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 | 赵红军教授讲解《孙曼之伤寒论讲稿》1-8条

 lin-lian 2017-04-23

赵老师讲伤寒 1-8条

(编辑:李健)




附录:讲稿


篇  首


学习《伤寒论》,要反复听录音,看参考书,在临床中慢慢摸索,每年读上一遍,读上十年八年的,有人说十年八年太长,不长,《伤寒论》是要用一辈子去完成的事。

伤寒论条文总共398条,太阳篇的条文就有178条,占了整部伤寒六个部分398条条文的少一半。为什么太阳病篇这么重要,为什么张仲景光写太阳篇就写这么多,占了三个篇章,再讲太阳病条文前,我先讲下太阳病的一些情况。

伤寒论讲的是外感病,但是内伤病大多也和外感病有一定关联的,所以好多一家认为,伤寒论,不单是治外感病的指南,同时他对内科杂病、对妇科病、对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都是具有指导性的纲领文件。

伤寒论讲的是外感病,太阳病,是外感中的外感,六经病分三阴三阳,三阳为表,太阳为表中之表,再讲太阳病之前,我们先明白一个知识点:三阳是指太阳,阳明,少阳,从阳气的充足程度,阳气的多少来讲,哪个阳气最多,哪个阳气最少?学生回答是阳明最多!既然是阳明最多,为什么伤寒论从太阳,而不是从阳明开始呢?伤寒外感中人的时候,为何不先中阳明而先中太阳呢?

我给大家讲一下,太阳、阳明谁的阳气最多?从阳气分布的面积来说是太阳,拿阳气的密集程度、阳气的充足程度来说是阳明,太阳是把阳气铺开了,把身体整个躯壳包裹起来面积广,很明显阳气很薄的。阳明虽然分布的面积不如太阳这么广,但阳名是孔窍,是管道,什么胃呀!大肠呀!口腔呀!肛门呀!密集的程度要大。外邪侵入人体,首先犯的是太阳,因为太阳是躯壳。另外为什么说太阳的阳气就能抵御外邪,就要首当其冲,负起这个责任呢?你想想这个道理,太阳是不是在背部,背部和太阳经相伴而行的是什么经?督脉。督脉为一身阳气之总督,而阳明行的是腹部是任脉,所以从这点上而言,太阳担负者抵抗外邪的责任和义务。刚才讲了太阳为表中之表,先太阳,下来阳明,下来少阳,我们今天讲的太阳病,指的是什么病呢?是不是太阳经的病呢?不能这么单纯的认为,先把概念范围搞清楚。太阳病,不等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病,也不等于手太阳小肠经的病,太阳病,是包含太阳经络病在内的更为广泛的疾病。人体感受外邪之后,最初的最浅的那个层次。身体一身之表是范围很广泛的。太阳病,除包括膀胱经络的病外,还包括好几个位置,好几个区域,这是在学习太阳病之前需弄清的。第一个包括膀胱,第二个,膀胱和肾是相表里的,如果太阳病入里了,误治了,如果伤阳了,就牵扯到少阴肾的病。第三个,太阳是人体之表,人体之表有营气和卫气,如果受了外邪之后,势必造成营气和卫气的变化,营是血,心主雪,卫是气,肺主卫,所以在太阳病篇在这一百七十八条中势必会牵扯到胸、心、肺;第四,太阳为一身之表,胸为阳位,胸为太阳,为何强调这呢?用脏腑辨证,用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来套。肺为太阴,在伤寒论中不是这样,肺为太阳,既然为阳位,感受外邪以后胸部心肺必然会有症状,如果不及时输血外邪,外邪就有可能从外入内,就有可能从上到下,就会引起一些胃,腹的一些疾病,把这些搞清楚,你就明白不单纯身体的表症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是太阳病;入里到膀胱了,小便不利了,也是太阳病;伤到少阴肾经了也会引起太阳的表现,他牵扯到心肺了,就会出现咳嗽、胸闷、气短、心胸懊恼,就会出现栀子豉汤证,陷胸汤症状,从外入里,邪上往下,就会出现一些胃的症状,痞证,半夏泻心汤证,所以,想一下这包括多少个脏腑在内,假如太阳病结合藏象学说进行比较的话,除了膀胱以外,是不是牵扯到小肠、肾、心、肺,为人体总共才五脏六腑,这一下子占了多少!所以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伤寒论398条条文,光太阳病就占了三篇,178条。所以咱们讲伤寒论,无疑太阳就是重点。

我们现在来看条文,首先看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条是太阳病的定义,是太阳病的提纲。学这一条的时候,我们要产生联想,一方面把这一条文要熟记,这是必须要背诵的条文。通过第一条条文,我们就搞清楚了什么是太阳病,这就是它的提纲!提纲,提纲,什么是提纲,他就告诉你在临床上如何通过症状和其他的来区别。你要产生联想,其他经的提纲是啥?阳明经,少阳呢?太阴经呢?少阴经呢?厥阴经呢?太阳病,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和太阳病,一个表一个里。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是热!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是不是往里去了,虚症和寒症出来了。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你看,这也说到脉了,太阳病说到脉了,少阴病说到脉了。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吐蚘。下之,利不止。那么你在学习伤寒论的时候就要背这些条文,每学到一个条文就联想,其他和他对应的条文是什么?像这些重点的条文都应该烂熟于心,只有做到这样子了,在临床中遇到复杂纷繁的时候,你才能把他的核心症状和病机机从那么多的病理资料中提取出来。怎么抓病机?你熟悉并领会它的重点条文,然后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这样子才能抓住病机!


条文讲解

 

1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太阳病的定义。

《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为什么头项腰脊疼痛?这是因为足太阳经脉循行于背脊上连头项的缘故,所以又说“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寒邪侵袭首先损伤阳经,所以才会有这些证状。

以上第一条已经包括了风与寒两种病证,可知恶寒是风寒共有的证候。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本书中对于恶风恶寒的用法有一个规律,那就是一般程度的中风病证,只说恶风不说恶寒,可是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如第38条,则说恶寒。由此可见,中风一证,病情较轻的时候只是恶风,病情严重的时候才会恶寒。假如我们试着用电风扇吹柔风,然后又改换用强风档吹一下,这种恶风恶寒的区别相信就会不言而喻了。本书恶风恶寒的用词表达方式,正是反映了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够感受到的实际体验。

 

【赵老师讲解】

下面我们来看条文,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第一个强调的是脉浮,浮为表证,为什么脉浮,感受外邪,太阳是人体抵抗外邪的第一道屏障,所以他奋起来抵抗,所以脉浮。头项强痛,为什么会产生头项强痛呢?这就需要和经络产生联系的。下面说老师说了:《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向痛,腰背强。为什么头项腰脊疼痛?这是因为足太阳经脉循行于背脊上连头项的缘故。他这一条说的比伤寒论更为具体。头像强痛,因为它毕竟是太阳病,突然病包括了太阳的经络,所以在太阳经循行的路线上不通,就会疼痛而恶寒,记住,它是恶寒!伤寒论,主要讲的是伤寒和中风,这一天,他既是枳的伤寒,也是指的中风。下来,孙老师有个解释说,太阳病,我们讲了风与寒两个病症,恶寒呢,不管是风和寒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只不过一般而言,如果说中风的程度轻的时候,只是恶风,不会恶寒,如果中风的程度重的时候它也是会恶寒的。把这点搞清楚,学习伤寒论,一定抓住两条线,一条是风一条是寒,我们平时讲的笼统,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风和寒放在一块儿,混着讲,实际上风和寒,性质是有区别的。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为百病之长。寒呢,寒是阴血,凝滞而收敛,所以它感人之后,出现了症状是有区别的,既然症状有区别,那治疗的方法也是有区别的。在临床上一定要把风邪和寒邪区分开来,人家该祛风,你给他散寒了,该散寒,你给他祛风了。那么效果就不理想,这是第一条。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恶寒,这里既包括风又包括寒,下面就分开说了风和寒有啥不一样。

 

2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太阳病中风表虚证的定义。

风为阳邪,其性疏泄,所以汗出为正常情况,这种情况应该算作正例或者叫做常例,但是在中风时间较短而没有来得及化热的情况下,风邪也和寒邪一样会闭郁腠理,也会导致发烧恶风无汗的证状。这种情况,可以用夏天吹风扇或者骑摩托车的时候,身体并不出汗,并且实际上这时候还会感觉到凉风嗖嗖为例,来做实际事例的证明。这种情况属于中风的实证,属于特例,因而没有列在提纲里面,但是后面的正文(如第38条)还是进行了有关中风实证的辩证论治的论述。

 

【赵老师讲解】

第二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讲的是风,为何先讲风,下来才讲寒呢?前面讲了,风为百病之长,在伤寒论里面,风比寒要讲的多,包括后面我们要学方,第一个出现的方是什么方?是桂枝汤,也是风,这一条应该和那一条联系起来,太阳病发热,太阳病的总纲讲的是恶寒,为何不提发热呢?第一条将讲的病刚刚开始,最初最初的那个阶段,还没来得及发热,是不是!这一条就讲出来了,另外,风为阳邪,本身也会发热。汗出,为什么会汗出呢?因为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它就会汗出。恶风那就不用说了,感受的是风邪,他就恶风,就好像你受热了就会怕热,受寒了就会怕寒一样!脉缓者,谁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何伤风的脉象是缓脉呢?这个缓,肯定是浮缓,太阳病,是因为伤风后出汗了,出汗后伤津,所以说脉就缓。他就不是紧了,如果说不出汗,把邪憋在身体里面,那就不是缓脉了,变成紧买或其他脉了。所以说,是为中风,这儿讲的中风,是指中风的虚证。中风里面有没有实证呢?有!这个中风程度上轻,如果说程度上中了,他就有类似于伤寒的症状。孙老师,下面举了个例子,比如《伤寒论》的第38条,讲的就是太阳中风,无汗中风,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大青龙汤。

 

3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太阳病伤寒的定义。

 《素问·玉机真藏论》:“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这一段经文说明了太阳病的病因病机。“皮肤闭而为热”,如果这种闭郁不能及时解散,就会造成内热渐炽,最终就会发生汗出烦热烦渴等现象,对于伤寒而言,这时候就叫做传经,也就是邪由太阳传入阳明。

另外,我们还应该知道,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风邪所伤为卫而寒邪所伤为营,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风为阳邪,寒为阴邪,而卫气属阳,营气属阴,那么同气相求,风邪所入的地方自然是卫阳;寒邪侵袭的地方自然是营阴。所以说,卫气虚弱的人易于感受风邪,而营血不足的人易于被寒邪侵袭。《伤寒例》说:“脉盛身寒,得之伤寒”,经脉属营血,营血假如不虚弱,寒邪当然不易乘虚而入。成注:“内经曰:‘脉者,血之府也。’脉实血实,脉虚血虚。寒则伤血,邪併于血,则血盛而气虚,故伤寒者,脉盛而身寒。”脉盛为寒邪併于营血之象,也就是营强。伤寒的主要证状是恶寒,寒邪束闭于营阴,无汗是自然的事情。朱丹溪说:“伤寒之人,因其旧有郁热,风寒外束,肌腠致密,郁发为热”(《丹溪医集》)。俞嘉言《寓意草/辩黄长仁伤寒疑难危证治验》中说:“伤寒发热发渴定然阴分先亏”,又说:“治伤寒以救阴为主,伤寒纵有阳虚当治,必看其人血肉充盛,阴分可受阳药者,方可回阳”。阴虚者多内热或者说内热者易于伤阴,所以朱丹溪和俞嘉言所说的意思其实相近,阴虚最易伤寒,可谓不易之论。

 

【赵老师讲解】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条,前三条都是重点,条文,都要背的。

第三条条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刚才已经讲了,太阳中风的条文已经有发热了,这一块已经不管它发热不发热了,什么意思呢?发热不发热已经不是辨证的重点了,重点是什么?重点是必恶寒,体痛,体痛出来了,为何会痛?我们说不通则痛,风和寒,哪个更能引起痛呢?寒!因为寒为阴邪,阴邪就会伤阳,阴邪是凝滞的,凝滞而收引,就会导致不通,不通则痛,所以体痛。这个体痛有可能是第一条讲的头项强痛,也有可能是全身疼痛,大家要注意这个体痛!伤寒是一个急性的、烈性的传染病,就拿我们平时见的感冒而言,当然,《伤寒论》治的不单是感冒,但我们治感冒时完全可以用它的方法。感冒是个小病,就是这么一个小病,好多患者不知道,好多医生也不知道,结果就把这个病给误治了,治坏了,治成大病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感冒刚开始,一些症状不典型的时候,好多人认不出来,认为不是感冒,怎么就认不出来呢?好多患者来看病时不发烧、不打喷嚏、不留清涕,不咳嗽,仅说两条腿疼,你说这是什么病?没有感冒症状,突然的就两个腿疼了。什么时候开始疼的,昨天,昨天干嘛了,昨天受凉了,今天来看啥,两个腿疼。这一看西医,甚至看一些中医,就看坏了。西医看,先化验是不是风湿病,腰椎病?中医一看,这不是感冒,腿疼和感冒有啥关系?结果就治坏了,开一些滋补肝肾的药,开独活寄生汤,结果把病引到下面去了,发不出来。实际上就是一个太阳伤寒,你个麻黄汤证。这种情况临床上很多患者不认为他是感冒,医生也不认为他是感冒,患者想不来,为啥这是感冒?突然得了腿疼了,是不是关节炎,结果就把病误治了。有经验的医生,《伤寒论》一读,就知道这是伤寒麻汤证,一副麻黄汤下去病就好了。爆病多寒,这个寒是从哪来的呢?外面来的,所以大家以后临床时,遇到这些问题一定要考虑清楚,不要贻误病。

下来,呕逆,奇了怪了,为什么伤寒会出现呕逆呢?按照教科书的说法,按照脏腑辩证,藏象的思维来说,呕逆是不是就是胃气上逆,是不是应该半夏之类的就上来了,那就治坏了!为什么会呕逆呢!伤寒进入人体,从外而入,从外到内,从上到下,它是一种阴邪,身体的阳气势必有一种抵抗,一种抵抗方式是从内到外,一种方式是从下到上,从下到上来抵抗的时候就会出现呕逆。这个时候就不是用半夏的问题了,你用生姜还勉强,所以说,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呕逆不治呕逆!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不能见标治标,你要找到它的病机。

再给大家分享个例子,我以前看病的时候,针用的多。有一五十多岁的男子来看病,很熟悉的一个患者,昨天还好好的,今天突然就出现问题了,不停的打嗝,我一看这情况,简单吗!扎了个内关穴,问好了没有,我说你回去等一等再看情况,不行明天再来。第二天来的时候还是不停打隔,我仍扎了内关,回去后还是没好,第三天又来了,我脸上有些挂不住了,给人家看了两次了没效果。我就问你这是咋引起的?这么热的天气,是不是吹风扇了,吹空调了?他说有可能,晚上睡觉空调开着,可能受凉了。我一想这既然内关不行,就扎外关试下,结果一针下去,好的速度之快,完全出乎我的预料。针就在外关,还没行针,呕逆完全停止了,一声都没了,从此就好啦。扎内关是降,通的是冲脉;外关是散,两个刚好相反,一个从内到外,一个从外到内,扎了外关就好了,这是很典型的例子。所以扎针临床上要打破定式思维,一定要搞清楚,找到它产生的原因。这是第三条。

第三条孙老师的注解咱应看一下。孙老师,这一块讲的比较多。第一段,孙老师引用了《素问.玉机真脏论》的一段话,这段话对我们领会理解太阳病的病机,是具有帮助的。张震给大家读一下:“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是人毫毛毕直,皮肤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烫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这一段讲的是太阳病的病因病机,实际上呢,再说的详细一些,是太阳病人,体感受风邪之后的病因病机,感受风寒,不能及时宣散,郁而化热的病因病机。所以这段话,讲的是人体感受风寒之后,你得赶紧把这风寒给疏散开,要不然就会郁而化热。阳邪风,侵入人体之后就会发热,这个好理解,因为风本身就为阳邪!人体感受寒邪了,他怎么就会郁而化热呢?一个原因是寒把人体包裹住了;再一个人体本身就是有温度的,寒进入后就会被暖热的,不管什么邪,不管是什么鬼,进入体内的,时间久了就会化热,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下面这段话呢,孙老师讲了六个字,风和寒是有区别的,区别是什么呢,六个字,这是俞嘉言提出来的——风伤卫,寒伤营。我们平时说的风和寒是有区别,营和卫也是有区别的,风寒伤营卫,这是笼统的说法,再细分,风伤卫,寒伤营气。为什么说风上的是卫气呢?这和风寒二邪的性质,和营卫的性质是有关系的。风为阳邪,位在表,同气相求;寒为阴邪,营为血,也是同气相求。卫在外,营之使也,营在内,卫之守也。营气呢,人家就在血脉里面,卫气就在外面保护着营气呢!风为阳邪,卫为气,为阳,所以风伤的是卫!寒呢,是阴邪,营是血,血是阴,同气相求,寒伤的就是营。这段话的最后一句可能比较费解,我来讲下:“阴虚者多内热,或者说内热易伤阴,所以朱丹溪和俞嘉言说的意思相近,阴虚最易伤寒,可谓不易之论。”这段话是我们平时容易忽略的问题,因为我们平时讲,一个人,素体不足,气虚时易受风,这个风伤卫,是容易理解的,但是一个人阴血不足,寒的时候,容易感受寒邪,我们的理解不深,你从风伤卫,寒伤营这个道理来讲,应该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把它的道理讲清楚了,在治疗上不是那么简单的,不能想当然,你说卫气不足了易受风,我先把卫气补足了,然后祛风;血不足了,易受寒,感寒之后,我给他把血补足了

,再散寒,这就错了!他已经感邪啦,感邪之后,急则治其标的问题,血虚了,易感寒,你首先解决的应该是寒,而不是补血的问题,千万不敢受这句话的误导,把你的思维搞乱了。

 

4条: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孙老师原文】

本条指出伤寒传经的脉象和证候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传经的定义,这大概是因为当时《素问》《灵枢》为学医者必须熟读的经典作品,因而此事应该属于“众所周知”,不需要再絮叨吧。

关于传经,《伤寒论》一书提到的传经,连同本条在内,一共有七条,下面是其余的六条:

 

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第105条: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第123条:太阳病,过经十馀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第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第217条: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第384条: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不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由以上条文,再结合《素问·热论》内容可知,传经是中医传  统理论里面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传经只是在感受寒邪的情况下才能够发生的事情。风邪善行数变,是以化热化燥的变证为主,并不存在传经问题的,这是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的基本事实。传经的“传”有时候又被称之为“转”,如 第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可见传经就是转入的意思,和我们常说的“某病转为某病”,其实是一个意思。不知道传经是怎么一回事,就不能正确的理解本书病机演变的理论。

关于传经的意义,可以举例来说明。

一日太阳,寒邪拘束,发热恶寒,内热渐渐积蓄,积蓄既久,内热便冲破寒邪拘束,于是爆发汗出,转化为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的证状,这就是太阳转为阳明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做太阳传经于阳明,如第188条:“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至于阳明传经入于少阳,其实是热邪由深层透出浅层的过程。阳明传经于太阴是阳气虚衰的结果,如第269条:“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可知“传经”一词是建立在特定的病理基础上的一种概括,而不是邪气长了脚可以自动往前行走。李东垣说三阳传经,三阴不存在传经问题(见《脾胃论》),这种说法应该是传有所本的。阳经主动主实,阴经主静主虚,其理显然可见。不过后来的注家们多数都认为传经包括了六经,假如我们把三阴经的传经理解为一个阳气渐次剥离的过程,那么讲传经只是限于三阳经或者认为传经包括了六经,其实都是一样的。我们今天讲解《伤寒论》时不妨从众,把传经定义为:“传经就是指外感伤寒病沿着一定的规律发展演变,从一经的证候发展为另一经的包括六经证候的过程。”

 

【赵老师讲解】

   我们看一下第四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前面三条讲的是定义,讲的是太阳病的中风伤寒的定义,第四条讲的是传经不传经的问题。什么时候算传经,什么时候不算传经,怎么从脉象和症状上来判断。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注意,这里先说了一个时间,然后说太阳受之,受什么呢,受了寒了!脉若静者,为不传,给你讲,伤寒第一天,太阳病,感受了寒邪,怎么样看它传还是不传呢?你为什么要把传和不传搞清楚呢,因为只有搞清楚了,病在哪个层次,哪个位置,才知道下一次的用什么方药来治疗。它已经传了,传到阳明了,传到少阳了,你还用太阳病的方子来治它,那肯定不适合了。怎么判断它没有传呢?给你指出来了——脉,从脉上来判断,脉若静者,为不传,所以临床上脉是至关重要的,有时候你看病情按这个病形也能套上,那个病形也能套上,就是一个脉,把它否定了。《伤寒论》上也是这样。脉若静者,为不传,重点什么是“静”,它这儿“脉若静者”怎么来把握,是一种什么脉象?二十八脉中没有“静脉”,是“浮紧脉”,还是“浮紧脉”,刚开始得病是“浮紧脉”那后面还是“浮紧脉”,没有产生什么变化,这儿的“静”指的是没变化。下来,就变了,“颇欲吐”,你看太阳伤寒指的是呃逆,呃逆和吐是程度上的区别,哪个严重,吐严重!“颇欲吐”,很显然是程度上的严重,而且比较急。然后“若躁烦”,影响到情绪,神志的变化。“脉数急者”,脉不但数,而且急者,你想下,“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这三者的共性是啥?热!什么,会燥烦?如果受,冷了会不会燥烦?不会!受冷的话你就会缩成一团,受热就会躁烦、把衣服脱了,体内有火的时候你就会燥烦,所以说这三个症状的共性是热。这说明从太阳病郁而化热,已经走到里面去了,里面是啥?是阳明!所以本条指出伤寒传经的脉象和证候表现!孙老师说了,一日,寒邪还在太阳表证的地域。注意孙老师的说法,“太阳表证的地域”。我们在讲伤寒论之前,第一堂课,专门给大家讲了,六经病不单纯指的是经络,指的是六个区域、六个层次、六个类型!所以说指的是“太阳表证的地域”。注意用词的准确程度!下面假如出现了脉数不宁,同时伴有烦躁欲呕的症状,那是病邪将要进入阳明地域的标志。

下面这一段,从“值得注意的是……到第九页关于传经的意义,可以举例来说明。”这是孙老师引用了《伤寒论》中其他章节的关于传经的条文。有关这些条文,我们还没学到,先暂不细讲,等学到了再细讲。

下面我们来看第八页最后一段:“由以上条文再结合《素问.热论》内容可知,传经是中医传统理论里面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传经只是在感受寒邪的情况下才能够发生的事情。风邪善行数变,以化热化燥的变证为主,并不存在传经问题的,这是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的基本事实。传经的传,有时候又被称之为转,如第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可见传经就是转入的意思,和我们常说的'某病并转为某病'其实是一个意思。不知道传经是怎么一回事,就不能正确的理解《伤寒论》病机演变的理论。”

这一段,孙老师讲了八个字“伤寒传经,中风不传。”不要闹笑话,伤寒是传经的中风是不传的。我们讲的传经是指伤寒的传经。伤寒怎么传呢?先太阳,后郁而化热到阳明,再到邵阳……,是这样的,中风是不传经的,为什么呢?因为中风比较快,风性是善行而数变的,它比较快,直接就可到达各个区域,可直接到阳明,可直接到少阳,可直接到太阴,它不是传过去的,它是长着腿,就直接跑过去了,是这意思!所以这段话,就讲了八个字——伤寒传经,中风不传。中风到其他经是怎么到的呢?是直中的!六经直中!下面一段话是一些举例,具体的说明。讲太阳病如何转入阳明病,讲阳明病如何转为少阳病。太阳病,如何转为阳明病呢?太阳病,郁热,体内郁热出不来,消耗津液,结果引起脉洪大,出现大热大渴大汗的症状,这就是转入阳明,病情加重!阳明病怎么转入少阳?实际是热邪由深层透出浅层的过程。还举了个例子,阳明转入太阴,是指身体阳气虚衰,不足以抵邪外出,致邪内陷的结果。所以在《伤寒论》中,人体气机的升降浮沉,内敛外散,升和降,都是讲的很清楚的。紧接着讲了一些医家的说明。我们今天讲解伤寒论时,不防从众,王传经定义为:“传经,就是指外感伤寒病,沿着一定的规律发展演变,从一经的证候发展为另一经的,包括六经证候的过程。”我们要知道,伤寒论中讲的传经,是什么意思?传经,就是指外感伤寒病,记住,首先是外感病,其次是伤寒病,沿着一定的规律,它是有规律的,不是胡传的,发展演变,从一经的症候,发展到另一经的证候的过程。这里还可以讲更细些,比如传入一经的标志是啥。如:出现了胃家时就说明已转入阳明了;出现了,口苦、咽干、目眩,就说明转入少阳了;它怎么转入太阴了呢?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要根据六经的条文,来判断有没转经,这样就更明白了。

 

5条: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孙老师原文】

本条提示传经的日期、顺序和证候。

少阳、阳明各有主要的证候,这里省略了这些证候的主要表现。上条说明传经的证候表现,本条说明传经的顺序。另外,上面已经说过,传经只是伤寒的结果,中风是不存在传经问题的,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为不传也”,“不传”就是说还是停留在太阳证,因为事实上,并不是一日伤寒,第二天就一定会传经为阳明病的,太阳病往往可以持续下去好几天而不传经——实际上阳明证和少阳证都有这种持续数日的情况。为了和传经日期相区别,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邪在某一经的“留驻”日期。邪气留驻于某一经的结果,是要等到阳复之日才能够痊愈或者转入另一经,这说明留驻的原因还是机体正气的相对虚弱。明白邪气留驻某一经脉的天数,和本条所述的传经日期不是一回事,记住二者的区别是很重要的。

 

【赵老师讲解】

看一下第五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这条讲的是不传,怎么确定不传呢?少阳、阳明证不见者,即无胃家实,无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则说明不传。这里“伤寒二、三日”是约略之词,不可机械的理解为二日和三日,如将此处的二、三日改为四、五日,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伤寒论》上有许多关于日期、时辰的条文,如何理解,这是个问题!这条是相对好理解的,当然肯定也有比较难理解的。我们把第四条和第五条联系起来来看一看,我们学习《伤寒论》,看着孙老师的书学习《伤寒论》,跟其他人的《伤寒论》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就在孙老师很注重每一条文和每一条文之间的逻辑联系。很很讲究,每一条每一条之间的排列顺序。第四条伤寒一日,传还是不传?第五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第四条和第五条合起来,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张仲景就是想告诉大家,这个病传还是不传,不是看时间的,是看具体症状的,是想告诉你这,让你别干傻事!让你别机械!你让你别呆板,别一加一等于二!就说这个意思,孙老师,接下来说,并不是伤寒一日,第二天就传为阳明病,太阳病,往往可以持续下去好几天还不传经。实际上阳明证和少阳证都有这种持续数日的情况,就是说不管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它都可以持续一天,也可持续好长时间,到底持续多少天呢?由啥来决定的?第一,病邪的轻重程度;第二,人体的抵抗能力。这里应该提醒各位,明白邪气留著某一经脉的天数,和本条所述的传经日期不是一回事。什么意思?病邪在太阳经停留三日没传,不是说到第三日或五日就传了,在经的天数和传经的天数不是一回事,一个是传经的时间,一个是病邪停留的问题!

 

6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孙老师原文】

本条指出温病的脉证特点及其变证,用以和伤寒病证作鉴别。

“太阳病”,说明无论伤寒还是温病,都可以用六经来划分。六经的作用在于作为一大类病证的标志,用以划分区域,它与病机和治疗方法以及方剂都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今天把六经作为一种辩证方法,赋予六经以特定证候的规定,不失为一种实用的辩证方法,但是,从本书内容来看,柯韵伯所称的六经提纲,实际上却并没有能够概括出每一经所涵盖的全部病机,“六经提纲”所列出的这些证候和病机以及方剂并不能直接联系起来。六经的证候和特定的方剂并无对应关系,换句话说,小柴胡汤并不是少阳病的主方,它只是一张宣泄郁热因而可以应用于少阳病的方剂;桂枝汤也不是太阳病的主方,它只是一张调和营卫因而可以应用于太阳病中风虚证的方剂。方剂只是一种治疗手段,它是以治疗方法作为出发点的产物,方和本书的“法”直接联系在一起,而与六经无关,其他每个方剂和各经的关系依此类推都是如此。

 “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一段是总论温病证状,这是寒、温两类病证在证状方面的根本区别。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这一段讨论温病误汗的证状。

“脉阴阳俱浮”是风温侵袭卫气,内热郁闭,于是就有“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是风温壅滞的表现。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言温病误下导致津枯气竭的证状。热邪内陷导致心包相火下陷,就会神志不清,小便失禁,甚至危及生命。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 是热邪炽盛。“剧则如惊痫,时瘛疭”是热盛生风。“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是温病反复误被火劫所引起的严重后果。被火与火熏看来只是程度的不同,后者的后果更为严重。

关于身重,全书有“身重”一词的还有以下6条:

 

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第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第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农。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第392条: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可以看出来,这些条文都是郁热证,都是属于热邪无以发泄的证状,这是应该注意的。关于身重的意义,在后面讲解第39条时还要进一步进行讨论。

 

【赵老师讲解】

我们看下第六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文,我们知道,伤寒那个年代讲的主要是伤寒、中的是伤寒,到明清的时候,清代的时候,中的是温病。这一条已经出现了温病,提到温病了,但没有说怎么治。所以在伤寒后世的千百年来,人们在遇见温病的时候,都在套用伤寒的方法,有些能够套上,如:白虎汤、麻杏石甘汤,治温病可以用,有些就套不上,套不上怎么办?把好多病,可能就治坏了。所以到吴鞠通那个时候,不得不另辟蹊径,他就不得不创造了好多温病的治法,什么银翘散啊,这个疼呀,那个疼呀。来治温病,在这以前,到伤寒之后的千百年间。对于好多温病,它实际上是不能治愈的,拘泥于伤寒的方法来治温病。

    下面来看条文,付小泽读下:“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我们先来看一下温病的概念,这条应和第二条、第三条联系起来看,第二条,讲的是中风;第三条,讲的是伤寒;第六条是温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发热,前面讲的中风和伤寒都有发热,伤寒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刚开始可能没有,可能恶寒,中风明确说了,风为阳邪,发热,不是一个特定的判断标准,中风也罢伤寒也罢,都有可能会发热,温病也会发热,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就是一个“而渴”,拿感冒而言,你怎么判断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呢?怎么判断它是荆防败毒散还是银翘散呢?渴,喉咙痛不痛,渴不渴,很关键!就是看这儿呢!条文说了,“发热而渴”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用排除法,不恶寒者,才是温病。下面,若发汗已,温病怎么会发汗呢?不让发汗呢怎么会发汗呢?本应辛凉解表,你非辛温解表,该二花、连翘,你用麻黄、桂枝,这叫误治!那个时候已经误治了!有人说《伤寒杂病论》这本书有错简的,流传这么久,条文有丢失的。大家看下条文,已提到温病,张仲景掌不掌握治温病的方法,我估计他是掌握的,但这本书上没有。到近的时候,黄竹斋有一桂林本的《伤寒杂病论》,在那个本上的条文,就远远比我们这个版本上的多的多。那上面就有治温病的方法,好多医学家经考证,认为桂林本的是伪作,是后人添的。但黄竹斋倾向于是接近于张仲景原书的。咱们先暂时别下结论,等把这本读熟以后,也把那本看下。它里面肯定有它合理的东西。黄竹斋是近代研究伤寒论的一个大家,是一个代表性的人物,是咱们陕西长安人,是近代最著名的陕西中医学家。第二就是米伯让。米伯让是黄竹斋的学生。米伯让什么时候跟黄竹斋的学习的呢?是在成为西北名家的时候。黄竹斋是个奇人,怎么奇呢?18岁以前还不识字,是打铁的学徒,跟着来来往往,路过的小学生开始学习。黄竹斋的医学成就是很高的,不仅仅是体现在对《伤寒论》的研究方面,黄竹斋治疗中风后遗症,针药结合,用大续命汤,用三化汤,用针灸针刺风府和哑门,是古今第一人,从张仲景那个年代开始,没有人超过黄竹斋。在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专门儿设立了一个病房,几百号人,全都是他治。不管是德国的大使还是俄国的大使尤金,得了中风后,在中国都是请黄竹斋给治好的,不管是脑出血,还是中风!苏联当时给他拍了电影,拿回他们的国家去放,引起世界的轰动。黄竹斋受到毛泽东和周总理的接见,死后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所以他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黄竹斋说桂林本的《伤寒杂病论》是真的。后来中研院就影印了一些,去年教师节我去看苏礼老师的时候,苏老师给了我一本,咱们这好多学员也复印了,20年前苏老师给了我一本打印出来的,说这本书你现在用不上,过上几十年,你可能会用的上。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什么意思呢?这是排除法,假设说他是中风和伤寒之后,发过汗后,寒或风随汗而出,不应出现身灼热,现在还身灼热,说明他不是中风或伤寒而是风温,风温为温病的一种,温病的类型多了,有风温、湿温、暑温等等,常见的为风温。下面又讲,风温的症状。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阴阳俱浮是强调脉浮的厉害,比伤寒、中风的脉象更浮。自汗出,出汗,热,这个是风和热。身重,注意身重,多眠睡,这个多眠睡不是少阴病的脉微细,但欲寐,不是那个意思。鼻息必鼾,出气的声音粗像打呼噜一样。语言难出,这就是风温。说到这儿,你想一下,我们最近跟好多患者看病的时候,常听到反馈:吃了药以后打呼噜好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

若被下者,你说这是热,我用下法,下后消耗津液,导致小便不利。直视,什么是直视,目得血而能视,伤了津血了,肝火上升了,津液亏耗了,结果眼球都不会转了,这叫直视!失溲是什么意思呢?小便不利,大小便失禁不知道,为什么会引起这样呢?热盛伤津了以后心神失养所致。若被火着,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第一次误治了,第二次再误治就有可能有生命危险。前面的一些误治是引起津液亏耗,心神失养。后来的一些误治,引起一些阴伤火胜,引起抽搐,痉挛的一些表现。你看到这一块时,就会想到我们今天临床上患者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从张仲景那个时代到现在近两千年来,人的陋习还是那样,什么陋习呢?就是得病以后,喜用火攻。看到好多患者,就是这样,自己把自己弄坏的。以前的一个患者,也是中医爱好者,他妈妈眼睛不好,他说是寒,用艾灸,结果灸的眼睛快失明了!现在好多女的,月经不调,她都认为是寒,我肚子怕凉,结果就得大出血。以前咱们治过一个女的,崩漏,月经淋漓,一个月月经来20几天,就几天没有来,跟别人完全相反,这个病是怎么引起来的呢?看了一年多才看好!她之前看好多医生都没看好,原因是什么呢?这个病是咋得的呢?所以我给大家说,如这个病是自己的,还好治,如果是胡搞,药吃坏了,艾灸得的病,这就坏了,这就是火攻的危害,这是毒!前段时间,我在微信群里发了一个帖子,天津的一个患者,问我他的病怎么治?那个病好像是一个男科病,还是其他什么病之类的,那个人是个阴虚体质,人瘦,人体上面有火,他自己又艾灸,然后医生好像又用了热药,四川的刘平老师一看,这个病最起码需要一年。刘平老师专门治男科,那个患者就是被艾灸和热药伤了津血,由于误治,火攻,用干姜,附子,这些火神派治坏以后的患者是很难治的,这就是误治!在古人医案里面,也是比比皆是。所以这次咱做膏药贴的时候,我的肉桂贴和吴萸贴的后面有一个备注——月经提前,月经量多的患者禁忌贴敷小腹和腰周围的穴位。不敢说冬病夏治,把病给治坏了!

下面我们看孙老师是怎么说的,这句话很要紧“太阳病,无论伤寒还是温病,都可以用六经来划分。”再扩充下,不管是什么病,不管是内外妇儿,不管是什么病,都适用《伤寒论》的辩证方法来辨证。因为你总就是一个人体,它讲的就是人体的一个病理变化。下面还有一句话,用《伤寒论》的辩证方法,并不等于说一定要用《伤寒论》的方剂和药物来治疗,你辨它是太阳病,是中风还是伤寒,不一样的,温病也是不一样的,它是太阳病,但它是太阳病中的温病,你就不能用中风和伤寒的方子来治疗。孙老师就给我们说这些问题。再下面就更具体了,大家看中间,孙老师讲了,六经的证候和特定的方剂并无对应关系,换句话说,这也是大家平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孙老师在此纠正了!我们一提少阳证,就说小柴胡汤,严格的讲,不是这样说的,这样说是错的,小柴胡汤并不是少阳证的主方,并不能说小柴胡汤就是少阳病,我用小柴胡汤,你就说这人是少阳病。杂症我也用小柴胡汤,是不是!提到少阳证,你马上就说小柴胡汤,也不是这样的。小柴胡汤不是少阳病的主方,它只是一张宣泄郁热,可以用来治疗少阳病的方子。女性的月经量多,体内有热出不来,我们能不能用它?完全可以,但女性的月经量多,你不能说人家就是少阳病。桂枝汤也不是治疗太阳病的的主方,它只是一张调和营卫,因而可以应用于太阳病中风虚证的方剂。方剂只是一种治疗手段,它是以治疗方法作为出发点的产物,方和《伤寒论》的“法”直接联系在一起,而与六经无关,其他每个方剂和各经的关系以此类推,都是如此!这句话说我们学习《伤寒论》的时候,重点是把握它的病机,把握每个方的病机是什么,而不能生搬硬套,认为它是什么的证,什么方,把它搞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学习《伤寒论》,我们用到方证对应,但不能只用方证对应!以前,孙老师专门写过文章,批驳方正对应的危害,和这段话的意思是一样的。

第11页专门讲一个名词——身重。《伤寒论》里面有好多症状,曾经有人做过归纳,把《伤寒论》的症状全都罗列出来,每种症状,牵扯到哪些条文,它预示着什么意思?这一块主要讲的是身重。身重讲了六条条文,39条、49条、107条等,还有392条都讲到了身重。我们在问诊的时候,患者在陈述病情的时候,我们要看,他到底身子怎么了?有些患者说身上乏力、有些患者说身重,这都是有区别的,有些患者说身疼、沉重,这都不一样。这一块,孙老师主要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主要想表达深重等于热证!就是说在《伤寒论》里,这我们遇到的条文里面,出现身重的时候,这一条的核心病机是什么?是热!身重就等于热!就这么简单!咱们学习的时候,要注重简明扼要,提纲挈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给大家举个例子:2014年的时候,治疗过一个典型的病例,印象深刻!还是在象牙公寓坐诊的时候,一个女的来看病,她自己在咱楼下开了几个药房,内有坐诊的大夫,她感到乏力,特别没劲,让坐诊大夫给她开了几付中药,夏天,结果那些大夫给她开的什么药?补中益气汤,用的是西洋参,结果吃了严重了,然后就到咱们这来看,我把她的脉象一摸,是洪大脉!我给她开了几服药就好了。泻黄散!这是患者第一次来看病,后来她自己来看病,她家人来看病,她亲戚朋友好多人都来看病,后来患者还得了一种什么病,我还是用的泻黄散加风药治好的,后来又过了好久,患者来看“肛门脓肿”,已在医院动手术,动手术后,不仅没好,而且加重了,肛门不收口,长时间流脓。后来又把患者治好了,那个病例我记得非常清楚,你用的是泻黄散加风药。然后又过了好久好久,给她孩子来看病,再后来又来调理,想生二胎。这个病例你现在就能查出来,我还记得患者的名字。你们如有兴趣可找到那个病例看下!你们听了半天,知道我说的是谁不?我去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时候,他们让给那些专家答辩,做的幻灯片上就有这个案例,有印象没?那个患者叫梁×,你们可以查那个病例号,有没有说给她坐过治疗的,30多岁,看起来脸比较黄,柔柔弱弱的,我搞不清楚,他现在是怀上了还是没怀上?已经怀上了哈!这种情况的身重就是热!所以你要看情况,不是人家乏、浑身无力的都是气虚,你要看情况,浑身乏力,脉象弱的,排除了一些热象,吃饭不香,脉软,那就上补中益气汤证,但是浑身乏力没劲,遇到洪脉,千万不敢补气!这就是热症,把热一去,人就不乏力了。这个问题还能联想到哪个问题?昨天马旭明在群里说她最近老晕车,我当时给她还留言了!夏天的时候什么病多?头病多,好多贫血的病人,一年四季都贫血,化验血细胞、血小板,春夏秋冬,没有明显的变化,同样一个人,同样的化验指标,他头晕,乏力,什么时候严重,夏天!阴血不足的人,夏天一出汗,耗津液,所以说是热,不能像教科书一样,看到是乏的,就补气,这就错了,好多乏不是气虚,是热!要清热!我们治贫血的时候,不是补血,而是清热,你把热清了,火清了以后,它的津液才能充足,津液充足了,血自然就升起来了,这就是我们中医治贫血的方法,不是所有都用四物汤的。

 

7条: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孙老师原文】

本条指出伤寒的阴阳属性和病愈日期产生于天地之间的五行及其象与数。

先秦的古典文献《礼记/月令》里面有一个说法:“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天三生木于,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偶,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意思是宇宙间本来有五行及其五个数,即天一生出了水在北,地二生出火在南,然后天三生出了木在东,地四生出了金在西,这叫生数,是先天存在的无形的虚数。水火木金这四个“初数”由于土数的加入,天一合地五就变成了水六,火二合地五就变成了火七,木三合地五就成了木八,金四合地五就成了金九,这些数由于土五的掺和,便由阴数变成了阳数,由生数变成了成数,于是这五个数的相互激荡,化生出五行,五行又生成万物。

上条所说的七日六日愈,七是火数二加土数五的结果,于是火的成数就是七,而六是水数一加土数五的结果,于是水数就是六,病愈日期既然是一个事物的发展演变的结果,当然也是成数,因此,“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方有执《伤寒论条辨》解释本条云:“此原中风伤寒之所以始,以要其所以终之意。凡在太阳皆恶寒也。发热恶寒者,中风即发热,以太阳中风言也。发于阳之发,起也,言风为阳,卫中之,卫亦阳,其病起于阳也。无热恶寒者,伤寒或未发热,故曰无热。以太阳伤寒言也。发于阴者,言寒为阴,荣伤之,荣亦阴,其病是起于阴也”,方氏此说确切不移。

 

【赵老师讲解】

下面我们看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一条要说简单,一句话就讲完了,要说复杂,一本书都讲不完!我最近也跟着你们一起学习《伤寒论》,把《伤寒论》又重新复习了下,这是《伤寒论》里面众说纷纭的一条。《伤寒论》为何从古到今注解600多家,就是因为它好多条文说不清。有没有人能说清,有,还真的有,我先给大家粗浅的说一下,你们看一下有没道理。这一条,实际上是两句话。第一句话就是,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什么意思?就是辨阴阳的,什么是阳,什么是阴,既有发热,又有恶感这就是阳,不发热,只恶寒,这就是阴。一般就这样讲,我讲完了没?没完,这讲的太肤浅,太笼统。人家就会问你发于阳和发于阴的阴阳指的是啥?众说纷纭,有人说病发热恶寒者发于阳,这个阳,指的是风,无热恶寒者,发于阴,这个阴指的是寒。阴阳指的是病邪为风或寒,但我觉得这有点牵强,你说发热恶寒是风,但寒也会发热恶寒,你说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勉强能说的过去。这是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这个阳指的是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个阴指的是太阴、少阴、厥阴。第三种说法阳指的是太阳,阴指的是太阴。那么到底这个阳和阴指的是什么呢?现在不管是教材还是专家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说法,后来我看了田合禄老师的《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田合禄老师是这次北京中医药大学聘请的专家之一,年龄比较大些,这么多年,民间搞《伤寒论》研究的有两个人比较出众。一个是田合禄老师,另一个是谁呢?中医武将-刘东军老师,《易演伤寒论》的作者。这两位老师用词都比较激烈。对以前注解伤寒论的,持不同意见。我们这次学习《伤寒论》怎么办?别细抠了,大致匆匆,不是细致深究的时候,如细抠《伤寒论》,后面的就别学了,就搞这一件事吧!再看第二句话,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如果说辨证为阳的七日愈,辨证属阴的,六日愈。为什么呢?因为阳数为七,阴数为六,故也!我讲完了没?完了!听懂了没?没!怎么办?要不要把这展开来讲,很难,很难!这牵扯到《河图》、《洛书》,牵扯到生数和成数的问题!我简单讲一下,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你们把它记下来。我们平时讲的数字中,一、二、三、四、五为生数,讲的是生;六、七、八、九、十为成数。生数和成数哪儿来的?从《河图》、《洛书》 来的。是怎么生出来的?有是怎么成出来的呢?它讲的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先有的一、二、三、四、五这些生数,后有六、七、八、九、十。它是和《河图 》、《洛书》有关系的,和空间的方位有关系的,和五行是有关系的。天一生水,天上是一,地上的水哪来的?天上来的,这叫天一生水。天上有各种各样的星云,有各种各样的星球,咱也不知道它是怎样化熏的?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上来的水就到地上,地球上为啥会有生命,天一生水,单纯的天一生水,行不行?不行!还得地六来成之,就像碗盛水一样!就叫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对不对!地球上有了水了,才会有孕育生命的条件,你没有水哪有生命!火星上为啥没有人呢?没有水嘛!就叫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它是这样的!我们看《礼记,月令》里面说法:“天一生于北,地二生于南。”天一生水,然后地二生火。不管传说中的钻木取火,什么人工取火!有了水了,地二再生火,天七成之。时时刻刻讲的是天地,讲的是五行,讲的是阴阳,时时刻刻讲的是天人合一。正因为天地这么一个相互运动、变化,才产生了人。所以说,人是自然形成的。然后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这样一到十就生出来了。生出来以后呢?这些数之和五行是相应的。简单的讲,我不讲过程了,光讲个结果你把它记下来。一六合水,二七合火,三八合木,四九合金,五十合土。这很重要,这是基本的常识!所以有人来房子,说我住几楼合适?对不对?我觉得住一楼合适,我是住一楼的,我是金,土能生金。如果你木气旺,本来就性子急,毛毛躁躁的,月经老是提前,那你就别住三楼和八楼了,三八是合木的,木气就更旺了!我不敢说这个绝对有道理,看风水的人就特别认同,我认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住一楼比较合适,比较接地气,年轻人喜欢住高,住高不接地气,人要有根!那么你从这里看,一六合的是水,二七合的是火,七是个阳数,所以病发于阳者,七日愈;病发于阴者,六日愈。再下面讲的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大家可能听的稀里糊涂的,稀里糊涂的就先稀里糊涂的过吧!如果说以后这方面有兴趣,想专门儿研究这,比如咱们讲的术数之学,中华传统的一些神的文化,可再深入研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部分,比中医还难学,历史上有好些这方面的奇人,但数量比名医还少。名医虽很少,但名医还是廖若星辰的,成百上千的,等你说历史上有多少搞《周易》的人呢?比名医还少,屈指可数:诸葛亮、刘伯温、唐代的李淳风、袁天罡等,那是更少!你要想研究你去吧,我这辈子是不想了。我和孙老师是20多年前认识的,那时孙老师是就看这方面的书,这么多年了,也就看到这个程度。

 

8条: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孙老师原文】

本条指出病邪留驻于一经和传经概念的区别及其治疗原则。

感受病邪以后,并不一定就会立即传经,这种病邪留驻于所感受的经脉的情况,一般以七日为限。过了七天就有可能传经,也有可能痊愈或者不治,我们可以把这种经历七天的情况称之为“留驻日期”,例如下文第16条:“太阳病三日”就是属于留驻日期。过了这个日期就叫做“经尽”,意思是这个七天的一个循环已经走完了。留驻日期和传经日期并不相同,传经日期是指从一条经脉传入另一条经脉的日期,区别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很重要。

关于七日,从天文学角度来看,周朝是以冬至为岁首,这是沿袭了传说中的黄帝“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的古制。冬至是上一年的结束,“七日来复”就是上一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周制以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以到了第七日太阳开始回归即“来复”,也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所以复卦的彖辞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日是三百又六旬又七日的简略说法。王弼注这一句彖辞说:“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以天之行,反复不过七日,复之不可远也”。另外,孔颖达疏:“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

从阴阳消长的角度来说,十二消息卦(辟卦)成了一个往复循环的系统。这个系统经过《复》卦的一阳生、《临》卦的二阳生、《泰》卦的三阳生、《大壮》的四阳生、《夬》卦的五阳生,到全阳的《乾》卦,再到《姤》卦的一阴生,经过了七个阶段。经过《姤》卦的一阴生、《遁》卦的二阴生、《否》卦的三阴生、《观》卦的四阴生、《剥》卦的五阴生,到全阴的《坤》卦,再到《复》卦的一阳生,也经过了七个阶段。这七个阶段就是“七日来复”的“七日”。也就是说,《易经》中“七日”是阴消阳息循环往复的周期。因此,根据易经六爻,七日节律当然是天地间存在的普遍规律。

从《周易》复卦之象的角度来说,复卦是地上雷下,初九阳爻代表一阳初起,自下往上进到六爻后,回归到初爻,正好是七步,一步为一日,这就是所谓“七日来复”。

《易·系辞》说:“易,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所以七日与万事万物都有感通的关系。

这样看来,“七日”是宇宙间阴阳互动的一个周期性规律,仿佛宇宙有灵似的,存在这样一个有一点神秘性的规律,所以宋代儒学大师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之“心”,其本意就是七日来复。

万物都以六日为一个循环,而至第七日阳气来复,疾病的发展也是如此,这是临床中很常见的现象,古代的著名医家都在这个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只是在近代受到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这样一个重要的临床指导原则才不被中医界所了解所认识。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这样的说法: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对于男八女七,王冰是这样解释的:“老阳之数极于九,少阳之数次于七,女子为少阴之体,故以少阳数偶之,明阴阳气和,乃能生成其形体,故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老阴之数极于十,少阴之数次于八,男子为少阳之气,故以少阴数合之”。可以看出来,少男合八数、少女合七数才能阴阳气和,生长形体。这一段经文说明了人体和天气之间的感而相通的关系。

《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间”,这些都是感而遂通的事例。

本条的七日是留驻于一经的情况,而不是传经。

根据本条来看,外感病主的要证状是头痛。“行其经”不是传经,而是历经的意思,是包括风邪寒邪两种病因的。

“再经”是指留驻的第二个循环。在第二个循环中,邪气随着正气的日渐恢复,也随之逐渐衰减,也就是正虚邪也衰的情况。《素问·热论》说:“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就是这个情况。

由于病至第二个七日的循环周期时,邪气已经减弱,所以可以采取针法进行治疗。《灵枢·骨度》云:“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虚证不可以针法而应以甘药补益。《灵枢·禁服》:“大数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用灸刺。脉急则引,脉大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这里说的是古人以针药治疗经脉病,伤寒六经病也属于经脉病之类,所以也可以根据情况分别使用针法或药物方法。《素问·通评虚实论》:“帝曰:春亟治经络,夏亟治经俞,秋亟治六腑,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可见外邪闭郁者必须采取药物煎服,邪气轻浅者则应该采取针石方法,这也就说明了《伤寒论》一书中为什么以药物治疗为主而以针灸治疗只有很少的条文的原因。

关于阳复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之中的意义,对于古代很多医家都是不言而喻的常识,例如《温病条辨·下焦篇》:

“三、温病耳聋,病系少阴,与柴胡汤者必死,六、七日以后,宜复脉辈复其精。”

 “四、劳倦内伤,复感温病,六、七日以外不解者,宜复脉法”。

“五、温病已汗而不得汗,已下而热不退,六、七日以外,脉尚躁盛者,重与复脉汤。”

以上三条都是和阳复日期有关,这些内容的意义一望而知,不须详论。只是在近代以来,这些现代科学所无法解释的内容而被“省略”不提及,于是这些临证常识就成为近代中医所难以理解的理论了。

 

【赵老师讲解】

   下面再看第八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第七条说了个“六 ”和“七 ”。第八条就说了一个“七”。这一条是两句话,第一句话“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太阳病头痛至第七日自愈了,什么原因呢?以行其经尽故也。是因为它把这条经已走完了,重点在于一个“其”一个“经”,其指的是太阳,经指的是太阳经,就是它自己把它自己走完了,不是把太阳、阳明、少阳一直到厥阴走完了,是太阳把它自己走完了,走完了以后好了,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后面讲理由了,因为七日阳复!七是一个神奇的数字,怎么神奇呢?咱们下面再讲!

    先看第二句话:“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它的意思是说,如果还要往下走,再就是再次,经是走的意思。还要往下走,针足阳明,使病再也不顺着经往下走了,往下传了,你预防住它,驱邪外出,把病给截住,这样才会好。

   孙老师是这样说的:“感受病邪以后,并不一定就会立即传经。”前面已经讲了,不是一日就是太阳,二日就是阳明,有可能光太阳病就七天,你说有没有可能十四天二十八天呢?完全有各种各样的可能。咱平时看杂病也是这个样子,有时咱一看就是太阳病:什么颈椎病,腰椎病等。“这种病邪留著于所感受经脉的情况,一般以七日为限。”一般啊!不能绝对!过了七天就有可能传经,不是绝对的!也有可能痊愈或不治!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留著日期”,这里讲的“留著日期”和“传经日期”大家都能理解了,就不细抠了。但有这个特点,大多数疾病都会七天一个变化,或七天就会痊愈!你就拿我们平时的感冒来讲,如果没有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等病发症。一般情况,你多喝水,注意运动,七天就好了。为什么不是五天,不是六天呢。下面从第12页到第15页都是在讲这个问题。在孙老师的注解中用这么长的篇幅是很罕见的。其实一个很神奇的数字。孙老师说了四条理由,举了四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个例子,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说,为何七日阳复,《伤寒论》中很注重阳复这个词,伤寒是阴邪,阴邪什么时候好?等身体的正气恢复时,正气是什么?就是阳气,阳气恢复了,把病邪赶走了,所以说特别注重阳复!那么几天阳复呢?七日阳复!第一个例子,是从周朝的历法来讲,大家自己看。

第二个例子,是从阴阳消长的角度来说。讲的是《周易》的十二消息卦,辟卦的角度来讲,为啥是七日阳复!前面讲了中医武将刘东军,你要讲《周易》和《伤寒论》联系最密切的,从我现在所知道的水平和阅历来看,他是第一人!他的《易演伤寒论》,基本上把《伤寒论》中的每一条都和《周易》联系上了,他讲的确实有道理!

    大家可以看下我发到师承群的,关于十二消息卦的图片,我大体讲一下,什么是十二消息卦?它是从八八六十四卦中抽出十二个代表十二个月的卦,也就是十二辟卦,什么叫辟卦,就是主宰的意思,就是管理的意思,这十二消息卦对应十二个月,十二地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现象规律呢?一年十二个月,四季,人体和天地阴气阳气是怎么转化!图上从子丑寅卯开始,转了一圈。为什么叫十二消息卦,和消息有什么关系?我们说你听到“消息”了没有?和这有没有关系,“消息”这两个字什么意思?什么是消什么是息!消的意思是阳去阴来,息的意思是阴去阳来,就是指阴阳二气的转换。消,是阳气走了,阴气来了;息,是阴起走了,阳气来了,合起来就是过来过去。问你听到消息没,就是过来过去,你看下图表,是不是过来过去?你从子时开始,子时是不是复卦,复卦是什么?最下面的爻是什么爻,阳爻。顺着十二消息卦的顺序,你观察阳爻的数量是不是越来越多,至乾卦时,全部为阳爻,再往后,阴爻渐多,到坤卦时全为阴爻,是不是每六个卦转化一次,到第七个卦的时候就变了,阳爻变阴爻,阴爻变阳爻,简言之,每到七时就会发生一个周期的变化,就是给你说明七日来复。可能大家对《周易》不太懂,不太懂就不太懂吧!我们看最后一句话:“这样看来,'七日'是宇宙间阴阳互动的一个周期性规律,仿佛宇宙有灵似的,存在这样一个有一点神秘性的规律。”所以我们给患者治病的时候,几次一个疗程?七次!有些我们说四次一个疗程,是从这儿来的,不是胡说的。

“万物都以六日为一个循环,而至第七日阳气来复,疾病的发展也是如此。”下面孙老师引用《素问·上古天真论》的一段话,我就不讲了。

再到第十五页,举的是《温病条辨》的一段话,也是讲的阳复。

第十四页,从传经往下讲的是什么呢?不是七日阳复,是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讲的是第八条后面一句话,讲的是感受外邪了,什么情况下可以针灸,什么情况下可以吃药,区别是什么,是讲这的!

    第14页最后一段的第三行,孙老师说了:“虚证不可以针法,而应以甘药补益。”这句话我们以前也说过了,针不是万能的,药物的治疗作用,要远远大于针灸的治疗作用。药物是能补能解,它的适应症是比较宽泛的。针灸呢?虚证是不能够用的,阳虚可以艾灸,阴虚到一定程度,你单用针灸能给补起来吗?那是不行的!所以说,阴虚的人,治疗效果是不如阳虚的人的。什么样的人扎针的效果最好,痰湿的人,就是虚胖的人。有包块、有结节的人,这个针灸是最好,推拿按摩也是一样,特别瘦的人,效果不理想,就是这个道理,这一扯就扯远了,还有好多,咱慢慢来,不着急。最后一句话:“外邪闭郁者必须采取药物煎服,邪气轻浅者则应该采取针石方法,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伤寒论》一书中,以药物治疗为主,而针灸治疗很少的原因。”

我总觉得要把七日阳复讲清楚,很简单!人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的,要受到天地之影响,最大的天象是什么?日、月、五星,五星化的是五行,为何七对人这么重要呢?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就是七个天体,一个是五行五星,再一个就是太阳和月亮,一共七个。我认为道理在这!(完)


编辑名单

师承实录:赵红军教授讲解《孙曼之伤寒论讲稿》共28讲

授课:北中医特聘,赵红军教授

录像:张震、刘文龙等

校对:高远志、梁明、付晓泽等

编辑:

前言(高远志)

(一)太阳篇

1-8条(李健)、9-19条(马传琦)、20-28条(岳跃争)、29-39条(周雨涵)、40-52条(杜会民)、53-65条(唐肖剑)、66-75条(张艳)、76-92条(张震)、93-102条(高宏瑞)、103-111条(甘喜情)、112-123条(姜晓杰)、124-133条(兰张恒)、134-141条(赵渝)、142-151条(张献、齐江)、152-161条(张献、齐江)162-171条(赵顺家、罗颖兴)172-178条(符德海)。

(二)阳明篇

179-191条(王亚楠)、192-215条(张彩燕)、216-237条(赵玲娜)、238-262条(张兆弘)。

(三)少阳、太阴篇

263-280条(庞国华)。

(四)少阴篇

281-305条(兰张恒)、306-325条(王景元)。

(五)厥阴篇

326-338条(吴彦恩)、339-359条(张献)、360-381条(赵渝)。


特别声明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