破瓶颈

提升云笋销量

又成了当地待解

2019年

竹笋工厂创新思路

“京东众筹”平台上发起“云笋”项目

该项目荣获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二等奖

优质的产品加上平台的专业推广

比赛期间系列产品获得3000多万个点赞

成了公益扶贫领域的小“网红”

关心贫困群体,热心社会公益

正是该项目获奖的重要原因

“互联网+脱贫带头人+贫困户”的模式

与京东“授人以渔”的扶贫思想相吻合

通过京东助力

竹笋工厂打响了知名度

竹笋销售量不断攀升

村民们的收入也不断增加

张江海一家靠着采摘竹笋和务工

一年就存下了5万多元

吃穿住不愁,家人健健康康

他曾经向往的生活图景飞速变成现实

2020年

竹笋厂在京东社交电商平台“京喜”开店

首次上线电商平台

相信利用京东

在零售、供应链、数据和营销

等方面的优势

当地产业发展将全面升级

脱贫攻坚成效将更为显著

张江海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满

除了深山里走出的“网红”产品云笋

京东还在全国打造了

“跑步鸡”“游水鸭”“飞翔鸽”等自有扶贫品牌

推动苍溪红心猕猴桃、石城莲子

饶河蜂蜜、广灵小米、竹溪大鲵等

数百种贫困县农产品

向规模化、品质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2016年初至去年底

通过品牌打造、自营直采、地方特产

众筹扶贫等模式

京东在全国各地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工作

上线贫困地区商品超过300万种

实现扶贫农产品成交额超过750亿元

直接带动9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2020年随着全国脱贫目标的实现

京东将继续发挥产业互联网能力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优势

帮助更多农村地区

实现产业升级、乡村振兴

好日子,就在前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