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本昌主演《弘一大师:最后之胜利》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1-22

出家前精彩,出家后精进,难得轮回到人间,怎能雁过不留声?弘一法师在僧俗两序中都是杰出代表,他的悲欣交集,即是个人的命运表现,也是国家的时运写照,只有真正获得过成就之后的放下,才是最后之胜利。——纯道题记

话剧《弘一大师:最后之胜利》由著名表演艺术家游本昌领衔主演,查文白导演。演绎弘一大师晚年的生活片段,让大家从另一个层面去了解弘一大师不为人知的一面。

83岁高龄的游本昌演满全场,《弘一大师:最后之胜利》,揭开李叔同为何出家的千古之谜。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曾有人说游本昌活不过十三岁,只有皈依佛才能闯过这一劫。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他到了六岁的时候,父母便把他送到上海法藏寺拜兴慈法师为师,法号乘培。从此,游本昌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9年7月28日下午3点30分,游本昌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大光明寺剃度短期出家。7月29日上午9点,他正式由畅怀法师受出家沙弥戒,并赐法名定畅。

游本昌用话剧的形式,纪念中国“话剧第一人”李叔同,是对其戏剧人生的最好的演绎和回响。已经连演53场的《弘一大师:最后之胜利》,最近一次演出是在李叔同母亲的家乡浙江省平湖市成功上演,数千名观众分享了精彩的演出。

这一台话剧风格独特,与济公戏完全不同。它深沉感人,庄严质朴而肃穆。演出中,观众席总是一片安静,剧终灯亮,许多人泪流满面。

剧中弘一法师作为德高望重的佛教高僧,面对一位十五岁少年对他的苛求,他却不以为忤,欣然接受意见,进山闭关,钻研佛法,潜心著作。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威胁利诱,弘一法师心如磐石,以殉教相抗争,在弥留之际,他回顾自己的一生,评价自己是“一事无成”,“一钱不值”的“二一老人”。

弘一法师写下“最后之胜利”几个大字,表达了他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在那最黑暗的时期,鼓舞了世人们的斗志,最后他感受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般的愉悦,“悲欣交集”地离去。

话剧《弘一大师:最后之胜利》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晚年弘一大师的诸多生活片段。据了解,很多专家一直在研究李叔同当年到底为何会放弃荣华富贵突然出家当和尚,这也在他去世后成了人们永远无法了解的一个千古之谜。

当我们看完了这部剧的最后一幕,当弘一大师和李叔同携手的那个时刻,我们终于获得了答案,同时也领略了大师“你道无情却有情,山川草木皆是情”的高贵情操。

问起游本昌为何要创作这部剧,他说,在中国近百年的沧桑历史中,留下了众多爱国主义知识分子为国家民族而发愤图强,精勤不息的身影,他们满怀着热血与宏愿或东渡日本或西行欧美,在辛亥革命之际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独立富强和文明而上下求索,弘一大师正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也是我们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一面旗帜。

更何况,弘一大师还是我国的“话剧第一人”,是他第一个把话剧《茶花女》引进中国,从此中国有了话剧。这次主要是演绎弘一大师的晚年,让大家从另一个层面去了解弘一大师不为人知的一面。

当下,佛教正处于重新兴旺之时,今年又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重温弘一法师的“念佛要爱国,爱国更要念佛”的告诫,有着特别深远的意义。

游本昌对弘一法师严格自律、高洁不屈的个人品行,以及对年轻一代诲人不倦的教化和面对日寇不惜以身殉国的爱国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

游本昌,江苏泰州人,1933年9月16日出生于海陵区,著名表演艺术家。游本昌曾经单凭一顶帽子,一件袈裟,一把蒲扇,便在举手投足之间完成了灵魂表演,形神兼备,入木三分地呈现一代活佛济公的传奇形象。

1956年,游本昌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实验话剧院任演员。1985年因主演由杭州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经典电视剧《济公》而走红。1988年主演电影《姑苏一怪》。1994年他创办北京本昌艺术传播中心。2000年出演哑剧《游先生哑然一笑》。2003年主演电视剧《清明酒家》。

2005年游本昌出演电视剧《宝莲灯》,2009年自导自演电视剧《了凡》,2010年他接连出演电影《剑雨》和《刀见笑》,2011年主演电影《刀见笑》,2012年出演电影《画皮2》。话剧《弘一大师:最后之胜利》荣获全国戏剧文化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