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骑兵的传统规矩:抢回战友尸首,可以获得死者妻妾和全部财产

 Boss爆史 2022-09-11 发布于山西

明正德十二年,明武宗朱厚照化名为大将军朱寿,亲征应州,击退鞑靼,取得应州大捷。而且朱厚照还在这场战争中,亲自杀死了一个蒙古将军。回到京城后,朱厚照兴致勃勃地向自己的老师杨廷和说了此事,杨廷和立马下跪向皇帝表示祝贺。但过了几天,京城里却流出一种说法:应州之战败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谎。

当锦衣卫把这份密报呈放在朱厚照桌上时,朱厚照为之气结,十天都没有上朝。而在朱厚照去世后,史官们在编写这一段史料时,只是简单地写下了“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要知道,此次大战,双方共投入十万的兵力,即使除去预备部队和后勤人员,当天参与作战的,也多达六万人。六万人肉搏,从清晨打到黑夜,蒙古军队居然仅阵亡十六人?

是蒙古军队战斗力太过强悍,还是明朝的史官认为朱厚照太过不靠谱,所以故意写这么一个差距悬殊的数字,来证明应州之战并非大捷,而是大败。但若应州之战打败了,鞑靼为何又几十年不敢寇边?所以朱厚照应该没撒谎,应州之战确实取得了大捷,只是因为蒙古人的传统规矩,导致明军这边只抢到了16个人头。而古代军功通常都是以战场上的敌军人头计算的,因此在史书中记载时只能说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

那蒙古人的传统规矩是什么呢?答案就是:抢回战友尸首,可以继承死者的妻妾和全部财产。其实不仅是蒙古人,草原上的其他游牧民族,基本上都有着类似的规矩。如《史记·匈奴列传》就记载:“战而扶舆死者,尽得死者家财。”匈奴人只要在战场上把战死的战友带回家,他家的全部财产就是你的了。

而草原上的一代霸主成吉思汗,更是将这一规矩写进《大扎撒》中,以明文示之:“若奴隶能将战士的尸体带回,可立即获得自由,并得到战死士兵的牲畜。若蒙古人夺回战士的尸体,不仅能获得他们的牲畜,还能获得他们的妻妾。”所以战场同僚的尸体和人头,在蒙古士兵眼中已经不只是同僚之情,更是自由和财富,以及女人和奴隶。

因此,很多蒙古骑兵在参战时,都会带两三匹马。一匹是自己乘骑,另外的马匹则运来拖运战友的尸首。除此之外,蒙古骑兵在作战时也实行小组制,三人为一个小组,其中一人的武器为钩镰枪,作用就是在队伍中冲锋突刺,以及钩回战死士兵的尸首。

     所以在明军后期与蒙古人的交战中,明朝边军不是不努力,而是在杀死对方后,被他们的人带走了尸首。以至于在统计军功时,无法准确给战士们记功。而朱厚照难得正经一回,也被手下的大臣当成了吹牛。

参考资料:《明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