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友科普】肾友下机后难受,或许就是透析失衡综合征在作怪

 浪迹天涯soyxqc 2020-01-23

 患慢性肾炎10多年的老李,近来明显感觉疲乏无力、恶心、呕吐,来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需要立即进行规律的血液透析治疗。在经过断断续续的几次透析治疗后,老李不但恶心、呕吐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出现了头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透析根本没有用,反而让他更加难受了,这种情况让老李既苦恼又迷惑。

亲爱的肾友,如果你是老李,你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感受呢?

其实,老李发生这种情况很大的可能是透析失衡综合征在作怪,下面请各位肾友跟着我一起来简要了解一下。

 透析失衡综合征

血液净化开展目前已经有近100年历史,在不断更新改进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了“透析失衡综合征”,具体临床表现就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透析结束后不久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症状(脑型)或呼吸系统(肺型)症状。 

症状轻者表现

主要为焦虑不安、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血压升高。

症状严重者表现

出现肌肉抽搐、震颤、嗜睡、心律失常,进一步可引起癫痫样大发作、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

透析失衡综合征,简单一点来解释就是身体长期处于一种高毒素状态,机体已经渐渐适应了这样的一种环境,而血液透析治疗后,患者身体内毒素清除过快,进而身体出现一种不平衡的现象,比如血液和脑脊液/肺中的毒素浓度、酸碱度有差别,导致脑水肿、肺水肿的发生,引起相关症状。

据相关文献报道,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4%-20%,通常持续数小时,至24小时后逐渐消失,是血液透析患者中常见的发生快甚至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的急性并发症之一[1]。

透析失衡综合征更容易找上哪些类型的病友呢?我们又该怎样去配合以减少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呢? 

一般来说,透析失衡综合征主要容易发生于首次透析、透析前肌酐尿素氮很高以及毒素清除过快的病友。


首先,肾友们应该正确认识血液透析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循序渐进的透析治疗,避免出现因害怕透析而延误治疗时间的情况。


其次,一旦开始透析,应该定期、规律地进行,不要私自改动医生安排好的透析时间,这样才能达到充分透析,减少透析失衡的发生,保证治疗效果。


最后,透析间期不要暴饮暴食、摄入超量的蛋白质,要制订适宜的食谱,均衡饮食,以免毒素“疯长”及合理控制体重防止透析脱水过多、过快。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于紧张和恐惧。

总之,要想预防透析失衡的发生,做到舒适透析,一方面离不开医护人员的专业处理,同时更少不了肾友们的积极准备和配合。

参考资料:

[1]刘旺兴,欧阳沙西.《血液透析“全”知道》,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2019年9月.

[2] 宁桂燕. 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护理[J].饮食保健,2018,5(33):123.

[3] 由晓艳.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8-9.


文案整理:陈永明、林伟雄
编辑:苏碧莹
责任编辑:梁晨

来源:健帆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