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战争—战争的类型—环境战例之二:尧诛凿齿

 三辅 2020-01-22

        环境战例之二:尧诛凿齿

       《淮南子·本经训》,曰: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猰貐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于是天下广狭险易远近,始有道里。

        猰貐, 【读音】yà yǔ: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吃人怪兽,像貙,虎爪,奔跑迅速。传说猰貐曾是天神,是烛龙的儿子。关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人面龙身、大小和狸一样,也有的说是人面牛身马腿,或者说龙头虎身的巨兽。据说由于猰貐喜食人类,所以尧帝命令后羿将它杀死。

        凿齿:传说中居住在中国南部沼泽地带的怪兽或巨人。凿齿长有象凿子一样的长牙,这对长牙穿透他的下巴穿出,他手中持有盾和矛。据说凿齿掠食人类,帝尧命令后羿前往讨伐,在经过激烈的搏斗后,后羿在昆仑山追上了凿齿并且将他射杀。  

       九婴:水火之怪,能喷水吐火,其叫声如婴儿啼哭,故称九婴。尧时出,作害人间,被羿射杀    .淮南子·本径训》高诱注:九婴,水火之怪,为人害……北狄之地有凶水。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提到北方有一条大河,水深千丈,波浪汹涌,人称凶水。凶水中有一只九头怪物,名叫九婴,既能喷水,又能喷火。十日并出时,凶水也沸腾了,九婴嫌水中太热,就跳上岸来,见人就吃,吃的时候,必须有9样食品同时供它吃,因此成为后羿3个斩杀目标。

    “大风”:传说中一种凶恶的鸷鸟。尧时为害于民,被羿射杀于青丘之泽。因其大,振翼则起风,故又说为风伯。

     封豨修蛇 出自《淮南子本经训》,本意就是指大野猪和大蟒蛇。由于这两个猛兽十分的贪婪和残暴,所以后来人们就用封豨长蛇来比喻贪婪和残暴的侵略者。由于这两种动物的出现最早是和后羿射日相联系的,所以可以理解为这是远古人们艰险的生存环境中,对山野猛兽和旱灾的遗留记忆,以及对英雄救民的渴慕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另外通过这个词语逐渐的固定为成语,以及对贪婪和残暴者的形象比喻,也可以看出人们对贪婪和残暴者的讽刺和痛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