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经升降浮沉五味四气

 忠贤 2020-09-06

文章目录

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是说明药物性能的基本部分。用气味来说明药性,是中药学中的特点。

所谓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四种不同的药性,都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上表现出来,而为我们所认识,譬如能治疗热病的药物,我们便知道它具有寒凉的性质;能治疗寒病的药物,便知道它具有温热的性质。《内经》上所说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及《神农本草经》上“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说法,便是把药物寒、热、温、凉的作用加以归纳后,给后人提出的治病用药的原则。

3.png-sy

寒热与温凉,实际上就是阴阳两方面。寒凉为阴,温热为阳。

寒和凉,温和热,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所以,历代本草书上每有寒、微寒,温、大温等叙述。所谓微寒,即相当于凉,大温即相当于热。

此外,又有一种平性的药物,这些药物,偏胜之气不很显著,性质和平,故称为平性。但实质上,仍有温偏凉的不同,故虽有平性之名,而一般仍总称为四气。

运用药物,必先掌握寒热温凉四气,当我们治疗一个疾病,通过四诊八纲的诊断后,首先应考虑到的就是这个病属于阴证呢?还是属于阳证?用药就应随其证候而选择寒药或热药。例如一个表现为大热口渴、目赤心烦、脉搏洪数等阳盛的病人,就必须用寒凉药清热泻火,如石膏、知母、黄连、黄芩之类;若表现为形寒肢冷、面色苍白、疲倦欲寐、脉搏微弱等阴盛的病人,就必须用温热药祛寒助阳,如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之类。如果不明四气,不分阴阳,治疗阳性的热病用热药,阴性的寒病用寒药,则无异于助纣为虐,其后果必然会促使病情的加速恶化,甚而造成死亡。

五味,就是辛、酸、甘、苦、咸,可通过味觉而加以辨别,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不但知道食物具有五种不同的味道,且体会到五味各有不同的作用。《内经》上所说的“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便是把五味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补充为“辛能散能行,甘能补能和,苦能燥能泻,酸能收能涩,咸能软能下”。其具体的内容,也就是:凡辛味多有发散和行气的作用,如生姜、紫苏、荆芥、薄荷,都能发散表邪;陈皮、香附、豆蔻、砂仁,都能行气宽胸。甘味有补养和缓和的作用,如人参、黄芪之补气,熟地黄、麦冬之养阴,甘草、饴糖的甘缓和中等。苦味有燥湿和泻下的作用,如黄连、黄柏燥湿而泻火,大黄泻实热而通大便,苍术之燥湿健脾等。酸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诃子、石榴皮、五倍子等能治久痢脱肛,山茱萸、五味子、金樱子能止虚汗遗精等。咸味有软坚润下的作用,如海藻、海浮石能治痰结瘰疬,芒硝能通大便燥结而润肠泻下。

此外,又有一种淡味,虽淡而无味,但有渗泄利窍的作用,如茯苓、通草、滑石之类,都能渗湿而利小便,由于淡味无显著的味道,故一般仍称为五味。

五味除了上述的一般作用外,又与脏腑有密切的关系。《内经》以五味归入五脏,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这是根据食物对人体生理、病理所发生的影响而作出的归纳。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识到饮食必须调和五味,才能适应人体各部分营养的需要,这也就是说明了五味不能偏嗜,饮食五味如有太过或不及,必然会造成脏腑阴阳的偏胜偏衰,而产生疾病。因此利用五味之偏,以调正脏腑之间的偏胜,是有它一定的客观依据的。例如辛味散肺气之郁,甘味补脾胃之虚,以及入肝的药用醋炒,入肾的药用盐水炒等,都是五味入五脏临症上的具体运用。

五味的一般作用,亦可归纳为阴阳两大类,即辛、甘、淡都属于阳,酸、苦、咸都属于阴。所以,《内经》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但药物的性能,是气和味的综合,每一种药物,都包含了气和味,因此气味的关系,更为密切。同时,气味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如其中尚有气同而味异者,有气异而味同者,例如同一温性,有生姜、半夏之辛,远志、厚朴之苦,黄芪、熟地黄之甘,乌梅、木瓜之酸,旋覆花、蛤蚧之咸等。同一辛味,有石膏、薄荷之寒凉,干姜、附子之温热。还有很多药物,是一气而兼有数味者,如当归甘辛,芍药酸苦,郁金苦甘兼辛等。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也正是体现了药物具有多种作用,药物的性能,在相同之中,仍有不同之点。这些都是掌握药物运用的关键。

由此可知,掌握中药的性能,除明确四气外,尤须知道五味的作用,因为疾病除了寒热阴阳之外,更有各种复杂的情况,例如同一温热病,治法宜用寒凉,但由于病情的机转不同,表现的症状各异,用药就有一定的步骤,如温邪初起,病在上焦,但热不恶寒,咳嗽口渴,应用辛凉发表,如薄荷、牛蒡之类;若病邪入里,热在中焦,大便燥结者,便须用咸苦泻下的方法,如芒硝、大黄等药;热甚燥渴者,胃津受伤,便须用甘寒生津,如麦冬、洋参、沙参之类;若热伤阴液,则救阴为要,清热生津中加入咸寒,如阿胶、鸡子黄等。如果但知四气,不明五味,表证未除,便用咸苦攻下,津液已伤,仍用辛凉苦寒,必然促使热邪燥,加速病人津液枯竭而有恶变。

以上仅是举例而已,虽比较简单,但也可从此而了解一些关于运用中药的基本概念。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和降,浮和沉,都是相对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有发散的意义,沉有泄利的意义。凡升浮的药物,都主上行而外向,属阳,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温里等作用;沉降的药物,都主下行而内向,属阴,有潜阴、降逆、收敛、渗湿、清热、泻下等作用。

3.png-sy

升降浮沉,主要以药物的气味厚薄为依据。这里所谓气味厚薄,是包括四气五味及其气质的淳厚雄烈、轻清淡薄而言。《内经》上说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这说明了味为阴而下行,因厚薄不同,又有能通和能泄的差异;气为阳而上升,也因厚薄不同,而有发泄和发热的分别;这便是分升降浮沉的理论根据,兹再作具体的归纳如下。

气薄则发泄,发泄即发汗升阳之义,大多为辛温、甘平、微苦平之药,主升,如麻黄、荆芥、柴胡、升麻、葛根之类。

气厚则发热,发热即散寒温里之义,多为辛甘温热之药,主浮,如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之类。

味厚则泄,泄即清火泻下之义,多为苦寒咸寒之药,主沉,如大黄、黄连、黄柏、龙胆、芒硝之类。

味薄则通,通即通降下行之义,多为甘淡寒凉、酸苦咸平之药,主降,如茯苓、泽泻、木通、芍药、牡蛎之类。

根据以上所述,又可知升浮药大多辛甘温热,沉降药大多苦酸咸寒,也说明了气味之中,实寓有升降浮的作用,它们之间,是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至于药物的质地轻重,是归纳升降浮沉的另一依据,凡花叶及体质轻松的药物,大多能够升浮,如辛夷、荷叶、桔梗、升麻等;子实或质地重浊的药物,大多能够沉降,如苏子、枳实、磁石、熟地黄之类。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绝对的,例如“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说明在一般通性中,又有不同的特性。

升降浮沉,也是临症用药规律之一,因为人体病变所在,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势亦有逆上和陷下的差异。在上在表,宜用升浮而不宜用沉降,如伤寒初起之表证,用麻黄、桂枝之发表;在下在里宜用沉降而不宜用升浮,如里实便秘,用大黄、枳实之攻下;病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逆之头痛,用石决明、牡蛎之潜降;病势陷下者,宜升而不宜降,如久泻脱肛,用人参、黄芪、升麻、柴胡之益气升阳。如果违反这个规律,就能造成不良的后果,例如肝阳头痛,用发散药治疗,则肝阳上升无制,可引起痉厥之患;久泻脱肛,而用泄降药,则清气下陷更甚,必致洞泄不禁。以上所述,为升降浮沉的一般意义,但由于中药的运用,大多使用于复方中,故升降浮沉的作用,每随配伍或炮制而有转化,如李时珍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有些药物,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就是这个意义。又如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也能随之下降;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也能随之上升。这都说明了药物的升降浮沉,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把它看作一成不变,便不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中去了。

归经

中药归经的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中药作用的脏腑经络归属为依据,在医疗实践中形成的一套理论。“归”是归属,有选择、趋向、定性的意思,“经”是脏腑经络的概括。

3.png-sy

某药归某经,就是药物有所选择的对其所归属的某一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有较大程度的影响,相对其他脏腑经络的影响较小或没有。根据药物归经的理论,选择用药,有的放矢,药病相得,取效较捷,否则,正如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说:“不知经络而用药,其矢也乏,必无捷效。”如羌活善治太阳头痛;葛根、白芷善治阳明头痛;柴胡善治少阳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头痛;细辛善治少阴头痛。如治疗头痛时,首先诊断明确,痛发何经,针对性的选择药物归属特点,提高疗效。

但中医理论很深,人体脏腑经络都是协调的,还要考虑脏与脏、腑与腑等生克制化关系的整体观念。所以在临床用药配伍往往不是单纯使用某一经的药物。如肺病而见脾虚,肝阳上亢见肾阴不足,每见治肺兼补脾,潜肝阳与滋肾水同用,疗效会更好。决不能见肺治肺,见肝治肝,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单纯归经用药,其效果受影响。

故徐灵胎又说:“执经络而用药,其矢也泥,反能致害。”

“归经”虽为重要性能之一,遍见历代本草。各家中药理论著作,但至今尚无统一确切定义,中医药家对此理解各抒己见。如某药有的说归胃经,有的说归肝经,甚至有的说归肾经,望学者进一步研究论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