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儿童健康睡眠

 快速赚钱笔记 2020-01-23

睡眠是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生理过程,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在儿童,睡眠是早期发育中脑的基本活动,在生命的早期所需睡眠时间更长。

新生儿每天需16~20小时的睡眠时间;从出生到2岁的小儿睡眠时间为9500小时(约13个月),而清醒的时间仅8000小时;在2~5岁期间,每日睡眠时间和清醒时间相等;整个儿童期和青春期每日睡眠时间占全天的40%。

对于儿童来说,高质量睡眠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发育,与儿童的认知功能、学习和注意力密切相关并且能促进体格生长。学龄儿童如不能够获得足够而良好的睡眠,会影响智力发育,造成情绪、行为、注意力等方面的问题。

儿童睡眠障碍一般发生在2~12岁的儿童身上,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影响睡眠的异常表现。它可以由身体某系统的功能失调引起,也可由疾病引起,能直接影响儿童的睡眠结构、睡眠质量及睡眠后复原程度。

儿童睡眠障碍,具体有什么呢?

跟着馒头一起去看看

(一)遗尿症

遗尿症(Enuresis)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是指生理发育已超过了能够正常控制膀胱功能的年龄(5-6岁)后,睡眠期间的复发性无意识排尿,且至少每周发生两次,从未保持连续6个月的睡眠期间不尿床为特征的疾病。

根据遗尿症发生前患儿小便失控情况:遗尿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原发性遗尿症一般始于婴儿期,一直持续到儿童期,一般6岁前会自愈。继发性遗尿是指儿童能控制小便,半年及半年以上又出现遗尿问题。

根据遗尿症状发生的时间:遗尿又分为夜间型、日间型和混合型。其中夜间型最常见。

该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生理节律、膀胱功能紊乱、遗传等,睡眠呼吸暂停、糖尿病也与遗尿有关。 

遗尿症患儿主要表现为在达到能够自行控制排尿的年龄,也即5岁后不能够自行控制小便,而此现象不是由于服用利尿剂或其他躯体疾病、精神疾病所致的。

具体表现为夜间睡眠中尿湿床单,少数患儿表现为白天控制不住的小便,或两种情况都有。

遗尿症儿童治疗需要结合年龄、症状的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

1、教育和积极的生活方式指导

2、行为及心理治疗

3、药物治疗

(二)睡惊

睡惊是指突然从慢波睡眠中觉醒,并伴有尖叫或呼喊、表情极度恐惧、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等行为表现,多见于青春期前儿童,以4-12岁儿童最常见,发作时无法安慰。

任何可能加深睡眠的因素均可诱发睡惊症的发作,如发热、睡眠剥夺等。儿童睡惊症可能与遗传因素及发育因素有关,约50%的睡惊症患儿存在阳性家族史。

睡惊症常于青春期前起病,以4-12岁儿童最常见,儿童患病率1%-6.5%,青春期后渐趋停止,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的最易患病年龄是20-30岁。睡惊症在男性中较女性多见。

睡惊症通常发生在上半夜刚入睡后1-2小时的NREM睡眠后期。患者突然从床上坐起,发出喊叫或哭闹、双目凝视、表情十分恐惧和焦急,并有强烈的恐惧和焦虑,偶有幻觉,对外界刺激没反应。一般持续一至数分钟后发作自行停止,少数可在数分钟甚至数十分钟内无法平静。

儿童在入睡后突然坐起、尖叫、哭喊、双目睁大直视,有的还自言自语,别却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有的孩子会用手摸着嘴,或者手到处乱指,有的孩子甚至下床行走,神情十分紧张、恐惧,而且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出汗,但对周遭事物毫无反应,数分钟后缓解,继续入睡。

如果孩子出现夜惊,爸爸妈妈需要做什么呢?

孩子如果出现夜惊,家长要注意避免小孩白天过度兴奋、劳累,合理安排生活,消除影响睡眠不安的各种因素,养成按时睡眠的好习惯;一般说来,夜惊症只要不是频繁发作,爸爸妈妈们不需要太紧张,因为,一般情况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夜惊症会慢慢地消失。

有妈妈问馒头:夜惊症状与癫痫有关系吗?

如果您的孩子夜惊症状反复出现,或者在短期内频繁出现,又担心孩子是否是得了癫痫,则有必要到医院做一些相关检查,因为某些类型癫痫发作与睡眠和精神行为异常是有关联的。这时,需要做多导睡眠监测进一步鉴别,多导睡眠监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孩子的脑电功能状态;小孩夜惊症状常常在夜间出现,整夜的多导睡眠检查和视频纪录,夜惊发作时恰好有脑电图的同期记录,有利于医生对小孩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