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条辨读后感——伤寒和温病的区别在哪里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22-12-04 发布于甘肃

温病和伤寒的区别,一定是从内经里找依据,吴师把诸多温病进行分类,有季节性的,有非季节性的,治疗方法肯定是不一样的。在和伤寒的区别中,首先会和太阳病区别,其次是和阳明区别。太阳病里主要是和太阳中风区别,吴师讲温病和太阳中风的区别进行阐述,从症状谈论到病机,是有很大的意义的,读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稍加整理,有的和吴师并不一致,但是我觉得更加容易解释,对应现在的流感等流行病,会发现确实这一类疾病不应当用伤寒的方法去理解去处方。虽然我酷爱经方,但是温病的存在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一、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此九条,吴师认为是和伤寒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因为《伤寒论》为治外感之妙法,遂将一切外感悉收入伤寒例中,而悉以治伤寒之法治之。,贻患无穷。

其中风温,温热,暑温、湿温、秋燥、冬温。这5种是和季节密切相关。而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这两者是和季节关系不大,而是和疫、毒相关,也就是和独特的致病因素关系密切,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段。而温疟者,阴气先伤,又因于暑,阳气独发也,是发生在夏季,但是有病理基础,也就是阴液先伤。

从这种分类方法看,温病其实之间也是有差别,如果我们单纯认为温病发生春夏季节是不对,而是各个季节都可以发病,只不过发的特征不太一样,和季节的特性有相关。也有和季节没有关系的,这种往往是疫毒明显,也就是致病性更强。

文章图片1

二、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吴师认为伤寒和温病的致病途径是不一样,伤寒由毛窍而入,始足太阳。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虽《伤寒论》中亦言中风,此风从西北方来,乃 发之寒风也,最善收引,阴盛必伤阳,。温为阳邪,此论中亦言伤风,此风从东方来,乃解冻之温风也,最善发泄,阳盛必伤阴。

因此,温病的发病途径不同,所以是无法用六经传变来阐述病情变化,首发的经络不同,也无法用解太阳表证的方子来治疗肺经受邪,同时邪气的特性不同,损伤的人体阴阳不同,都决定了温病的治疗方法是和伤寒有区别的。

从我们用现代医学来印证的话,普通感冒有受凉病史,初期有身体酸痛,有恶寒,不一定有发热。而流感不一样,有传染源,通过呼吸道传播,不一定有受凉病史,很快就有咽痛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

三、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这一条说了温病的症候,脉不缓,不是太阳中风;不紧,不是太阳伤寒;动数者,热象;两寸独大,火克金也。尺肤热,和伤寒别。头痛、恶风寒、身热自汗、与太阳中风无异,但是午后热甚,太阳头痛,都是沿膀胱经项强头痛也。温病头痛,是火炎上引起,多是全头痛或者血管搏动性头痛。

伤寒之恶寒,加衣不减,比较明显;温病之恶寒,是因为肺合皮毛而亦主表,微恶风寒。太阳病则周身之阳气郁,故身热;温病身热,是热邪所致,内外皆热。太阳自汗,是卫表不固,表虚引起;温病自汗,热迫津液,皮毛开也。午后热甚,是邪热由表而入,午后阳气复归于里,两阳相熏灼,阴液本不足,所以午后更明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