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兽用中草药方剂与猪病防治应用(一)

 寒江读舟 2020-01-22


一、兽医中草药的性能

中草药的性能简称药性,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的规律。药性理论的形成,是古代劳动人民与医学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事,逐渐积累起来的。从实践中形成的药性理论,对今日的中草药应用起着根本的的指导作用,值得引起重视。历史上曾经出现“废医存药”的荒谬论调,企图把血肉相连的医、药分割开来,它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不堪一击的。

药性一词最早见于《本草经·序录》:“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但这是指有关药物的制剂宜忌方面内容。陶弘景对药性已有比较妥切的论述:“上品药性亦能遣疾,但其势用和厚不为仓猝之效;中品药性治病之辞渐深,轻身之说稍薄;下品药性专主攻击,毒烈之气倾损中和,不可恒服”。大约成书于随隋末唐初的《药性论》,应该属于讨论药性的专书,这本讨论药性的专书,其范围涉及主辅佐使、七情、性味、有毒无毒、功能、主治、修治、制剂等,十分广泛。其实,当今一般书籍对于药性所论述的内容,在《本草经》已有雏形,只是末冠以药性之名而已:“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

古代最早对药性有关的认识,是从有毒无毒而开始的。《淮南子》等书均有关于神农尝百草的记载,据说“一日而遇七十毒”。《书经·说命篇》有“药弗瞑眩、厥疾弗瘳”之说,更是诸药多毒的有力倡导者,与《周礼·天官》之“医师掌医之政,聚毒药以供医事”可互相印证。总之,这反映了古代对中草药的用量尚未能妥善控制时的情况,往往超过安全度而接近于中毒量。这样,往往认为药也就是毒,所以小心谨慎。据贾谊《新书》,商汤时已有“药尝于卑,然后至于贵”,这是以人验毒的例子;据《国语·晋语》,春秋时的骊姬曾以含有乌头毒的肉饲狗,这是以动物验毒的例子。

(一)兽医中草药的基础知识

五味的理论较迟于有毒无毒,大约在商代初期已经有了。《吕氏春秋》记伊尹向商汤讲话中,即有“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文献直接记载者,以《书经》为最早:“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感,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从辛,稼穑作甘。”其他如《周礼》、《管子》、《晏子春秋》等书中均论及五味,由此可知,最晚到春秋时,五味理论已经形成。

四气的理论比五味可能还要晚一些,直至《素问·至真要大论》才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的记载(清字可当凉字看,俗话中清凉两字亦每连用)。

归经的理论一般均认为金元以后才盛行起来,尤以易水学派张洁古、李东垣、王好古师弟相承倡议最力。其实,它在《本草经集注》中已有一些雏形了,例如:“韭归心”、“蒜归脾肾”、“薤归于骨”等。

升降浮沉的理论,一般均认为是李东垣首先提出的。如《脾胃论》说:“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本草纲目》序中“升降浮沉”项下,也主要引李氏的理论:“药有升降浮沉化,生长收藏成,以配四时,春升夏浮,秋收冬藏,土居中化。”

如上所述,中草药的有毒无毒、四气、五味、归经与升降浮沉等,是药性理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药性的内容决不限于这些。从单味药方面说,诸如质地、轻重、性之刚柔、药用部位、形色、采收、炮制、剂量等,亦与药性有关。从配伍上说,七情合和、剂型、用药途径、服用方法等,亦皆与药性有关。药物及方剂的功效,在一定程上也常有药性的性质。以柔药为例,其性柔中有兼润与缓,大都是一些辛润、甘缓、咸软、酸敛之品,性平,性凉者居多,性温的也有。柔剂中因性味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下面3种。

①温柔药,大都是一些温性补阳药,性质柔润、无辛燥之弊,且没有阴柔药的滋腻。如蓹苁蓉、巴戟天、沙蒺藜、胡桃肉等。

②阴柔药,大多是一些凉性或平性的补阳药或补血药,这些药大多是滋腻柔润之品。如生地、阿胶、麦冬、天冬、玉竹、沙参、石斛、龟板、鳖甲、枸杞子等。

③柔肝药,大多是一些味酸、柔肝,敛阴之品,如白芍、木瓜、五味子、山萸肉等,也可叫柔药。

古代著作中,也有不称药性而称药理者。此称源自陶弘景时代,但毕竟不常见;由于药理已成为现代药理学的专用名词,故不能简化药性理论为药理,以示区别。

古书对药性有不少玄奥的不切合实际的解释,徐灵胎说得好:“凡药性有专长,此在可解不可解之间,虽圣人亦必试验而后知之”。所谓试验,古代只能是临床实践,现代则还可以从药理实验、化学分析等途径加以研究。

1.四气

四气即寒热温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故实际上可分两档。凉者寒之渐,温者热之微,总之性质一样只有程度上差异而已。古人从日常生活和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根据食物与药物食进人体后所产生的不同感觉与反应,将它们分成为寒热两大类。先拿食物的例子来说吧:在冬天严寒的季节,如果冲一碗热胡椒面吃下去,顿时就会感到周身温暖;在夏天炎热的时候,如果吃点瓜果或冰制品,也会立即遍体生凉起来。根据“医食同源”的观点,这种感觉(或反应)也就是中草药“四气”的范例。

《本草经·序录》中虽称“寒热温凉四气”,但各药所论的药性则有大热、温、微温、平、寒、微寒等六种。近代一般均分温、热、平、寒、凉五种。药之寒、热系针对病之热、寒而设,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之意。平性药虽有偏温、偏凉之分,但其主要作用与寒热无关。历代医家如明·李时珍等人都认为:“称气者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是药之性。”因此,如果是合而称之,还是总的叫它“四气”;如果是分别论述,应该称寒性、热性……。如果与味并提,则或称为“四气五味”,或称为“性味”。

寒性、凉性药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的功用,多兼抗菌、消炎、镇静而具抑制性质;热性、温性药有祛风、散寒、温中、助阳的功用,多兼刺激、鼓动、强壮而具兴奋性质。温热与寒凉是相对的两个方面,自然不能用错;除非病情十分复杂,一向也很少同用。1968年,日本·矢数道明报道了寒热对附子浸出物药效的影响。发现在温暖季节(5~9月)将一定剂量给予动物,可引起心传导障碍;若在寒冷季节(11~3月)给药,则有不同结果。为了对照,还在同一时期用人工改变室温的方法,证明:当室温为9~12℃时,附子浸出物呈强心作用,当室温为18~20℃时,则可引起心传导障碍。这一实验可以说明附子的药性属于温热,只可用于阴、寒证,不可用于阳、热证。

既以寒凉平温热为药性,则宣通补泄等当为药之功用,两者不可温淆以误视听。清·徐灵胎:“药性有专长,必试验而后知之”,此处药性实指药之功用,故下文接称:“但显于形质气味者可以推测而知,其深藏于性中者不可以常理求也。”日本·丹波元坚氏对药性与应用的关系,颇有精当的观点:“凡药寒热温凉,性也;补泻汗吐,用也。攻补同用而治虚实相错,寒温并行而治冷热不调,即为性用兼取矣。有病但冷但热而寒温并行者,是一取其性一取其用,性用适和自成一种方剂矣。大青龙汤则麻桂得石膏之寒,专存外发之用,石膏得麻桂之发以达肌腠。故相借凉散表热,是麻桂取用而石膏取性也。大黄附子汤则大黄得附子、细辛但存荡涤之用,相借以逐寒实,是附子、细辛取性而大黄取用。如桂枝加大黄汤,其揆一也。”

寒热温凉是反映中草药功能的一种属性,有人测定生姜和干姜的挥发性含量变化来说明生姜微温、干姜大热。由此可见,中草药的四气是有其物质基础的。

寒凉药用治热症。现代研究证明:热证患者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升高,儿茶酚胺类和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增多。经寒凉药治疗以后,植物神经平衡指数迅速下降。儿茶酚胺类和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减少。温热药用治寒证的情况,大体与之相反。温热药可以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

2.五味

《本草经·序录》虽有:“药有酸咸甘苦辛”之说,但未言及五味各自的意义,倒是在《内经》中有许多理论,如“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等。

药物具酸、咸、甘、苦、辛五味,分属五脏以合五行。虽《本草经》并无淡味,但《内经》及历代本草多有淡味,王好古、徐灵胎等都认为“淡附于甘”,故实际上应有六味。药味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药物的功效。例如:辛味药能散、能行;甘味药能补、能缓;苦味药能泻、能燥;酸味药能敛、能涩;咸味药能下、能软;淡味药能渗、能利;兹归纳如表1。

至于《本草经》五味的分布情况,经以森立之辑本统计列表2。由表可以看出:中草药以苦味为最多(占36.4%),辛味次之(占27.4%),苦辛两味共占63.8%,与一般对中草药制剂的味觉相符,即俗所谓“中草药又苦又辣”。此外,上品药甘味最多,甘具补益之性故也;中品药甘味已锐减,下品药以攻伐为主,甘味就更少了。应该认为:药味与药物功用的关联是确有其物质基础的,这可从药物的化学成分上加以分析。中草药苦味的来源,与生物碱、苦味质、甙类有关;辛味与挥发油、皂甙有关;甘味与糖类、淀粉等有关;酸味与有机酸有关;涩味与鞣质有关;咸味与盐类有关。再从目前临床上大量资料看来,抗菌消炎与抗癌药多来源于生物碱;强心药多来源于甙类;治气管炎药与挥发油有关。可知相同味觉的药物,在功能与临床应用上有其相沟通之处,是完全可能的,是有科学论据的。

表1  五味的概况

药味

药性

功用

药物

发散表证

麻黄、薄荷

行气活血

陈皮、川芎

补益诸虚

党参、黄芪

缓急和药

甘草、白芍

酸(涩)

收涩滑脱

五味子

泻下降逆

大黄、杏仁


燥湿化湿

黄连、厚朴

软坚散结

玄参、牡蛎

泻下通便

芒硝

(淡)

渗水利湿

茯苓、通草














表2  三品五味的分布情况

  性

合计

上品

23

37

55

5

5

125

中品

28

44

15

5

22

114

下品

47

49

8

3

11

118

共计

98

130

78

13

38

357


       由于药物的五味各有其作用的机制,因而方剂的配伍也可以从五味的组合上探讨其规律。同味药物并用,其主要作用为加强其治疗效能。例如:为了加强解表散寒,选用辛味的麻黄、桂枝、细辛等;加强收敛固脱,选有酸味的诃子、乌梅、五味子等;余可类推。由于药物的协同作用,不仅增强了治疗效能,并综合了作用的各个方面,使之更加全面;还由于单味药的剂量可相对减少等因素,也会减少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与抗药性。由于病机、病情的复杂多变,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一种药味可以组方。不同药味的配伍虽使方剂复杂化,但却表达了理法方药的整体性与灵活性。《内经》即有这方面的范例,如《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等,然而,尽管一方中的药味可能很复杂,但多半是由一种或两种味起主要作用,两种味之间的组合,在临床实践中证明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可归纳列表如表3。

现再以较常用的辛味为例,列举临床上5个重要的规律如下:

①辛甘发散《内经》有“辛甘发散为阳”的记载。大众习知的治轻证外感风寒用生姜冲红糖热服,即是典型的单方;至于桂枝汤中用桂、姜与草、枣,则是经方中的重要方剂;此外,甘能补而辛能散,辛甘合用则补中有散而不至于呆滞。故补益方剂以甘为主而常配伍辛味,如四物汤用川芎、补中益气汤用陈皮、归脾汤用木香等。此外,辛甘配伍又兼调和之功,如半夏、秫米之和胃;生姜、大枣之和营卫等。

表3  五味的配伍法则

配伍

法则

解表理气

辛开苦降

辛甘发散

调和营卫

辛宣酸敛

辛散酸收

化氮消结

渗湿化浊

吴萸、黄莲

泻下燥湿

清脏腑热

酸苦涌泄

攻下削坚

渗湿导赤

生姜、甘草

龙胆、甘草

补益

敛阴缓急

滋肝熄风

健脾利湿

细辛、五味子

瓜蒂、酸水

甘草、芍药

收敛固涩

涌吐风痰

酸淡解暑

沉香、礞石

大黄

甘草、龟板

白矾、皂荚

润下软坚

泄降利水

蔻仁、竹叶

木通、淡竹叶

甘草、茯苓

木瓜、茯苓

戎盐、茯苓

渗湿利尿

②辛开苦降:《伤寒论》诸如泻心汤用生姜、半夏之辛以佐黄芩、黄连之苦,治疗胃肠升降失调之痞满呕逆。由于辛开苦降而使清浊各循其道,历来认为效如桴鼓之应。后世方如左金丸、香连丸等,均合辛开苦降之奥秘。至于温病学派对湿温的治法中,辛开苦降更列于重要的地位,著名方剂有连朴饮、甘露消毒丹等。

③辛宣酸敛  辛酸合用则宣中有敛,散中有收。一开一阖,虽似相反,应用得宜,适足相辅、相成。例如:五味子与细辛古方每配伍同用,可以敛肺镇咳而不碍邪,又可防止散寒解表之太过,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

④辛散咸软  对于顽痰一类疾患,可用辛散咸软以化痰散结。古方如礞石滚痰丸与《古今医鉴》竹沥达痰丸等用礞石与沉香;《圣惠方》钓痰膏用皂荚与半夏等。至于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海藻玉壶汤,也是以辛咸组方的典范。

⑤辛行淡渗  辛可行气化湿,淡可渗湿利水。辛淡配伍,治湿浊最宜。例如:《温病条辨》三仁汤,用竹叶、苡仁之淡,伍以蔻仁、半夏之辛,治湿温初起或湿浊内盛最有效,即是明显例子。

3.性味组合

药物各具性味,有的还兼具多种味(如五味子)。对于具体药物的性味,历代诸家的意见可能还小有分歧,如更将性与味相组合,其情况将是十分复杂繁琐的。李东垣认为:“凡同气物,必有诸味,同味之物,必有诸气。若用其味,必明其气之可否;若用其气,必明其味之所宜”,是研究有得之论。由于李东垣对药物的性味有深入的研究,故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甘温除大热”的理论。所创补中益气汤即由甘温药物为主组成,可治脾气虚弱、气血虚损所生之大热。关于《本草经》性味组合情况,分类统计如表4。

药物的性与味虽各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当两者组合应用时,在配伍上了有一定的规律,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从病证推论,也可以看出性味组合配伍的临床意义。例如:热证的治疗,自当应用清热药。目前,一般讲义中的清热药,多分为清热泻火、凉血、燥湿、解毒、解暑等几类。但亦可按其性味而分为辛寒、甘寒、苦寒、咸寒等几类。如症见表已解而里热盛的身热、烦躁、汗出、苔黄等,可用辛寒药(如石膏)期其清中有透达之意,亦可用甘寒药(如芦根),清热中兼有生津之功。由于暑必耗津,所以甘寒药多可解暑;又因甘为补益之味,甘寒药又可治病后余邪或虚热。如症见下痢、黄疸或疮毒等化脓性疾患,均当应用苦寒药(如黄连)以期达到清热、燥湿、解毒的功效。如症见血热妄行,各种出血;热极生风,强直抽搐;阴虚内热,潮热盗汗等,均可应用咸寒药(如水牛角)。如系里实热证,又当兼用苦寒与咸寒的泻下药,即所谓“釜底抽薪”法也,如大黄与芒硝。

表4  药物性味组合的数量统计

 性

合计

28

48

7


14

107

4

17

4

3


28

22

48

37

6

18

131

8

3

3


3

17

36

14

17

4

3

74

共计

98

130

78

13

38

357

据严永清对459个中草药性味的统计:温性药中以辛温为最多,占62.1%;寒性药中以苦寒为最多,占53.3%。也可以这么讲,在所有的性味组合中,也以这两者最为重要。具有辛温、苦寒两类药性的中草药数量较多,其功效是多方面的,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并具有分类上的特征。

以辛温药论,主要与以下8类药有关:

①辛温解表  辛散,温能祛寒,是以发散风寒为其主要作用。质地多轻扬,能升浮、向上向外,以解除风寒表证为主。有的对兼有表证的咳喘,水肿,以及风湿痹痛等也可应用。

②芳香化湿药  多具辛散温燥之性,气芳香;故具有化湿健脾,理气宽中之功。以治湿浊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失职,脘腹痞满,呕吐泛酸,便溏,体倦,苔白腻等。对于湿痰壅滞、湿温、暑湿等,通过配伍亦可使用。

③祛风湿药  性多属辛苦温,因辛能散寒祛风,苦能燥湿,温能温通经脉。故适用于由风寒湿所引致的风湿痹痛,肢体酸痛,麻木不仁,关节不利等。

④温化寒痰药  药性温燥,具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作用。适用于寒痰、湿痰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清稀等症。亦可治阴疽流注,肢节酸痛等。

⑤活血祛瘀药  部分药物性属辛温,有辛散温通血脉,行气止痛之功。多用于寒滞血瘀,所引起的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内痈以及跌打损伤瘀肿等。

⑥行气药  多辛温芳香,辛能行气,温能散寒通畅气机,故有行气宽中,疏肝解郁,降气平喘等功用。分别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闷、痞满疼痛等;肝气郁滞,胁肋胀痛、乳胀、月经不调等;以及肺气壅滞之胸闷疼痛,咳嗽、气喘等。

⑦温里药  药性属温热香燥,有回阳救逆,温中祛寒,燥湿健脾等作用。用于里寒证,包括脾阳衰微,脘腹冷痛;心肾阳虚,四肢厥逆的亡阳证。还可疗寒疝腹痛,寒湿痹痛等。

⑧助阳药  药性多温燥,主入肾经,有温煦生化,温补肾阳作用。部分药物兼有益精髓、健筋骨之功。故宜用于肾阳虚所致的神疲肢冷,腰膝痰软,尿频遗尿,阳痿遗精等。

以苦寒药论,主要与以下7类药有关;

①泻下药  性味大多苦寒,苦能泄下,寒能清热泻火,故有攻下泄热、荡涤肠胃的宿食燥屎之功。用于实热内结,火热上炎,腹胀痛等。峻下逐水药,苦寒且有毒性,作用猛烈,能引起剧烈腹泻。适用于水肿、胸腹积水及痰饮结聚、喘满壅实等。

②驱虫药  药性多苦寒,少数具有毒性,有驱虫消积、或兼有健脾、缓泻之力。适用于驱肠内寄生虫,每见虫积腹痛,体形消瘦,善饥多食,嗜食异物等。

③清热燥湿药  药性均属苦寒,苦燥、寒清,故适用于湿热引起诸证如湿热黄疸,泻痢,白带。兼有解毒作用,又用于治湿疮,丹毒、疮疡肿痛等。

④清热利咽喉药  以苦寒之性而有清热消肿止痛之功效,用治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等。

⑤清热解毒药  具有较强解毒泻火、消肿止痛的作用。适于热毒证,如痈疮、斑疹、毒痢、肺痈、肠痈、乳痈等。

⑥利尿通淋药  苦寒之性,善清膀胱湿热,小便淋沥涩痛,尿血砂淋等。

⑦止血药  以苦降、寒凉清热达到凉血止血目的。用于血热妄行所引致的衄血、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

大多数中草药无毒性,只有少数中草药是有毒性的。凡是具有强烈副性作用,可能引起某些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及具有毒理作用,可能导致中毒的药物,都属于有毒性的。相反,作用平和,或不致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都属于无毒性的。兽医中草药学对于有毒性的药物,常根据毒性的强弱程度,标明有毒(天南星、甘遂等),或小毒(如蟅虫、吴茱萸等),具有明显毒性作用的药物,常标明以大毒(如巴豆、川乌头等)。无毒性的药物,不另行标明。

中草药的毒性是药性的一部分。故对于有毒性的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必须加以注意,要根据病猪的虚实和病情的轻重,适当选用和确定用量。选用有大毒的药物时,要特别慎重,严格控制剂量。

4.升降沉浮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畜体的4种趋向。其意义如下:

①升  就是上升,提升的意思,能够治疗病势下陷的药物,都有升的作用。

②降  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够治疗病势上逆的药物,都有降的作用。

③浮  就是轻浮、外行发散的意思,能够治疗病位在表的药物,都有浮的作用。

④沉  就是重沉,内行泄利的意思,能够治疗病位在里的药物都有沉的作用。

归纳来说,升与浮,沉与降,其趋向是类似的。凡升浮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催吐等作用;凡沉降的药物,都能下行、向里,有清热、潜阳、降逆、利水、泻下等作用。

升降浮沉,既是四种药性,又是临床上用药的原则。因为畜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势有上逆和下陷的差别,治疗时就要针对病情,选用药物。凡病变部位在上在表的,宜升浮而不宜沉降,如外感风寒表证,用麻黄、桂枝等升浮药治疗;病变部位在下在里的,宜沉降而不宜升浮,如肠燥便秘的里实证,当用大黄,枳实等沉降药治疗;若病势上逆的,宜降而不宜升,如肝火上升,肝阳上亢引起的目赤、惊悸、癫狂等,当用石决明、黄连、夏枯草等治降药物以清热泻火、平肝潜阳;若病势下陷的,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母畜子宫脱垂等,当用升麻、黄芪等升浮药物以益气升阳。

升降浮沉的药性,一般来说与药物的性味、归经、质地、加工炮制以及配伍有一定的关系。在药性方面,凡气属温热、味属辛甘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气属寒凉,味属酸、苦、咸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因此有“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散、热无沉降的说法”。

在药物的归经方法上,升降浮沉和药物的归经有密切的关系。如肺经病的咳嗽,应用入肺经的药物;如果是由于外邪束肺,肺气失宣引起的咳嗽,就应当用升浮药发散外邪宣畅肺气,如麻黄、桔梗等;如肺虚久咳就应该用敛肺止咳的五味子、诃子药性沉降的药物来治疗。又如,气分上逆的病症,应当用沉降的药物来治疗,但又要区别是哪一经的病证,如肺气上逆、咳嗽气喘,就用旋覆花、白芷等人肺经的降逆药;如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就要用半夏、丁香人胃经的降逆药。

在药物质地方面,凡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种子、果实、矿石以及质重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以上是一般情况,但也不是绝对的,还要从各种药物的功效特点来考虑,例如: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诸子皆降,蔓荆子独升等。

在加工炮制方面,通过炮制,能使升降浮现有所转化,例如酒炒则升,姜炒则散,醋炒则敛,盐炒则下行等。

在配伍方面,升浮药在多数沉降药中便随之下降,沉降药在多数升浮药中,也能随之上升。

又有少数药物还可引导其他药物上升或下降,如:桔梗能载药上浮,牛膝能引药下行。由此可见药物的升、降、浮、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临证应用时,除掌握一般原则外,还要知道其中的变化,才能真正达到掌握和运用中草药目的。

5.归经

所谓归经,就是说明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能起主要治疗作用。因此,药物的归经,是以经络脏腑学说为依据的。例如同一热病,有肺热、肝热、胃热等不同:同一寒症,有肺寒、胃寒、脾寒等差别。所以同为清热药,有的能清肺热,有的能清肝热;同是一类温热药物,有的能温肺,有的能暖脾,各有它主要的适应范围。祖国医药学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依据脏腑经络的理论,结合药物对于机体各部分的特殊治疗作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使之系统化,从而形成了药物的归经理论。

药物的归经范围大小不一,有的药物可归数经,说明其治疗作用是多方面的,对数经都能发挥疗效。例如芦根归入肺胃二经,是说芦根既能清肺热、除痰嗽,又能清胃火、止呕逆;莱菔子归入脾、胃、肺三经,是说莱菔子既能消脾胃之食积,又能降肺气、祛痰涎。我们了解了药物的不同归经,就能在同一类药物中掌握药物功效的差异性,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所谓“引经”, 是归经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即不但该药自己归属某经,还能引导其他药归属于某经。张洁古的《十二经引经药》与《脏腑标本虚实用药式》,为归经学说奠定了基础。其后,张洁古的学生李东垣著的《用药法象》,李氏的学生王好古著《汤液本草》,以及朱丹溪的《本草衍义补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有近代医学家张山雷的《脏腑药式补正》等,都对归经学说做了补充。

可见,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症候,可以通过经络而获得系统的认识。如症见咳嗽、气喘的肺经病变,便可选用杏仁、苏子等能治疗肺经病变的药物。若症见心悸、失眠的心经病变,便可选用茯神、酸枣仁等能治疗心经病变的药物。这种根据归经的原则来选用药物,叫做“按经选药”,在临床运用上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我们又须了解:脏腑、经络的病变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如肺病见脾虚时,可以补脾益肺,不止选用肺经的药物,而同时还要选用脾经药物配合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既要了解每一药物的归经,又要掌握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但是,归经理论与药物性味一样也有它的局限性,而且各家对某药的归经也常有不一致处,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徐灵胎说:“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可知,应当辨证地对待归经理论。

据林元荃、归筱铭等研究,中草药的归经是有实质可以探索的。他们认为:某药促进该经所属脏腑的作用,或该药直接积聚于该经所属脏腑,应系药物归经学说的重要表现。尽管中西对同名脏腑的意义有所不同,但实质上就其主流看来,应该说还是类同的。因此,他们选择了几种分别归属不同经络脏腑的中草药,使小白鼠服药,后于一定时间内把它杀死,剥出五脏来用化学方法分析其主要成分的含量。经过大量实验,证明多数情况与中医文献所载相符,例如:桃仁归于心经;食盐、泽泻、黄柏归于肾经等。

6.中草药与免疫

祖国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正虚、邪胜,早在《内经》就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里“正气”是指机体防御、协调功能,概括了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多数虚证患者或动物模型的免疫功能低于正常或紊乱,而扶正固本方药使免疫功能提高或趋于正常。此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药也能针对不同病证取得较理想的免疫调整效应。虚证辨证中,以肺、脾、肾三脏虚证免疫功能低下为明显,尤以肾虚最为突出。

在临床,许多与免疫有关的疾病运用中草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低下的免疫功能,中草药可使之提高,亢进的免疫反应,中草药可以抑制;而对紊乱的免疫功能,中草药更能发挥独特的调节作用,使之恢复正常。许多中草药尤其是补益扶正中草药的免疫增强作用,对于肿瘤患者在提高免疫机能的同时,能有效地减轻或消除化疗、放疗的毒副反应,增强机体的耐受性,提高抗肿瘤效果。中草药的免疫增强作用,已经是中草药抗肿瘤的主要途径之一。下面就中草药对免疫功能的不同作用分别论述。

(1)免疫增强或调节作用

大多数扶正中草药和少数祛邪中草药具有促进免疫的作用。这些扶正药物有:补气药黄芪、党参、菌类、白术、茯苓、薏苡仁、甘草等,补血药当归、鸡血藤、阿胶、熟地、白芍等,补阳药淫羊藿、菟丝子、肉苁蓉、巴戟天、补骨脂、锁阳、肉桂、鹿茸、蛤蚧、冬虫,夏草等;补阴药枸杞子、麦冬、天冬、石斛、黄精、银耳、早莲草、沙参、女贞子、桑寄生等。

动物实验表明,黄芪可显著增强初次免疫,也有人观察到黄芪等补气药对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血浆蛋白(抗原)有类似或比卡介苗有更大的作用。

补血药当归可显著增强初次免疫小鼠玫瑰花环形成细胞的增生。鸡血藤对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还可防止环磷酰胺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生地、白芍、桑葚有防止环磷酰胺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的作用。鸡血藤、阿胶等可延长抗体存在时间。

实验证明,淫羊藿、肉苁蓉有促进肝脾DNA合成率的作用,尤以淫羊藿为显著。中科院肿瘤防治所等单位在研究扶正治则治疗肿瘤中也发现,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等用于恶性肿瘤病人,其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及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

各类补益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是:①有些药物如黄芪、灵芝、茯苓、银耳等含有生物活性多糖,能够激活免疫机能;②有些中草药含有植物凝集素 (PHA),如菜豆、刀豆、豆芽、扁豆这一类类健脾利湿之品就含有丰富的PHA,PHA可使淋巴细胞及其他白细胞总数升高,促使T细胞分裂、增殖;③有些药如党参、麦冬、五味子、黄精、肉桂、肉苁蓉等可作用于核酸(DNA)和环核苷酸系统(cAMP/cGMP)以调节免疫功能,尤其能提高低下的免疫功能,通过提高核酸的合成率,促进抗体、补体、干扰素、溶菌酶等免疫物质产生。

此外,还有一些不属于补益药的药物如猪苓、大蒜、白花蛇舌草、黄芩、黄连、黄柏、川芎、红花、蝮蛇、蟾蜍、麝香等,也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但是,这些药物主要是提高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吞噬活性,而对特异性免疫细胞的作用比较小,而且这些药促进免疫与机体的机能状态有关,当机体处在“实证”阶段,而免疫功能偏低时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不能不加辨证地将中兽医认为的祛邪药,尤其是苦寒、攻破、有毒之品,当作常规的免疫促进剂使用。

中医临床常使用复方,以取得理想的疗效。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许多常用补益方药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四物汤、生脉散、六味地黄丸等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具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双向调节作用可称“适应原样作用”,能使机体的机能状态处于有利的平衡、稳定、协调的状态。例如:玉屏风散(黄芪、防风、白术)对绵羊红细胞致敏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的影响,随着免疫状态的高低呈双向调节作用,即免疫反应偏高者向低调节,免疫反应偏低者向高调节。观察清热解暑药青蒿的免疫作用,发现青蒿素对体液免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清热解毒药黄连、穿心莲和白花蛇舌草等既可抑制抗体的形成,又可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中草药的这种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许多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过高的免疫性疾病。

(2)免疫抑制作用

扶正方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增强或调节作用,而祛邪一类中草药,主要起抑制免疫的作用。

祛风、除湿类药物如苍耳子、蝉衣、僵蚕、荆芥、防风、薄荷、柴胡、桑叶、麻黄、桂枝、细辛、秦艽、地肤子、泽泻、防己、砂仁、苍术等具有抑制过敏反应的作用。柴胡、防风等能产生更多的游离抗体,以中和进入体内的过敏原。秦艽、桂枝、葛根、泽泻、砂仁、苍术等,能抑制抗体的产生。麻黄、细辛、枳实的醇提物,防己水提物及蝉衣、僵蚕等能抑制过敏介质如组胺SR3-A、缓激酞等的释放,起抗过敏作用。

清热解毒药白花蛇舌草、穿心莲、大青叶、银花、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等均可抑制免疫反应。实验观察到白花蛇舌草能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促进噬细胞清除抗原。穿心莲、大青叶、银花蒸馏液及黄连、黄芩、黄柏等能促进白细胞吞噬细菌。龙胆草、大黄、板蓝根、连翘、茵陈、栀子等能抑制抗体产生。黄芩甙具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活血化瘀药丹参、赤芍、丹皮、川芎、桃仁、红花、益母草、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等都能抑制免疫反应。有人以红细胞为抗原免疫小白鼠,观察到这类药能明显抑制抗红细胞抗体的产生;同时用溶血空斑实验,证明这类药物对小白鼠抗体形成细胞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有人报告活血化瘀药能抑制抗体产生,从而抑制体液免疫反应。

临床常用的祛邪类方剂如桂枝汤、荆防败毒散、黄连解毒汤、活络效灵丹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前两方均能祛风抗过敏,经辨证用于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有一定的疗效。

      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中草药可用来防治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各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