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20 “子张问善人之道”章正解

 阳谷人说论语 2023-11-15 发布于山东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善人,今指慈善、乐善好施之人,古指品德美好、德行完美之人。这是《论语》注家们的共识,所以在以下的论述中不再特别说明。善,本义是像羊一样说话,有吉祥美好之义。《说文》:“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

“善人”一词,始见于《诗经·大雅·板》: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

朱熹《论语集注》:“善人,质美而未学者也。”但是,不管善人是心地善良、经常实施善行的人还是德行完美的人,与学习不学习没有关系。善良是人的本性,行善是人本性的展现,德行完美是自我修养的结果。学习圣贤文章了,可以做善人;不学习圣贤文章,也可以做善人。因此朱熹的解释并不妥当。

再有,质美是天生之质,未学而有其质,其道则是天生之道。子张如何学人之天生美质?天赋岂有可学者?同时,学质美也与不循旧迹不入圣人之室的子曰说不到一处。问如何做到天生质美,而答以后天如何取法古人,答非所问。所以,以善人为质美而未学者,与文与理皆不能通。

将“善人”与学问修养联在一起也是没有依据的。《论语》或其它古籍中未见某人被称为“善人”,即便学问、修养如颜回者。若“善人”是以学问修养来论,颜回没达到圣人的地步至少应是善人吧?但翻遍古籍却从未见有此说。且,孔子也从未明确过哪个人是“善人”。孔子的儒家确立的几个追求目标,低一点的是君子,高一些的是贤人,最高的是圣人。“善人”不是孔子教育所积极追求的目标,只是其大力赞扬的品德美好之人。

将“善人”看作名词,《论语》中与“善人之道”结构相同的词有:圣人之道、先王之道、父之道、古之道、君子之道、夫子之道、子之道、文武之道等。以上各例中的“道”一是指思想体系,二是指处世行为。如果“善人”无关学识,只指品德,那么“子张问善人之道”也就不是问“善人”的思想体系而仅是问“善人”要如何处世。但再分析下去,善人的处世行为是源于德美的下意识行为。与上文中所言质美是天生之质相同,天生的东西与下意识的行为又如何能够学习、效仿呢?所以,“问善人之道”也不是在问善人是如何处世。

现今众多的注家将“问善人之道”译为问如何成为善人或怎样做善人。这样的翻译更加不妥。因为正像上例中不能说“如何才能成为先王”、“怎样做夫子”一样,这样的翻译不合道理。当然,先王、夫子是专有名词,非专有名词从逻辑的角度可以译为“如何才能成为圣人”、“如何做君子”等,所以,“善人之道”也就可以翻译为“如何做善人”。但“圣人之道”、“君子之道”是在说圣人、君子具有的思想或处世方式,而不是在说成为圣人、君子的方法。尤其是“古之道”,只能释为古人的思想或行为方式而不能译为成为古人的方法。可见,“之道”不是就如何成为“善人”而言,而仅仅是就具有什么样的思想或行为而言。“善人之道”更是仅就其行为方式为言。况且,如果是问如何成为“善人”,此句为“子张问善人”即可,不必有“之道”二字。因此,此处的子张之问也不是问如何成为所谓的“善人”或怎样做“善人”。

当代有人将”善“字视作动词。李泽厚《论语今读》、何新《论语新解——思与行》等将”善人之道“释为如何使人变好。周乾溁在《释“善人之道”章》中亦持此说,认为“这是个形象的比喻”,全章应是子张问如何能使人向善。实际上,只有“善人”是一动作,才会有方法可言。在“相师之道”(卫灵公篇)这样的结构中,“之道”前若为动词性词语,那么“道”是指应该具有的方法是明确无疑的。同样“善人之道”中,“道”若是指方法,那么,“善人”就一定是指某一动作——这是语法所决定的,无可争议。因此,将“善人”理解为动词性短语,子张之问才能译以子张是在问所要学习的方法。由于“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很明白说的是行动方式,因此,我们在将“善人”理解成一个动词性短语——使人向善的基础上,将“善人之道”理解为“使人向善的方法”。

“善人之道”章流传最广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以汉孔安国为代表,释“践,循也。言善人不但循追旧迹而已,亦少能创业,然亦不入于圣人之奥室。”意思是善人不仅能追循先人的业绩,也能有所创造,但终不能达到圣人的高度。故“善人是能够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造但又未达到圣人境界的一类人”的这一说法,就是此释义的延伸。二是以清孔广森、陈澧为代表,认为“言问善人之道,则非同问何如可以为善人,乃问善人当何道以自成也。……若其不践迹,则亦不能入于室耳。”即不践前代善人之迹,也就不能到达为善(学问)的最高境界。孔安国之说是对善人的界定,却无关“之道”的内容。孔、陈之说如前文所述,善人既不是儒家追求的目标,成否善人也与学问没有什么关系。

前人的注解都在用“入室”来比喻道德、学问进入一个较高的境界。但任何比喻都需有上下文的依附。“由之瑟”章中,喻体“未入于室”的本体是仲由的“鼓瑟之技艺不精”。“子贡贤于仲尼”章中是用宫室之美来比喻美德与学问之高。本章没有指明本体,怎么就说“入于室”是喻体了呢?“入于室”是指成了善人还是成了圣人?因为问的是善人之道,“入于室” 应该是成了所谓的“善人”。而古往今来,“入于室”是指有学问或技艺高超,从未有过“入于室”是成为了“善人”的论述。

聚焦于“使人向善的方法”,再来看“不践迹,亦不入于室”的意思。践,踩、踏;迹,足迹、脚印;室,内室,可指家。因此,此句的字面意思就是:不踩上前面人的脚印,也不进入到内室中去。据此,有网友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搞尾随监视,也不私闯民宅。道理上,要使人们向善,就不能对人持怀疑态度,更不能对其有所伤害。而对于有志从政的子张来说,处理好官民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为官的重要任务,也符合孔子一贯的重民思想。笔者对此说深以为然。

《孔子家语·王言解》中说:“其礼可守,其言可覆,其迹可履。”礼、言、迹并列,“迹”就是指足迹。所以,“不践迹”指不沿他人的脚印走义理皆通。而“不入于室”释以“不会有所成就”依据的是一个过往虚化的比喻,但在本章却并没有根据。相反,“迹”、“室”俱以本义释之不仅直接、意思明白,而且二者又有共通之处,在释解本章文义上不存在可被否定的缺陷。当然,坚守圣人之言必定有深奥义理存在的执着者也许持坚定的反对意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