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善良与学问无关, 行善亦需要智慧

 放自信飞 2020-01-22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论语·先进》

子张问善人之道,这个“善人之道”到底指什么?比较容易产生歧义。

传统解释认为,“善人之道”就是“怎样做才是一个善人”,子张请教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杨伯峻先生就持这种观点,所以他把后半句翻译成了“如果不踩着前人的脚步走,学问道德也难以到家。”这就是说,只有跟随前人的脚迹,一个人的道德也好,学问也好,才能不断的愈发完善,那个时候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善人了。

道德好,学问好,就可以称为善人了吗,事实上是这样吗?未必。未必的理由是这样的:

首先,善或恶是我与他人关系的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不论他自诩修炼的多高明,如果在与他人关系的体现中,不能展现出这种善的念想与行为,那也不能称之为善。比如经年离群索居在深山苦修的人也许境界是很高了,但由于缺少与人互动的这份体现,依然不能称为是善人,最多是一种独善其身罢了。

独善其身,我们可以称为好人,因为他不会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伤害,但不能称为善人。善是需要在与他人的行为互动中体现出来的,以至于我们会用“老好人”来评价一个老实巴交或者不给他人带来麻烦的人,却没有“老善人”的讲法。说到底,个人修养与是不是善人不是必然的内在因果关系;前者是知,是感悟,后者是行,是实证,感悟与实证不总是表里相应的,由知而行着实不易。

另外,学问高低难道也是成为善人的一个指标吗?更不是。很多年前,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大家应该都还有印象,因不幸遭遇车祸,先后被两辆过往车辆碾压的小女孩悦悦,身边陆续经过了18个路人,竟无一人停下伸出援手,直到最后被一名拾荒的阿婆陈贤妹救起,此事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热议。

救人阿婆的举动无疑是一种感人至深的善行,可这与一个人的学问深不深,知识面广不广有甚的关联?行善这种事要说还是与一个人的内心良知相连,与学问高低八竿子打不着。因此,以一个人的修养和学问来作为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善人在逻辑上是靠不住的。

子张问善人之道,这个“善人之道”其实并不是说“怎样才是善人”,而是指的“善人应该具备怎样的智慧”;就是说,子张问孔子的是一个善人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行善的问题,毕竟行善也是需要智慧的。孔子就告诉他:“如果不跟着古圣先贤的足迹去学习发现、培养这种智慧,善人也是做不好的。”这才是“不践迹,亦不入于室”的本义。

此章讲的是如何行善的方法论问题。一个人只有善心是不行的,还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论是出于好心的善言,还是出于好意的善行,这都需要通过合宜的方式来完成。不考虑行善中敏感的人际关系心理因素,就有可能适得其反,现实生活中那种以满腔热情却把好事办成坏事的例子比比皆是。

从子张问“行善的智慧”这一问题可知,子张已经开始注意到一个人只有善心是远远不够的,他比孔子小四十八岁,年轻而富有激情,好善乐施,急公好义,救人困危的义举应该是不少做的。可因为对尺度方寸的把握缺少经验,也不懂得考虑照顾受帮者自尊的这类问题,由此带来的事与愿违的烦恼也一定是比较多的,并不是说做了好人行了善事就有人念你的好,行善行出个仇人也是存在的。

这同样也是一个应引起深思的现实问题,孔子给子张的建议就是让他去学习往圣先贤的做法,跟随着他们的足迹去慢慢积累行善智慧。这当然不失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有些事儿说是说不明的,做着做着也就懂了,走着走着也就开悟明朗了,即便是选择做个善人亦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