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帝亲征大捷,激战留下敌首寥寥16颗,被史官嘲笑500年!为何?

 环球苍蝇 2020-01-22


 环球苍蝇 2020-01-22 17:31

成吉思汗作战时,下了一道特殊命令,却让明朝皇帝背了500年黑锅

史上,帝王很少亲征,通常稳坐京城、运筹帷幄

却有一个众人公认的昏君,御驾亲征了,还取得了一次大捷!

但,史官和后人对此争议不休,而这个皇帝也因此背了500年黑锅

明武宗,朱厚照,史书上对此帝的评价普遍都是谴责多余褒奖,总体而言这就是个喜欢玩耍享乐、不学无术、任性妄为的皇帝,更重要的是他还喜欢骑射,身手如何不得而知,但是能够做出御驾亲征这种不遵祖制的事情来,实则愁煞了满朝文武。

朱厚照登基以来,北方边境一直不太安稳,蒙古骑兵时常侵扰边民安定

最终于公元1517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入侵。

朱厚照非但没有惊慌,反倒是斗志昂扬的带兵亲自迎敌

蒙古方面的领军人,是早就战名在外的“小王子”达延汗,一开始双方各自带领五万大军在应州交手,实力远远弱于北方骑兵的明军直接被打成了两半。

朱厚照赶到之后,众将士重振旗鼓,将蒙古人一路追出了朔州地界,明军宣告应州一战取得大捷

清点战场的时候却尴尬了

十万人激战上百个回合,只留下了不过68个尸首,其中52个还是明军自己人,属于敌人的首级不过16颗

所谓的“大捷”就有些好笑了

难道双方大军只是简单走了个过场吗?

此后的明、清史料记载者们,都称这场战役只是朱厚照的玩闹罢了,然其后多年,蒙古方面都没有再出现大规模的出兵行动也是事实。

这个500年没有揭掉的黑锅,真的要让朱厚照一直背着吗?

事实上,此事真的不怪他。

《史记·匈奴列传》中曾有过这样的记载

战场上,如果将战死将士的尸首带回,就可以继承死者留下的所有财产

此条规定最初是为了让烈士遗骸重归故里,但是其后也成为历代草原战争的不成文规定。

成吉思汗统一漠北之后更是将其编入了律法中

明文规定,奴隶身份的人成功带回战士尸首,可以取消奴籍,获得死者财产;非奴隶身份成功带回战士尸首,不但可以获得死者的财产,还可以继承对方的妻妾。

正是有了这一法令的存在,战场上的蒙古骑兵们除了要杀敌立功之外,还要想尽办法将自己人的尸首抢回来,为此他们会分成专门的营救小组,各自分工明确,再由骑术精湛的战士用绳索和钩子,将自己一方的尸首抢夺过来。

这些尸首对于明军来说也相当的重要,一方面这是他们立功的标志,另一方面,每获得一个敌人首级就可以获得50两的赏金。

虽然利益是非常可观的,但是面对着凶悍的骑兵们,明军的步兵显然是处于劣势地位。

所以,应州大捷或许是明军取胜了,但是最终的战场伤亡比例却出现了尴尬的敌少我多

成吉思汗的这道特殊命令,对死去亲人的蒙古妇女来说是残酷的,因为她们在失去家中顶梁柱的同时,还将失去人身自由。

同时,也是这样的法令,让原本取胜的一代明朝帝王背了500年的黑锅,无人理解。

好在如今的史学家们经过研究以后,终于为其摘去了昏庸的帽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