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末期,日本“天才”翻译官一次笔误,间接让60万日本人离世

 wenxuefeng360 2020-01-23

上学的时候,老师一定向我们强调过翻译的三大标准:信(准确)、达(意思通顺)、雅(词句优美)。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既然有状元,自然也有水平不达标的人,在翻译界,要是日常生活中把句子翻译错了还没什么,可要是关键时刻掉链子,就会出大事的。

1945年5月9日,德国已经正式签了无条件投降书,法西斯妄想建立的未来世界已经化成梦幻泡影,但盟友虽然倒下了,日本却有很大一部分势力在继续负隅顽抗,甚至准备发动更疯狂的反扑,而那个时候,同盟国都希望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要知道二战中直接死于战争或者因为战争原因而离世的人多达9000万左右,如果战争可以尽早结束,也能减少伤亡,但由于日本极力反扑,美军后来又在广岛、长崎投下了代号为“小男孩”、“胖子”的原子弹,这之后,日本天皇裕仁很快就宣布投降了。

其实在原子弹事件发生前,还有一件重要的大事,那就是《波茨坦公告》的发表。这份公告是中美英三国对日本下达的最后通牒,希望日本不要在四面楚歌的境地下作困兽之斗,而这份公告一经发表,就让日本国内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投降,心有不甘;不投降,自己又拿不出实力说话。所以当时的日本选择走哪条路是非常关键的,经过内阁商议后,大家的意见还是无法达到一致,首相铃木贯太郎就打算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先拖延一些时间,找苏联协商,让日本可以和同盟国坐下来谈判。

按照惯例,铃木贯太郎应该要在公开场合讲话,表明自己对待那份公告的态度。他确实这么做了,可没想到一句话经过“层层转包”却出现了意外状况,当时日本通讯社有这么一名“天才”翻译官,将日语中的一句“对此公告不予回复”翻译成了“对此公告全部忽略”。

日语转英文,意思出现了这么大的偏差,可想而知,看到英文版回复的同盟国会怎么理解这段话。本来都发了通知,可你非要不顾现实状况继续死斗,那就等于是自己不想给自己留退路了,所以美军也没有再客气,这才有了后来那两颗原子弹。

“小男孩”和“胖子”的投放使近60万的日本民众直接或者间接因爆炸而严重伤亡,一开始日本还打算用“天降陨石”的说法来安抚民众的情绪,但这显然起不了作用,能投第一颗就能投第二颗,事后幸存的人,也希望首相能给个说法。

但追究来追究去,首相都是说自己表达的意思是暂时不回复,不知道这句话是如何在转达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最后只能查到了翻译官的头上,这位翻译官恐怕万万想不到自己在翻译中的一次笔误就能带来这样严重的后果,这也算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场“蝴蝶效应”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