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草药运用的基本规律

 莱阳谭炳辉 2013-07-08

药物是临证实践的重要工具。每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能,或偏于寒,或偏于热,或升或降,或浮或沉等,利用这些特性,来调节人体阴阳偏盛的病理状态,是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为此,需明了各药物性能,使能正确地域用与临床。

中草药物的性能繁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气、无味、升降、浮沉、归经等。这些性能是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

第一节   性能

中草药的性能,以及中药的药理作用,中草药性能的基本精神,在于调整机体内部阴阳的偏盛偏衰。因为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都是机体阴阳的平衡失调,邪正小常的反映,实际上也就是脏腑功能失常后反映出来的阴阳偏盛偏衰的状态。而中草药物治病的作用,就在于恢复脏腑的生理功能,消除阴阳偏盛的病理现象调和阴阳,已达到平衡的目的。

中草药物具有各不相同的性能和气味,以及气同味不同,或味同气各异等,祖国医学就利用中草药物性味之偏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许哲不知、实者泻之”等的治疗法则,

运用以逆病情之药物进行始治。即对阳性之热证,施以阴性寒凉药物;阴性之寒症,施以阳性温热药物,虚证施以补药,实证施以泻药;上逆者以降逆药,下陷者以升举药。以药性之偏,调其阴阳之偏,是祖国医学运用中草药性能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草药的四气、无味、升降、浮沉等,都包含着调盛衰、纠寒热以归和平的基本精神在内。为此,必须熟悉各种中药的性能,掌握内衣种药物的特点,始能正确地运用与临床。

一、四气   五味

四气五味,是构成中草药物性能的基本部分,用气味来说明药物的性能,是中草药运用的基本特点。自古以来的长期医疗实践中,把各种中草药物的功用和性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归纳,用四气五味来说明功效,是祖国医学中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气;亦称四性,就是寒、热、问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是从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中草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映和产生的治疗效果,而概括出来的规律。凡能治疗热性病(热证)的药物,都具有寒性或凉性;能治疗寒性病(寒症)的药物,都具有热性或温性。“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便是对中草药物寒热温凉作用的综合归纳,亦称为治病用药的原则。

寒与凉,热与温,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历代本草上的寒、微寒;温、大温等记述,即微寒相当于凉,大温相当于热。此外,还有平性药物,即性质平和,虽有偏温,偏凉之差,但其偏胜之气不够明显,故仅有四气之称。

寒热温凉,是阴阳的两大属性。寒凉药物属阴,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温热药物属阳,具有温里、散寒、助阳、通络的作用。治病即审其症候之阴阳属性,用药以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逆病情而施治。至于寒热错杂的病症,在辨证基础上,则以寒热之药相依配用而进行始治。

五味;即酸、甘、苦’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此外,虽有味差不著之淡味,但古有“淡附于甘”之说,且五味差异较大,故称五味。

我国医学在长期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发现药物之“五味”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即;“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的具体说法,辛味具有能散、能行的作用,如生姜发表散寒,荆芥发表散风;木香行气,苏木行血。酸味具有能收、能涩的作用,如五味子敛肺涩肠,乌梅收敛止汗。甘味具有能补、能缓、能和的作用,如人参补气、熟地补血;甘草调和药性、缓解毒性、缓急止痛,饴糖甘缓和中。苦味具有能泻(能降)、能燥、能坚的作用,如大黄泻下通便;杏仁降气;苍术燥湿健脾;知母、黄柏降火坚阴(泻火存阴)。咸味具有能软、能下的作用,如牡蛎软坚散结,海藻散结瘿瘤;芒硝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淡味附于甘,功用与甘味类同。具有补益渗利作用,如茯苓、薏苡仁补益而渗湿。但药味不是完全由舌感辨识,而包含有药效的含义。

药物的性能,是气味的综合,一要之中,有气也有味,气味相同者,作用近似,如辛温药物大都有解表作用,气同味异或同气异味者,药效各殊,如麻黄辛温发汗,厚补辛苦下气散满;乌梅酸温收敛,胎盘咸温助阳。还有点药物一气多味,其作用尤为广泛,如当归气温、味辛感,则甘温补血,辛温行血等,所以,药物的气味是错综复杂的。这种服杂性也正是体现了中草药物具有多种作用,药物之间的性能在相同之中,又有不同,个性之中又有共性。因此,临证时既要掌握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又要掌握每一药物气味的特殊作用,是中草药运用的重要关键。

二、升降    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中草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上行散发,沉是下行泄利。升与浮、沉与降,其趋向是类同的,升浮药主上升向外,属阳,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温里等作用;沉降药物主下行向里,属阴,具有潜阳、降逆、渗湿、清热、泻下等作用。

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主要以药物的气味厚薄为依据。所谓气味厚薄,是指四气五味及其质地淳厚雄烈和清淡薄而言,并加以炮制、配伍的不同有密切关系。《内径》“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阳,薄者为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说明了味为阴而下行,因厚薄不同,有能通能泻之分;气为阳而上升,亦因厚薄不同,有发泄和发热之别,构成了升降浮沉的理论根据。气薄则发泄,发泄即升阳发散之意,大多为辛温、甘平、微苦平之药,如麻黄、升麻、荆芥之类,主升。

气厚则发热,发热即温里散寒之意,多为辛、甘。温热之药,如附子、肉桂、干姜之类,主浮。

味厚则泄,泄即清火降下之意,都为苦寒、咸寒之药,如大黄、黄柏、芒硝之类,主沉。

味薄则通,通即通利下行之意,多为甘淡寒凉、酸平、咸平之药,如茯苓、牡蛎、泽泻之类,主降。

中草药物的质地轻重,是归纳升降浮沉的另一依据。凡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都升浮,如辛夷、荷叶、菊花、桔梗等;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都主沉降,如苏子、枳实、赭石等。

但此等情况,仅为一般规律,而不是绝对的,例如;“诸花皆升,旋复独降”,就说明了普遍性中,又有不同的特性。

炮制及配伍的不同,也可以改变升降浮沉的性能,例如,酒炒则升,姜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炒则下行,又如,升浮药配于大队沉降药物中,则随之下降;沉降药配于大队升浮药物中及随之上升。又有少数药物还可以引导其他药上升或下降,如桔梗载药上浮,牛膝引药下行等。说明了升降浮沉载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为此,再临症运用时,除掌握一版原则外,有尤须考虑影响升降浮沉的变化因素,以便灵活运用。

第二节       归经

归经,是说明某种药物对某些脏腑、器官、经络等病变所起的主要治疗作用。药物归经不同,其疗效有偏,如同一类药物,虽都具有清火作用。但其适应范围。有偏于清肝火,有偏于清肺火,有偏于清胃火之分;同一类补药,均有补益作用,但有补肾、补脾、补肺等之别,各所有所专。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药物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关系密切结合起来,说明某药对脏腑经络的病变反映起主要治疗作用。

至于一种中草药物而归数经的,是指其治疗范围扩大,即它对几个脏腑都能发挥治疗作用。例如,石斛归胃、肾两经,是说石斛既能养胃生津,又能滋阴除热;杏仁归肺与大肠经,是说杏仁既能平喘止咳,又能润肠通便。

归经除以脏腑经络为依据外,有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从药物性能上,四气五味,即于阴阳五行之中,特别是五味入五脏,更是归经的准更要依据。古代医学家通过药物的五味,五色、五行所属与脏腑的关系予以论列,作为辩识药性对脏腑的归经。

总之,归经是一种脏腑用哟的规律,根据归经体系运用中草药物,有很大的优越性,本书中各种中草药物都说明了所作用的脏腑器官,就是以归经理论为依据。此外,脏腑经络病变可以互相影响,在临证用药时,已不能单纯选用对某一经作用的药物,如肺病见脾虚者,可补脾益肺,肝病阳亢而见肾阴虚损者,则滋肾以养肝,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所以,不仅要了解每一药物所作用的脏腑,又要掌握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第三节         有毒与无毒

本草书籍中,常在没有药物的性能之后标明“有毒'"无毒”等字样,以提示药物的平行或烈性。

"毒药“一词,在祖国要学文献中含义很广泛,药物性味的偏盛,则主要地概括于”毒“的范畴中,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曾说;“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为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明确地提示了以药物的偏胜,来调整人体阴阳偏盛的治疗法则。

《神农本草经》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既是根据药物的有毒、无毒而分类,一般将攻病愈疾的药物称为有毒,服后多有强烈的医疗作用,而把可以久服补虚的药物看做无毒,并把有毒药物的作用强弱,而分以大毒、小毒、长毒等区别。《内径》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六,常毒治病十去七,小毒治病十去八。”说明了治疗疾病,虽赖毒的作用,但须注意适可而止,不可过剂,以免造成毒害。

近代对毒的认识,有了新的见解,许多药物书籍上所标注的“大毒”、“小毒”等,多仅限于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对”毒“的范围大大缩小,不像古代时”毒”的含意那样广泛了。认识有毒、无毒、大毒、小毒,毒性之强弱等,及帮助理解药物作用之峻利或和缓,在医疗上可根据病体虚实、疾病深浅来适度地选用药物和确定用量,并可在药物的配伍中,利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等协同和拮抗作用,消除或减少毒性,充分发摘自    猪事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