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辩》条文学习: 一、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瘟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即一年四季皆可患温病,不同季节所患温病性质也不同,作者共总结温病九条。) 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这条对当下的流行肺炎认识很重要)。 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热势亢盛)。 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如过去的鼠疫类大就行病)。 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属于诸多温病加重后的变症)。 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明显季节病)。 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 秋燥者,秋金燥烈之气(季节病)。 冬温者,冬应寒而反温,阳不潜藏,民病温也。 温疟者,阴气先伤,又因于暑,阳气独发也(对疟疾类寒热往来为特点的流行病的辩证与认识) 按诸家论温,有顾此失彼之病,故是编首揭诸温之大纲,而名其书曰《温病条辩》。 #中医实战笔记# #头条健康# 按:此九条,引于《伤寒论》居多,又总结后世诸多医家对温病的论述,作者吴鞠通说:“本论详加考核,准古酌今,细立治法,除伤寒宗仲景法外,俾四时杂感,朗若列眉;未始非叔和有以肇其端,东垣、河间、安道、又可、嘉言、天士宏其议,而瑭(作者本人)得以善其后也(对温病逐条做了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